下列各項注音、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敢問夫子惡(wū表疑問,何)乎長 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sāi充滿)于天地之間 B.行有不慊(qiàn快心、滿意)于心,則餒(něi喪氣、萎靡不振)矣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gǎo干枯)矣 C.宋人有閔(mǐn同情)其苗之不長而揠(yà拔)之者 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yún除草)苗者也 D.行拂(fú違背)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zēng同“增”)益其所不能 丈夫之冠(guān一種禮儀,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已經(jīng)成人)也,父命之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活題巧解巧練·高二語文(下) 題型:013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問題。
李姬者,名香。俠而慧,略知書,能辨別士大夫賢否,張學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稱之。少風調(diào),皎爽①不群。十三歲,從吳人周知松受歌玉茗堂四傳奇②,皆能盡其音節(jié),尤工琵琶詞,然不輕發(fā)也。
雪苑侯生,已卯來金陵,與相識。姬嘗邀侯生為詩,而自歌以償之。初,皖人阮大鋮者,以阿附魏忠賢論城旦③,屏居金陵,為清議④所斥。陽羨陳貞慧、貴池吳應箕實首其事,持之力。大鋮不得已,欲侯生為解之,乃假所善王將軍,日載酒食與侯生游。姬曰:“王將軍貧,非結(jié)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問,將軍乃屏人述大鋮意。姬私語侯生曰:“妾少從母識陽羨君,其人有高義,聞吳君尤錚錚,今皆與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負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讀萬卷書,所見豈后于賤妾耶?”侯生大呼稱善,醉而臥。王將軍者殊怏怏,因辭去,不復通。
未已,侯生下第。姬置酒桃葉渡,歌琵琶詞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減中郎⑤,中郎學不補行,今《琵琶》所傳詞固妄,然嘗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邁不羈,又失意,此去相見未可期,愿終自愛,無忘妾所歌琵琶詞也!妾亦不復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開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鍰,邀姬一見。姬固卻之。開府慚且怒,且有中以傷姬。姬嘆曰:“田公豈異于阮公乎?吾問之所贊于侯公子者謂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賣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皎爽:磊落、開朗。②玉茗堂四傳奇:指湯顯祖的四部傳奇作品。③城旦:徒刑名。④清議:社會輿論。⑤中郎:指東漢蔡邕。董卓被誅,他為之感嘆。
(1)根據(jù)文意,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尤工琵琶詞,然不輕發(fā)也 發(fā):演唱
B.而自歌以償之 償:回敬
C.雅不減中郎 雅:才能
D.今乃利其金而赴之 利:貪圖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以阿附魏忠賢論城旦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B.為清議所斥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C.將軍乃屏人述大鋮意 度我至軍中,公乃人
D.開府慚且怒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3)對下列句子中“之”字稱代內(nèi)容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而自歌以償之 稱代侯生所作的詩
B.持之力 稱代阮大鋮以阿附魏忠賢而論城旦之事
C.欲侯生為解之 稱代服刑屏居的困境
D.今乃利其金而赴之 稱代開府田仰的邀約
(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李姬“皎爽不群、能辨賢否”的一組是:①皆能盡其音節(jié),尤工琵琶詞。②其人有高義,聞吳君尤錚錚。③中郎學不補行。④今《琵琶》所傳詞固妄,然嘗昵董卓,不可掩也。⑤妾亦不復歌矣。⑥開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鍰,邀姬一見,姬固卻之。
[ ]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李姬略知詩書,少有風采,也不愛與人交往,但她為人俠義,光明磊落,聰明機智,尤其是她善識賢惡,是非分明,所以深得當時進步士大夫的贊揚。
B.李姬及時識破了魏忠賢死黨余孽阮大鋮試圖逃脫懲罰的詭計,對侯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說侯生拒絕阮大鋮的利誘,使阮大鋮的陰謀不能得逞。
C.李姬認為東漢蔡邕學問雖好,但不能彌補其品行的缺陷,勉勵侯生自珍自愛,保持氣節(jié),同時用“妾亦不復歌矣”表明對愛情的忠貞不渝。
D.李姬堅持不肯與阮大鋮同流合污的開府田仰接近,敢于抗拒權(quán)貴的誘惑和威脅,表現(xiàn)出強烈的正義感和高潔的品格。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屆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9分 每小題3分)
朱云,字游,魯人也,徙平陵。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長八尺余,容貌甚壯,以勇力聞。年四十,乃變節(jié)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將軍蕭望之受《論語》,皆能傳其業(yè)。好倜儻大節(jié),當世以是高之。
是時,少府五鹿充宗①貴幸,為《梁丘易》。自宣帝時善梁丘氏說,元帝好之,欲考其異同,令充宗與諸《易》家論。充宗乘貴辯口,諸儒莫能與抗,皆稱疾不敢會。有薦云者,召入。攝衣登堂,抗首而請,音動右左。既論難,連拄五鹿君,故諸儒為之語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庇墒菫椴┦浚w杜陵令。
至成帝時,丞相故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甚尊重。云上書求見,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余。”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鄙洗笈,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云下,云攀殿檻,檻折。云呼曰:“臣得下從龍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將云去。于是左將軍辛慶忌免冠解印綬,叩頭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誅;其言非,固當容之。臣敢以死爭。”慶忌叩頭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當治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復仕,常居戶田,教授諸生。時出乘牛車從諸生,所過皆敬事焉。薛宣為丞相,云往見之。宣備賓主禮,因留云宿,從容謂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東閣,可以觀四方奇士!痹圃唬骸靶∩擞嗬粜?”宣不敢復言。
云年七十余,終于家。病不呼醫(yī)飲藥。遺言以身服斂,棺周于身,土周于槨,為丈五墳,葬平陵東郭外。(選自《漢書?朱云傳》)
[注] ①少府五鹿充宗:少府,官名;五鹿,復姓。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當世以是高之高:崇敬 |
B.御史遂將云去將:帶領(lǐng) |
C.以旌直臣旌:表彰 |
D.云自是之后不復仕仕:做官 |
A.①③⑥ | B.①⑤⑥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A.朱云少時尚武,后又修文。他年輕時與俠士交往,憑勇力而聞名。四十歲時,才改變行節(jié),從師學習《易經(jīng)》和《論語》,都能傳承老師的學問。 |
B.朱云有膽有識,能言善辯。他被人推薦與五鹿充宗辯論時,毫不膽怯,毅然前往;辯論展開后,連連駁倒五鹿充宗,故儒生很佩服他,朱云也由此升遷。 |
C.朱云忠心為國,直言進諫。他因在公卿面前指責張禹為佞臣而觸怒漢成帝,成帝要殺他,幸虧辛慶忌冒死求情,陳述理由,皇上的怒氣才消,免去了他的死罪。 |
D.朱云為官時是正直之臣,不復出仕后一心教授學生。他時常帶著學生們乘牛車出門,對所探訪的人都能做到恭敬侍奉,但是和丞相薛宣相見時拒絕了薛宣的盛情挽留。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廣東省模擬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當世以是高之高:崇敬 |
B.御史遂將云去將:帶領(lǐng) |
C.以旌直臣旌:表彰 |
D.云自是之后不復仕仕:做官 |
A.①③⑥ | B.①⑤⑥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A.朱云少時尚武,后又修文。他年輕時與俠士交往,憑勇力而聞名。四十歲時,才改變行節(jié),從師學習《易經(jīng)》和《論語》,都能傳承老師的學問。 |
B.朱云有膽有識,能言善辯。他被人推薦與五鹿充宗辯論時,毫不膽怯,毅然前往;辯論展開后,連連駁倒五鹿充宗,故儒生很佩服他,朱云也由此升遷。 |
C.朱云忠心為國,直言進諫。他因在公卿面前指責張禹為佞臣而觸怒漢成帝,成帝要殺他,幸虧辛慶忌冒死求情,陳述理由,皇上的怒氣才消,免去了他的死罪。 |
D.朱云為官時是正直之臣,不復出仕后一心教授學生。他時常帶著學生們乘牛車出門,對所探訪的人都能做到恭敬侍奉,但是和丞相薛宣相見時拒絕了薛宣的盛情挽留。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儒家的音樂理論中,聲、音、樂是三個不同層次的概念。聲與音的區(qū)別在于,音有節(jié)奏、音調(diào),而聲沒有。通常將聲稱為噪聲,將音稱為樂音。人與動物都有聽覺,能夠感知外界的聲響。不同的是,動物一般不能識別聲與音,而人不僅有感知音的欲望,而且能利用聲的特性構(gòu)成樂音,來滿足自己感官的需要。是否懂得樂音,是人區(qū)別于禽獸的重要標志,所以《樂記》說:“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
在外物的作用下,人心會躍動而起。因外物作用的強弱不同,人的情感表現(xiàn)為不同的層次,《毛詩序》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笔治枳愕冈倥渖细枨,是心情達到極致時的表現(xiàn)。樂音出自人心,但又能成為一種新的外物,給人心以反作用。樂音種類很多,可以是端莊的,也可以是張狂的;可以是細膩的,也可以是粗獷的;它給人以不同的感受,誘導著人的情感的發(fā)生與轉(zhuǎn)換。猶如今日的古典音樂與搖滾音樂,盡管都屬于樂音的范圍,但給聽眾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儒家尤其注重樂音對人心的影響,主張樂音應該有益于人的教化,而不是為了刺激感官。認為以君子之道作為主導的樂音,有益于人類的進步;以滿足感官刺激作為主導的樂音,會將社會引向混亂。所以《樂記》說:“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樂音有不同的層次,低層次的樂音悖逆天道中庸的原則,對人性的宣泄毫無節(jié)制,會引導人走向頹靡或暴戾的極端,最終毀滅人性,是亡國之音。而高層次的樂音是天道的體現(xiàn),使人在享受音樂的同時,受到道德的熏陶,涵養(yǎng)心性,是入德之門。因此,對樂音要有所選擇,儒家將最高層次的音稱為“樂”!稑酚洝氛f:“夫樂者,與音相近而不同”,只有合于道的音,才能稱為樂。是否懂得音與樂的區(qū)別,十分重要,所以《樂記》又說:“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蔽ㄓ芯硬哦谜嬲臉。
春秋時期有古樂與新樂之爭。所謂古樂,是自黃帝、堯舜以來,圣賢相傳的雅樂,如黃帝之樂《咸池》,堯之樂《大章》,舜之樂《韶》,禹之樂《夏》等,節(jié)奏緩慢莊重,富有寓意。新樂則是時人所作的淫聲樂曲,恣意放蕩,無思想內(nèi)涵可言!稑酚洝酚涊d了魏文侯向子夏問樂的對話。魏文侯對子夏說:我端冕而聽古樂,總是擔心會睡著;而聽鄭、衛(wèi)之音,就不知疲倦。請問原因何在?子夏說:古樂進退齊一,沒有奸聲,弦匏笙簧,相互配合,奏樂始于擊鼓,舞畢擊金鐃而退。君子聆聽到此,可以說出古樂的義理,然后思索修身齊家,均平天下。新樂不然,行伍雜亂,奸聲濫溺,舞如猴戲,男女混雜,尊卑不別。樂曲終了,君子不知所云。魏文侯好樂舞,但卻是知音而不知樂,子夏譏笑他說“今君所問者樂也,所好者音也”。古樂是圣人確立的父子君臣的紀綱之后,“正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配以樂器、輔以舞蹈、加以節(jié)奏的作品,所以子夏說“德音之謂樂”。而新樂“淫于色而害于德”,不能稱為樂,所以,有道君王萬萬不敢將它搬進宗廟祭祀祖先。
1.根據(jù)原文,下列不屬于闡釋“對樂音要有所選擇”的原因的一項是
A.樂音出自人心,又能給人以反作用,各種各樣的樂音,能使人有不同的感受,從而誘導著人的情感發(fā)生和轉(zhuǎn)換。
B.是否懂得音和樂的區(qū)別十分重要,只有品德高尚的君子才能懂得真正的樂。
C.低層次的樂音無益于人的教化,而高層次的樂音則能使人受到道德的熏陶,涵養(yǎng)人性。
D.以君子之道作為主導的樂音,有益于提高個人道德水平,促使社會進步;以小人之道為主導的樂音,以滿足個人感官刺激為目的,不利于社會進步。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古樂就是儒家認為的以君子之道為主導的樂音,新樂就是儒家認為的以滿足感官刺激為目的的樂音。
B.古樂對人的感官刺激不如新樂那么強烈,所以魏文侯聽古樂時總是擔心會睡著,而聽新樂時卻不知疲倦。
C.古代有道君主不敢把新樂搬進宗廟祭祀的原因是新樂恣意放蕩,無思想內(nèi)涵可言。
D.文中引用《樂記》中魏文侯向子夏問樂的對話,目的是譏笑魏文侯只知音而不知樂。
3.根據(jù)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我國很早就有重視樂音對人的教化作用的傳統(tǒng)。
B.儒家強調(diào)樂音對人的道德熏陶作用,這對我們今天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仍然有借鑒作用。
C.孔子曾稱春秋時期為“禮崩樂壞”的時代,其原因可能是春秋時期盛行的是新樂,表現(xiàn)的是對聲色犬馬的狂熱。
D.如果人人都能欣賞高層次的樂音,而摒棄靡靡之音、亡國之音,那就一定能達到儒家所強調(diào)的修身、齊家、平天下的目的。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2011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第二學期期中練習語文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沈括字存中,以父任為沭陽主簿。擢進士第,編校昭文書籍。遷提舉司天監(jiān),日官皆市井庸販,法象圖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渾儀、景表、五壺浮漏,后皆施用。
淮南饑,遣括察訪,發(fā)常平倉錢粟,疏溝瀆,治廢田,以救水患。遷集賢校理,察訪兩浙農(nóng)田水利。時大籍民車,人未諭縣官意,相挻為憂;又市易司患蜀鹽之不禁,欲盡實私井而輦解【注】池鹽給之。言者論二事如織,皆不省。括侍帝側(cè),帝顧曰:“卿知籍車乎?”曰:“知之!钡墼唬骸昂稳纾俊睂υ唬骸案覇栍斡?”帝曰:“北邊以馬取勝,非車不足以當之!崩ㄔ唬骸败噾(zhàn)之利,見于歷世。然古人所謂兵車者,輕車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民間輜車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謂之太平車,但可施于無事之日爾!钡巯苍唬骸叭搜詿o及此者,朕當思之!彼靻柺覃}事,對曰:“一切實私井而運解鹽,一使出于官售,誠善。然忠、萬、戎、瀘間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絕也,勢須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償費!钡垲h之。明日,二事俱寢。
遼蕭禧來理河東黃嵬地,留館不肯辭,曰:“必得請而后反。”帝遣括往聘。括詣樞密院閱故牘,得頃歲所議疆地書,指古長城為境,今所爭蓋三十里遠,表論之。帝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幾誤國事!泵援媹D示禧,禧議始屈。賜括白金千兩使行。至契丹庭,契丹相楊益戒來就議,括得地訟之籍數(shù)十,預使吏士誦之,益戒有所問,則顧吏舉以答。他日復問,亦如之。益戒無以應,謾曰:“數(shù)里之地不忍,而輕絕好乎?”括曰:“今北朝棄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凡六會,契丹知不可奪,遂舍黃嵬。括乃還,在道圖其山川險易迂直,風俗之純龐,人情之向背,為《使契丹圖抄》上之。
括博學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y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又紀平日與賓客言者為《筆談》,多載朝廷故實、耆舊出處,傳于世。
(取材于《宋史?沈括傳》)
【注】解:解州,地名。
【小題1】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時大籍民車籍:征用 |
B.人未諭縣官意諭:告訴 |
C.二事俱寢寢:停止 |
D.契丹知不可奪奪:改變 |
A.日官皆市井庸販,法象圖器,大抵漫不知——掌管天文歷算的官員都是市井小販一樣平庸的人,對于天象和歷算的圖譜儀器,大多全然不懂。 |
B.市易司患蜀鹽之不禁,欲盡實私井而輦解池鹽給之——市易司擔心蜀地私鹽販賣不能禁止,想要全部填塞私人的鹽井,而運解州的池鹽去供應蜀地。 |
C.括詣樞密院閱故牘,得頃歲所議疆地書——沈括到樞密院去翻看以前的檔案文件,查找到了近幾年商定邊境的文件。 |
D.在道圖其山川險易迂直,風俗之純龐,人情之向背——沈括在路上還想著沿途山川的險峻和平緩,道路的迂曲和順直,風俗的單純和復雜,人心的背棄和不滿。 |
A.渾儀、景表、五壺浮漏等天文儀器都是在沈括擔任提舉司天監(jiān)之后設置的,這些儀器后來都得以使用。 |
B.對于蜀鹽一事,沈括認為鹽應該全都由官府出售,如果不馬上禁止私井,官府將會得不償失。 |
C.面對遼國索要土地的無理要求,沈括據(jù)理力爭,從容應對,并取得了最終勝利,顯示了他的外交才能。 |
D.沈括博學善文,他把平時與賓客談論的事情記錄下來,寫成了《夢溪筆談》,至今流傳于世。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