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對加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而余亦悔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孰能譏之乎

A.兩個“所以”相同,兩個“其”也相同
B.兩個“所以”不同,兩個“其”也不同
C.兩個“所以”不同,兩個“其”相同
D.兩個“所以”相同,兩個“其”不同
B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加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而余亦悔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孰能譏之乎
A.兩個“所以”相同,兩個“其”也相同
B.兩個“所以”不同,兩個“其”也不同
C.兩個“所以”不同,兩個“其”相同
D.兩個“所以”相同,兩個“其”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書足記名姓而已
②天下匈匈數(shù)歲者,徒吾兩人耳
③令騎將灌嬰五千騎追之
④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賜公


  1. A.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2. B.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 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4. D.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學習周報 語文 高二版(選修)《傳記選讀》 2009-2010學年 第50期 總第206期 粵教版 題型:013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書足記名姓而已

②天下匈匈數(shù)歲者,徒吾兩人耳

③令騎將灌嬰五千騎追之

④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賜公

[  ]
A.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高中課程同步 讀想練 高一年級 題型:013

閱讀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回答各題。

  鄭諢遷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輕,不念產(chǎn)殖,其生子無以相活,率皆不舉。諢所在奪其漁獵之具,課使耕桑,又兼開和稻田,重去子之法[注]。民初畏罪,后稍豐給,無不舉瞻,所育男女,多以鄭為字……太祖征漢中,以諢為京兆尹。諢以百姓新集,為制移居之法,使兼復(fù)者與單輕者相伍,溫信者與孤老相比,勤稼穡,明禁令,以發(fā)奸者。由是民安于農(nóng),而盜賊止息。及大軍入漢中,運轉(zhuǎn)軍糧為最。又遣民田漢中,無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復(fù)入為丞相掾。文帝即位,為待御史,遷陽平,沛郡二太守?そ缦聹兀妓疂,百姓饑乏,諢于蕭,相二界,興陂(b5i,池塘)堰,開稻田,郡人皆以為不便,諢曰:“地勢洿(w&,挖掘)下,宜溉灌,終有魚稻經(jīng)久之利,此豐民之本也!彼旃世裘瘢d立功夫,一冬間皆成。比年大收,頃畝歲增,租入倍常,民賴其利,刻石頌之,號曰鄭陂。轉(zhuǎn)為山陽、魏郡太守,其治仿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及課樹榆為籬,并益樹五果,榆皆成藩,五果豐實。入魏郡界,村落齊整如一,民得財足用饒。諢請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饑寒。

  注:重去子之法,指加重對棄子不養(yǎng)者的處罰。

1.對下列四句中加粗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諢所在其漁獵之具
奪:收繳。
B.溫信者與孤老相
比:近鄰。
C.及樹榆為籬
課:督促完成指定工作。
D.郡人皆以為不便
便:方便。

2.對比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多鄭為字   ②諢百姓新集

發(fā)奸者   、苡郡下百姓苦乏材木

[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太祖征漢中

  太祖:指曹操,死后追加的廟號。

B.又遣民田漢中

  田漢中:在漢中種田,以供應(yīng)軍糧。

C.復(fù)入為丞相掾

  丞相掾:丞相的屬吏。

D.民賴其利,刻石頌之

  刻石:雕刻石像。

4.下列各句中加粗字與“郡界下濕,患水澇”一句中的“患”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此民之本也
B.而盜賊止
C.太祖益
D.郡下百姓乏材木

5.“比年大收,頃畝歲增,租入倍!弊g文正確的一項是

[  ]

A.一年比一年收成好,莊稼年年增產(chǎn),官府收到的租稅比往年多出一倍。

B.一年比一年收成好,莊稼年年增產(chǎn),官府收到的租稅和百姓的收入都比平常多了一倍。

C.莊稼連年獲得豐收,田地也年年增多,官府收到的租稅和百姓的收入都比平常多了一倍。

D.莊稼連年獲得豐收,田地也年年增多,官府收到的租稅也比往年多一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013

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蒙恬者,其先齊人也。恬大父蒙驁,自齊事秦昭王,官至上卿。驁子曰武,武子曰恬,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nèi)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于是渡河,據(jù)陽山,逶蛇而北。暴師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時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寵蒙氏,信任賢之。而親近蒙毅,位至上卿,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nèi)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會稽,并海上,北走瑯邪。道病,至沙丘崩。喪至咸陽,已葬,太子立為二世皇帝,而趙高親近,日夜毀惡蒙氏,求其罪過,舉劾之。

  二世又遣使者之陽周,令蒙恬曰:“君之過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內(nèi)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余萬,身雖囚系,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今恬之宗,世無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亂,內(nèi)陵之道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將以諫而死,愿陛下為萬民思從道也!笔拐咴唬骸俺际茉t行法干將軍,不敢以將軍言聞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無過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當死矣。起臨洮屬之遼東,城萬余里,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此乃恬之罪也!蹦送趟幾詺ⅰ

  太史公曰: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筑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瘦傷者未瘳,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養(yǎng)老存孤,務(wù)修眾庶之和,而阿意興功,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延袤萬余里

延袤:綿延不斷。

B.暴師于外十余年

暴師:兇猛的軍隊。

C.而毅常為內(nèi)謀

內(nèi)謀:內(nèi)部的奸細。

D.乃使蒙恬通道

通道:通過道路。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攻齊,大破之,為內(nèi)史//郎中,再遷為太史令

B.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今其智反不能及

C.今臣將三十余萬,身雖囚系//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乃出

D.我何罪于天,無而死乎//夫有厚薄則刑有輕重

(3)對下列各句中“之”字稱代內(nèi)容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攻齊,大破之

稱代前文的“齊軍”。

B.信任賢之

稱代前文的“蒙氏”。

C.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

稱代前文的“他們兄弟”。

D.求其罪過,舉劾之

稱代前文的“蒙恬”。

(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蒙恬“阿意興功”的一組是

[  ]

①攻齊,大破之②筑長城……延袤萬余里③今恬之宗,世無二心④塹山堙谷,千八百里⑤為秦筑長城亭障⑥北逐戎狄,收河南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②④⑤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蒙恬北逐戎狄,收河南;為防匈奴,修長城。這對保衛(wèi)黃河流域先進的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B.但是,由于秦始皇好大喜功,蒙恬“阿意興功,”于是恬將三十萬眾大修長城、馳道、直道,這是蒙氏兄弟遇誅的直接原因。

C.作者在文章結(jié)尾的地方,批判了蒙恬在建筑長城、馳道等問題上不顧人民疾苦的行為,這種思想在當時來說是十分可貴的。

D.在文中作者還揭露了二世的昏庸無能、是非不分和奸臣趙高陰險狠毒、殘害忠良的行為,這些者是值得肯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13

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蒙恬者,其先齊人也。恬大父蒙驁,自齊事秦昭王,官至上卿。驁子曰武,武子曰恬,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nèi)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于是渡河,據(jù)陽山,逶蛇而北。暴師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時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寵蒙氏,信任賢之。而親近蒙毅,位至上卿,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nèi)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會稽,并海上,北走瑯邪。道病,至沙丘崩。喪至咸陽,已葬,太子立為二世皇帝,而趙高親近,日夜毀惡蒙氏,求其罪過,舉劾之。

  二世又遣使者之陽周,令蒙恬曰:“君之過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內(nèi)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余萬,身雖囚系,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今恬之宗,世無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亂,內(nèi)陵之道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將以諫而死,愿陛下為萬民思從道也。”使者曰:“臣受詔行法干將軍,不敢以將軍言聞于上也!泵商襦叭惶⒃唬骸拔液巫镉谔欤瑹o過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當死矣。起臨洮屬之遼東,城萬余里,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藥自殺。

  太史公曰: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筑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瘦傷者未瘳,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養(yǎng)老存孤,務(wù)修眾庶之和,而阿意興功,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延袤萬余里

延袤:綿延不斷。

B.暴師于外十余年

暴師:兇猛的軍隊。

C.而毅常為內(nèi)謀

內(nèi)謀:內(nèi)部的奸細。

D.乃使蒙恬通道

通道:通過道路。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攻齊,大破之,為內(nèi)史//郎中,再遷為太史令

B.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今其智反不能及

C.今臣將三十余萬,身雖囚系//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乃出

D.我何罪于天,無而死乎//夫有厚薄則刑有輕重

(3)對下列各句中“之”字稱代內(nèi)容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攻齊,大破之

稱代前文的“齊軍”。

B.信任賢之

稱代前文的“蒙氏”。

C.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

稱代前文的“他們兄弟”。

D.求其罪過,舉劾之

稱代前文的“蒙恬”。

(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蒙恬“阿意興功”的一組是

[  ]

①攻齊,大破之②筑長城……延袤萬余里③今恬之宗,世無二心④塹山堙谷,千八百里⑤為秦筑長城亭障⑥北逐戎狄,收河南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②④⑤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蒙恬北逐戎狄,收河南;為防匈奴,修長城。這對保衛(wèi)黃河流域先進的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B.但是,由于秦始皇好大喜功,蒙恬“阿意興功,”于是恬將三十萬眾大修長城、馳道、直道,這是蒙氏兄弟遇誅的直接原因。

C.作者在文章結(jié)尾的地方,批判了蒙恬在建筑長城、馳道等問題上不顧人民疾苦的行為,這種思想在當時來說是十分可貴的。

D.在文中作者還揭露了二世的昏庸無能、是非不分和奸臣趙高陰險狠毒、殘害忠良的行為,這些者是值得肯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13

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韓休,京兆長安人。休工文辭,舉賢良。玄宗在東宮,令條對國政,與校書郎趙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補闕,判主爵員外郎。進至禮部侍郎,知制誥。出為虢州刺史。虢于東、西京為近州,乘輿所至,常稅廄芻,休請均賦他郡。中書令張說曰:“免虢而與他州,此守臣為私惠耳。”休復(fù)執(zhí)論,吏白恐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豈為政哉?雖得罪,所甘心焉。”訖如休請。母喪解,服除,為工部侍郎,知制誥。遷尚書右丞。侍中郎裴光庭卒,帝敕蕭嵩舉所以代者,嵩休志行,遂拜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休直方不務(wù)進趨,既為相,天下翕然宜之。萬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將放嶺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惡。今朝廷有大奸,請得先治。金吾大將軍程伯獻恃恩且貪,室宅輿馬法度,臣請先伯獻,后美玉!钡鄄辉S。休固爭曰:“罪細且不容,巨猾乃置不問,陛下不出伯獻,臣不敢奉詔!钡鄄荒軍Z。大率堅正類此。初,以休柔易,故薦之。休臨事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聞之曰:“不休能爾,仁者之勇也。”嵩寬博多可,休峭鯁,時政所得失,言之未嘗不盡。帝嘗獵苑中,大張樂,稍過差,必視左右曰:“韓休知否?”已而疏輒至。

(《新唐書·韓休傳》)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吏白恐宰相意
忤:違反。
B.嵩休志行
稱:推薦。
C.室宅輿馬法度
僭:觸犯。
D.不休能爾
意:意圖。

(2)比較下列兩組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兩個“以”相同,兩個“或”不同。

B.兩個“以”不同,兩個“或”也不同。

C.兩個“以”不同,兩個“或”相同。

D.兩個“以”相同,兩個“或”也相同。

(3)為“陛下不出伯獻,臣不敢奉詔”這一復(fù)句的譯文加上關(guān)聯(lián)詞語,應(yīng)當是

[  ]

A.只要……就……
B.如果……那么……
C.因為……所以……
D.既然……那么……

(4)下列敘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韓休出為虢州刺史,向宰相張說提出均賦他郡的請求,終于得罪了宰相而免去官職。

B.蕭嵩舉薦韓休為相,后韓休認為大將軍程伯獻使李美玉犯罪,應(yīng)先懲伯獻后美玉。

C.蕭嵩因在政事上受到韓休反駁糾正而不滿,宋璟得知后稱贊韓休這樣做是仁者之勇。

D.皇帝曾在苑中打獵,總是大設(shè)音樂,可是稍微超過限度,就會有韓休上奏議勸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活題巧解巧練·高考語文 題型:013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題。

  銓四齡,母日授四子書數(shù)句?鄡河撞荒軋(zhí)筆,乃鏤竹枝為絲斷之,詁屈作波碟點畫,合而成字,抱銓坐膝上教之。既識,即拆去。日訓十字,明日令銓持竹絲合所識字,無誤乃已。至六齡,姑令執(zhí)筆學書。記母教銓時,織紡之具華陳左右,膝置書。令銓坐膝下讀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讀,咿唔之聲軋軋相間,兒怠,則少加夏楚。旋復(fù)持兒泣曰:“兒及此不學,我何以見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擁被覆雙足,解衣以胸溫兒背,共銓朗誦之。讀倦,睡母懷。俄而母搖銓曰:“可以醒矣!便審埬恳暷该,淚方縱橫落。銓亦泣,少間,復(fù)令讀,雞鳴臥焉。諸姨謂母曰:“妹一兒也,何苦乃爾?”對曰:“子眾可矣,兒一不肖,妹何托焉?”

  銓九齡,母授以《禮記》《周易》《毛詩》,皆成誦。矚目暇更錄唐宋人詩,教之吟哦聲。母與銓皆弱而多病。銓有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嘗寢。少痊,輒指壁間詩歌,教兒低吟之以為戲。母有病,銓則坐枕側(cè)不去。母視銓,輒無言而悲。銓亦凄楚依戀之。嘗問曰:“母有憂乎?”曰:“然。”“然則何以解憂?”曰:“兒能背誦所讀書,斯解也!彼ㄕb聲瑯瑯然,與藥鼎沸聲相亂。母微笑曰:“病少差矣!庇墒悄赣胁。尲闯謺b于側(cè),而病輒能愈。

(蔣士銓《鳴機夜課圖》節(jié)選)

(1)選出加粗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軋軋相(夾雜)。

B.復(fù)持兒(不久)。

C.兒低吟之以為(戲耍)。

D.病少差矣(減少痛苦)。

(2)對下列句中“以為”、“而”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是:①教兒低吟之以為戲。②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③母與銓皆弱多病。④病輒能愈。

[  ]

A.兩個“以為”相同,兩個“而”字不同。

B.兩個“以為”相同,兩個“而”字也相同。

C.兩個“以為”不同,兩個“而”字相同。

D.兩個“以為”不同,兩個“而”字也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

A.明日令銓持竹絲合所識字,無誤乃已。

B.俄而母搖銓曰:“可以醒矣!

C.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

D.吾從而師之。

(4)以下六句話,全都說明蔣母教子苦心的一組是:①日訓十字,明日令銓持竹絲合所識字。②織紡之具華陳左右。③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讀。④銓有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嘗寢。⑤母視銓,輒無言而悲,銓亦凄楚依戀之。⑥由是母有病,銓即持書誦于側(cè),而病輒能愈。

[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5)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蔣母雖然沒有文化,不懂教子的方法,但她對兒子卻能嚴格要求,勤于督促,堪稱教子典范。

B.母教子,盡管近乎苛刻,卻處處體現(xiàn)母愛精神,可謂愛之愈深,教之益嚴。

C.兒子誦讀詩書,竟能治愈母親的病,真是其事近虛,其情近實。

D.蔣氏母子相依為命,不顧貧困疾病,母鳴機,子夜課,刻苦精神十分感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