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選項中不含比喻的一項是

A.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B.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D.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選項中不含比喻的一項是
[     ]
A.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B.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D.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白鶴翔集的記憶   

劉長春

一條彎彎扭扭很窄的路,牽引著我們走進(jìn)山中。抬頭望山,四圍皆松,它們都很寂寞,遠(yuǎn)離了村莊、市井,一株一株獨自站在那里,一副沉思默想的樣子。也許因為我的走近,有了一些感觸吧,發(fā)出松濤的響聲。聲因風(fēng)而鳴,其來也忽,其去也飄,有如天籟,我也聽見了。久聽不厭者,應(yīng)該是山里人。古人卻說:“然非清心人不能聽,非會心人不能解!庇钟姓l能聽、能解的?

意外地看見了委羽洞。心頭一驚,聽老者說過,這是仙人修煉的地方,稱為道教天下第二洞天。“委羽”典出后周劉奉林,他于山中學(xué)道,能閉氣,三日不息。據(jù)說,他吞吐一口氣,風(fēng)走云卷,能控飛鶴上升,群鶴拍打著翅膀,卻不再飛翔,停在空中不動了,又掉下一片片羽毛于山后,洞因而有委羽之名。時光流逝,道教逐漸走向了衰落,能夠控制白鶴不再飛走的仙人,大概不會再有了。也許,舊說也成了一種傳奇。

因為好奇,走向山洞,洞口掛滿藤蘿,千年以上;一地綠苔,野性十足。它們是裝飾洞口,還是裝飾神秘?我不知道。好奇是少年的天性,無畏先作了他們的向?qū)。借著洞口微弱的亮光勇往直前地向前走去。然后,黑咕隆咚地在洞中摸索著,穿越時間的黑夜,黑夜沒有盡頭,路也沒有盡頭。冷不防頭上滴下幾滴冷冰的水珠,一陣慌亂。然后又聽得“丁冬——丁冬"的滴水聲,蕩漾于無限無盡的寂靜之中;再往前走,有淺水,越走越深,心卻越來越虛,拔腳出洞,不知洞深幾許。

出得洞口,再看周圍的山,雖不高,卻伏龜蹲虎,氣概不凡。山凹一側(cè),有一個水池,不大,形同彎月,如我后來在敦煌嗚沙山看見的月牙泉。那水極藍(lán),不能見底,像一位從天上下凡的仙女的夢,幽深幽深。水中有草、有魚,草在飄飄忽忽,魚在浮浮沉沉。扔一塊小石子,只看見水花聽不見聲。忽地,驚起一池白鶴。聚集在池邊的,休憩于樹間的,站立于巖上的,成千上萬的白鶴飛舞而起,遮掩了一角藍(lán)天。白鶴或舞或翔或獨立或展翅,人是只能在遠(yuǎn)處觀賞的。若要“零距離"人鶴相處,人先得學(xué)會尊重,就像林和靖那樣,愛鶴如子。分明是我們驚嚇了它們,我抬起頭來,用目光向它們致歉,卻看見它們悠閑地拍打著翅膀,恍若千萬雙生命之手,飽蘸著濃墨,以行云流水般的筆畫在天空的大紙上書寫著逆入、平出、左傾右斜、重疊、穿插與回峰……鶴鳴于天,幾聲嚦嚦——滴下來的幾點墨汁,灑落在我的心頭,又在另一張宣紙上滲透開去。

這是四十年前留在我腦海中的畫面與記憶。

“誰筑孤亭望瑤鶴,至今不見一歸來。”這詩寫給過去還是現(xiàn)在?不禁要問:為什么不見白鶴飛來呢?四十年滄海桑田,一切都在改變。只是改變了不應(yīng)該改變的東西,這才匪夷所思。

我聽說,在上個世紀(jì)的六十年代,“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那陣子,村里村外的勞力都上山了,把長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松樹都砍光了,開山種糧。舊日的方志上說“長林郁郁,幽澗泠泠”。如今,沒有了長林,哪還有泠泠之水?沒樹、沒水,那白鶴不肯合作,也就選擇了遠(yuǎn)離。盡管,山岙還有鶴池,池上再也沒有群集的白鶴;天上也沒有飛翔的影子,“白云千載空悠悠”?磥恚覒(yīng)友人之囑,題寫的“鶴池”二字,也只成了一種虛假的點綴。

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樣,看到原來的景色,我也會像普里什文筆下的別連杰耶娃那樣:“就會跪下來……”

1.二、三兩段寫委羽洞,讀后請用簡潔的詞語概括出它的4個特點。(不超過10個字)

答:                                  

2.從文中看,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的鶴池環(huán)境有哪些變化?(各不超過15個字)

答:(1)四十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十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析篇末“就會跪下來……”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及其表達(dá)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A.第一段段末“又有誰能聽、能解的?”暗示大自然是神秘莫測的,至今沒有人能夠聽懂它,理解它。

B.第二段寫到委羽洞命名的緣由,增加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和可讀性,與下文描寫白鶴翔集的情景相映襯。

C.第四段段末,運用比喻手法,虛實相間,既刻畫白鶴翔舞的生命活力,又凸現(xiàn)書法的行云流水。

D.本文引用“梅妻鶴子"的典故,強(qiáng)調(diào)了人應(yīng)該尊重自然,與自然構(gòu)成親密的伙伴關(guān)系。

E.本文以白鶴為線索,由回憶寫到現(xiàn)實,抒發(fā)了作者對道教衰落、白鶴遠(yuǎn)離的遺憾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白鶴翔集的記憶   

劉長春

一條彎彎扭扭很窄的路,牽引著我們走進(jìn)山中。抬頭望山,四圍皆松,它們都很寂寞,遠(yuǎn)離了村莊、市井,一株一株獨自站在那里,一副沉思默想的樣子。也許因為我的走近,有了一些感觸吧,發(fā)出松濤的響聲。聲因風(fēng)而鳴,其來也忽,其去也飄,有如天籟,我也聽見了。久聽不厭者,應(yīng)該是山里人。古人卻說:“然非清心人不能聽,非會心人不能解!庇钟姓l能聽、能解的?

意外地看見了委羽洞。心頭一驚,聽老者說過,這是仙人修煉的地方,稱為道教天下第二洞天。“委羽”典出后周劉奉林,他于山中學(xué)道,能閉氣,三日不息。據(jù)說,他吞吐一口氣,風(fēng)走云卷,能控飛鶴上升,群鶴拍打著翅膀,卻不再飛翔,停在空中不動了,又掉下一片片羽毛于山后,洞因而有委羽之名。時光流逝,道教逐漸走向了衰落,能夠控制白鶴不再飛走的仙人,大概不會再有了。也許,舊說也成了一種傳奇。

因為好奇,走向山洞,洞口掛滿藤蘿,千年以上;一地綠苔,野性十足。它們是裝飾洞口,還是裝飾神秘?我不知道。好奇是少年的天性,無畏先作了他們的向?qū)А=柚纯谖⑷醯牧凉庥峦鼻暗叵蚯白呷。然后,黑咕隆咚地在洞中摸索著,穿越時間的黑夜,黑夜沒有盡頭,路也沒有盡頭。冷不防頭上滴下幾滴冷冰的水珠,一陣慌亂。然后又聽得“丁冬——丁冬"的滴水聲,蕩漾于無限無盡的寂靜之中;再往前走,有淺水,越走越深,心卻越來越虛,拔腳出洞,不知洞深幾許。

出得洞口,再看周圍的山,雖不高,卻伏龜蹲虎,氣概不凡。山凹一側(cè),有一個水池,不大,形同彎月,如我后來在敦煌嗚沙山看見的月牙泉。那水極藍(lán),不能見底,像一位從天上下凡的仙女的夢,幽深幽深。水中有草、有魚,草在飄飄忽忽,魚在浮浮沉沉。扔一塊小石子,只看見水花聽不見聲。忽地,驚起一池白鶴。聚集在池邊的,休憩于樹間的,站立于巖上的,成千上萬的白鶴飛舞而起,遮掩了一角藍(lán)天。白鶴或舞或翔或獨立或展翅,人是只能在遠(yuǎn)處觀賞的。若要“零距離"人鶴相處,人先得學(xué)會尊重,就像林和靖那樣,愛鶴如子。分明是我們驚嚇了它們,我抬起頭來,用目光向它們致歉,卻看見它們悠閑地拍打著翅膀,恍若千萬雙生命之手,飽蘸著濃墨,以行云流水般的筆畫在天空的大紙上書寫著逆入、平出、左傾右斜、重疊、穿插與回峰……鶴鳴于天,幾聲嚦嚦——滴下來的幾點墨汁,灑落在我的心頭,又在另一張宣紙上滲透開去。

這是四十年前留在我腦海中的畫面與記憶。

“誰筑孤亭望瑤鶴,至今不見一歸來!边@詩寫給過去還是現(xiàn)在?不禁要問:為什么不見白鶴飛來呢?四十年滄海桑田,一切都在改變。只是改變了不應(yīng)該改變的東西,這才匪夷所思。

我聽說,在上個世紀(jì)的六十年代,“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那陣子,村里村外的勞力都上山了,把長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松樹都砍光了,開山種糧。舊日的方志上說“長林郁郁,幽澗泠泠”。如今,沒有了長林,哪還有泠泠之水?沒樹、沒水,那白鶴不肯合作,也就選擇了遠(yuǎn)離。盡管,山岙還有鶴池,池上再也沒有群集的白鶴;天上也沒有飛翔的影子,“白云千載空悠悠”?磥,我應(yīng)友人之囑,題寫的“鶴池”二字,也只成了一種虛假的點綴。

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樣,看到原來的景色,我也會像普里什文筆下的別連杰耶娃那樣:“就會跪下來……”

1.二、三兩段寫委羽洞,讀后請用簡潔的詞語概括出它的4個特點。(不超過10個字)

答:                                  

2.從文中看,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的鶴池環(huán)境有哪些變化?(各不超過15個字)

答:(1)四十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十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析篇末“就會跪下來……”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及其表達(dá)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A.第一段段末“又有誰能聽、能解的?”暗示大自然是神秘莫測的,至今沒有人能夠聽懂它,理解它。

B.第二段寫到委羽洞命名的緣由,增加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和可讀性,與下文描寫白鶴翔集的情景相映襯。

C.第四段段末,運用比喻手法,虛實相間,既刻畫白鶴翔舞的生命活力,又凸現(xiàn)書法的行云流水。

D.本文引用“梅妻鶴子"的典故,強(qiáng)調(diào)了人應(yīng)該尊重自然,與自然構(gòu)成親密的伙伴關(guān)系。

E.本文以白鶴為線索,由回憶寫到現(xiàn)實,抒發(fā)了作者對道教衰落、白鶴遠(yuǎn)離的遺憾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

白鶴翔集的記憶  劉長春

一條彎彎扭扭很窄的路,牽引著我們走進(jìn)山中。抬頭望山,四圍皆松,它們都很寂寞,遠(yuǎn)離了村莊、市井,一株一株獨自站在那里,一副沉思默想的樣子。也許因為我的走近,有了一些感觸吧,發(fā)出松濤的響聲。聲因風(fēng)而鳴,其來也忽,其去也飄,有如天籟,我也聽見了。久聽不厭者,應(yīng)該是山里人。古人卻說:“然非清心人不能聽,非會心人不能解。”又有誰能聽、能解的?

意外地看見了委羽洞。心頭一驚,聽老者說過,這是仙人修煉的地方,稱為道教天下第二洞天。“委羽”典出后周劉奉林,他于山中學(xué)道,能閉氣,三日不息。據(jù)說,他吞吐一口氣,風(fēng)走云卷,能控飛鶴上升,群鶴拍打著翅膀,卻不再飛翔,停在空中不動了,又掉下一片片羽毛于山后,洞因而有委羽之名。時光流逝,道教逐漸走向了衰落,能夠控制白鶴不再飛走的仙人,大概不會再有了。也許,舊說也成了一種傳奇。

因為好奇,走向山洞,洞口掛滿藤蘿,千年以上;一地綠苔,野性十足。它們是裝飾洞口,還是裝飾神秘?我不知道。好奇是少年的天性,無畏先作了他們的向?qū)。借著洞口微弱的亮光勇往直前地向前走去。然后,黑咕隆咚地在洞中摸索著,穿越時間的黑夜,黑夜沒有盡頭,路也沒有盡頭。冷不防頭上滴下幾滴冷冰的水珠,一陣慌亂。然后又聽得“丁冬——丁冬”的滴水聲,蕩漾于無限無盡的寂靜之中;再往前走,有淺水,越走越深,心卻越來越虛,拔腳出洞,不知洞深幾許。

出得洞口,再看周圍的山,雖不高,卻伏龜蹲虎,氣概不凡。山凹一側(cè),有一個水池,不大,形同彎月,如我后來在敦煌嗚沙山看見的月牙泉。那水極藍(lán),不能見底,像一位從天上下凡的仙女的夢,幽深幽深。水中有草、有魚,草在飄飄忽忽,魚在浮浮沉沉。扔一塊小石子,只看見水花聽不見聲。忽地,驚起一池白鶴。聚集在池邊的,休憩于樹間的,站立于巖上的,成千上萬的白鶴飛舞而起,遮掩了一角藍(lán)天。白鶴或舞或翔或獨立或展翅,人是只能在遠(yuǎn)處觀賞的。若要“零距離”人鶴相處,人先得學(xué)會尊重,就像林和靖那樣,愛鶴如子。分明是我們驚嚇了它們,我抬起頭來,用目光向它們致歉,卻看見它們悠閑地拍打著翅膀,恍若千萬雙生命之手,飽蘸著濃墨,以行云流水般的筆畫在天空的大紙上書寫著逆入、平出、左傾右斜、重疊、穿插與回峰……鶴鳴于天,幾聲嚦嚦——滴下來的幾點墨汁,灑落在我的心頭,又在另一張宣紙上滲透開去。

這是四十年前留在我腦海中的畫面與記憶。

“誰筑孤亭望瑤鶴,至今不見一歸來。”這詩寫給過去還是現(xiàn)在?不禁要問:為什么不見白鶴飛來呢?四十年滄海桑田,一切都在改變。只是改變了不應(yīng)該改變的東西,這才匪夷所思。

我聽說,在上個世紀(jì)的六十年代,“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那陣子,村里村外的勞力都上山了,把長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松樹都砍光了,開山種糧。舊日的方志上說“長林郁郁,幽澗泠泠”。如今,沒有了長林,哪還有泠泠之水?沒樹、沒水,那白鶴不肯合作,也就選擇了遠(yuǎn)離。盡管,山岙還有鶴池,池上再也沒有群集的白鶴;天上也沒有飛翔的影子,“白云千載空悠悠”?磥,我應(yīng)友人之囑,題寫的“鶴池”二字,也只成了一種虛假的點綴。

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樣,看到原來的景色,我也會像普里什文筆下的別連杰耶娃那樣:“就會跪下來……”

7.二、三兩段寫委羽洞,讀后請用簡潔的詞語概括出它的4個特點。(不超過10個字)(4分)

答:                                                                 

8.從文中看,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的鶴池環(huán)境有哪些變化?(各不超過15個字)(4分)

答:⑴四十年前:                                                                        

⑵四十年后:                                                                        

9.簡析篇末“就會跪下來……”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及其表達(dá)上的作用。(共6分)

答:                                                                                      

                                                                                              

                                                                                               

10.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4分)        

A.第一段段末“又有誰能聽、能解的?”暗示大自然是神秘莫測的,至今沒有人能夠聽懂它,理解它。

B.第二段寫到委羽洞命名的緣由,增加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和可讀性,與下文描寫白鶴翔集的情景相映襯。

C.第四段段末,運用比喻手法,虛實相間,既刻畫白鶴翔舞的生命活力,又凸現(xiàn)書法的行云流水。

D.本文引用“梅妻鶴子”的典故,強(qiáng)調(diào)了人應(yīng)該尊重自然,與自然構(gòu)成親密的伙伴關(guān)系。

E.本文以白鶴為線索,由回憶寫到現(xiàn)實,抒發(fā)了作者對道教衰落、白鶴遠(yuǎn)離的遺憾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白鶴翔集的記憶

劉長春

  一條彎彎扭扭很窄的路,牽引著我們走進(jìn)山中。抬頭望山,四圍皆松,它們都很寂寞,遠(yuǎn)離了村莊、市井,一株一株獨自站在那里,一副沉思默想的樣子。也許因為我的走近,有了一些感觸吧,發(fā)出松濤的響聲。聲因風(fēng)而鳴,其來也忽,其去也飄,有如天籟,我也聽見了。久聽不厭者,應(yīng)該是山里人。古人卻說:“然非清心人不能聽,非會心人不能解!庇钟姓l能聽、能解的?

  意外地看見了委羽洞。心頭一驚,聽老者說過,這是仙人修煉的地方,稱為道教天下第二洞天。“委羽”典出后周劉奉林,他于山中學(xué)道,能閉氣,三日不息。據(jù)說,他吞吐一口氣,風(fēng)走云卷,能控飛鶴上升,群鶴拍打著翅膀,卻不再飛翔,停在空中不動了,又掉下一片片羽毛于山后,洞因而有委羽之名。時光流逝,道教逐漸走向了衰落,能夠控制白鶴不再飛走的仙人,大概不會再有了。也許,舊說也成了一種傳奇。

  因為好奇,走向山洞,洞口掛滿藤蘿,千年以上;一地綠苔,野性十足。它們是裝飾洞口,還是裝飾神秘?我不知道。好奇是少年的天性,無畏先作了他們的向?qū)。借著洞口微弱的亮光勇往直前地向前走去。然后,黑咕隆咚地在洞中摸索著,穿越時間的黑夜,黑夜沒有盡頭,路也沒有盡頭。冷不防頭上滴下幾滴冷冰的水珠,一陣慌亂。然后又聽得“丁冬——丁冬”的滴水聲,蕩漾于無限無盡的寂靜之中;再往前走,有淺水,越走越深,心卻越來越虛,拔腳出洞,不知洞深幾許。

  出得洞口,再看周圍的山,雖不高,卻伏龜蹲虎,氣概不凡。山凹一側(cè),有一個水池,不大,形同彎月,如我后來在敦煌鳴沙山看見的月牙泉。那水極藍(lán),不能見底,像一位從天上下凡的仙女的夢,幽深幽深。水中有草、有魚,草在飄飄忽忽,魚在浮浮沉沉。扔一塊小石子,只看見水花聽不見聲。忽地,驚起一池白鶴。聚集在池邊的,休憩于樹間的,站立于巖上的,成千上萬的白鶴飛舞而起,遮掩了一角藍(lán)天。白鶴或舞或翔或獨立或展翅,人是只能在遠(yuǎn)處觀賞的。若要“零距離”人鶴相處,人先得學(xué)會尊重,就像林和靖那樣,愛鶴如子。分明是我們驚嚇了它們,我抬起頭來,用目光向它們致歉,卻看見它們悠閑地拍打著翅膀,恍若千萬雙生命之手,飽蘸著濃墨,以行云流水般的筆畫在天空的大紙上書寫著逆入、平出、左傾右斜、重疊、穿插與回峰……鶴鳴于天,幾聲嚦嚦——滴下來的幾點墨汁,灑落在我的心頭,又在另一張宣紙上滲透開去。

  這是四十年前留在我腦海中的畫面與記憶。

  “誰筑孤亭望瑤鶴,至今不見一歸來!边@詩寫給過去還是現(xiàn)在?不禁要問:為什么不見白鶴飛來呢?四十年滄海桑田,一切都在改變。只是改變了不應(yīng)該改變的東西,這才匪夷所思。

  我聽說,在上個世紀(jì)的六十年代,“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那陣子,村里村外的勞力都上山了,把長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松樹都砍光了,開山種糧。舊日的方志上說“長林郁郁,幽澗泠泠”。如今,沒有了長林,哪還有泠泠之水?沒樹、沒水,那白鶴不肯合作,也就選擇了遠(yuǎn)離。盡管,山岙還有鶴池,池上再也沒有群集的白鶴;天上也沒有飛翔的影子,“白云千載空悠悠”?磥恚覒(yīng)友人之囑,題寫的“鶴池”二字,也只成了一種虛假的點綴。

  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樣,看到原來的景色,我也會像普里什文筆下的別連杰耶娃那樣:“就會跪下來……”

 。1)二、三兩段寫委羽洞,讀后請用簡潔的詞語概括出它的4個特點。(不超過10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文中看,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的鶴池環(huán)境有哪些變化?(各不超過15個字)

  答:①四十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四十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析篇末“就會跪下來……”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及其表達(dá)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A.第一段段末“又有誰能聽、能解的?”暗示大自然是神秘莫測的,至今沒有人能夠聽懂它,理解它。

  B.第二段寫到委羽洞命名的緣由,增加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和可讀性,與下文描寫白鶴翔集的情景相映襯。

  C.第四段段末,運用比喻手法,虛實相間,既刻畫白鶴翔舞的生命活力,又凸現(xiàn)書法的行云流水。

  D.本文引用“梅妻鶴子”的典故,強(qiáng)調(diào)了人應(yīng)該尊重自然,與自然構(gòu)成親密的伙伴關(guān)系。

  E.本文以白鶴為線索,由回憶寫到現(xiàn)實,抒發(fā)了作者對道教衰落、白鶴遠(yuǎn)離的遺憾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白鶴翔集的記憶

劉長春

  一條彎彎扭扭很窄的路,牽引著我們走進(jìn)山中。抬頭望山,四圍皆松,它們都很寂寞,遠(yuǎn)離了村莊、市井,一株一株獨自站在那里,一副沉思默想的樣子。也許因為我的走近,有了一些感觸吧,發(fā)出松濤的響聲。聲因風(fēng)而鳴,其來也忽,其去也飄,有如天籟,我也聽見了。久聽不厭者,應(yīng)該是山里人。古人卻說:“然非清心人不能聽,非會心人不能解!庇钟姓l能聽、能解的?

  意外地看見了委羽洞。心頭一驚,聽老者說過,這是仙人修煉的地方,稱為道教天下第二洞天。“委羽”典出后周劉奉林,他于山中學(xué)道,能閉氣,三日不息。據(jù)說,他吞吐一口氣,風(fēng)走云卷,能控飛鶴上升,群鶴拍打著翅膀,卻不再飛翔,停在空中不動了,又掉下一片片羽毛于山后,洞因而有委羽之名。時光流逝,道教逐漸走向了衰落,能夠控制白鶴不再飛走的仙人,大概不會再有了。也許,舊說也成了一種傳奇。

  因為好奇,走向山洞,洞口掛滿藤蘿,千年以上;一地綠苔,野性十足。它們是裝飾洞口,還是裝飾神秘?我不知道。好奇是少年的天性,無畏先作了他們的向?qū)。借著洞口微弱的亮光勇往直前地向前走去。然后,黑咕隆咚地在洞中摸索著,穿越時間的黑夜,黑夜沒有盡頭,路也沒有盡頭。冷不防頭上滴下幾滴冷冰的水珠,一陣慌亂。然后又聽得“丁冬——丁冬”的滴水聲,蕩漾于無限無盡的寂靜之中;再往前走,有淺水,越走越深,心卻越來越虛,拔腳出洞,不知洞深幾許。

  出得洞口,再看周圍的山,雖不高,卻伏龜蹲虎,氣概不凡。山凹一側(cè),有一個水池,不大,形同彎月,如我后來在敦煌鳴沙山看見的月牙泉。那水極藍(lán),不能見底,像一位從天上下凡的仙女的夢,幽深幽深。水中有草、有魚,草在飄飄忽忽,魚在浮浮沉沉。扔一塊小石子,只看見水花聽不見聲。忽地,驚起一池白鶴。聚集在池邊的,休憩于樹間的,站立于巖上的,成千上萬的白鶴飛舞而起,遮掩了一角藍(lán)天。白鶴或舞或翔或獨立或展翅,人是只能在遠(yuǎn)處觀賞的。若要“零距離”人鶴相處,人先得學(xué)會尊重,就像林和靖那樣,愛鶴如子。分明是我們驚嚇了它們,我抬起頭來,用目光向它們致歉,卻看見它們悠閑地拍打著翅膀,恍若千萬雙生命之手,飽蘸著濃墨,以行云流水般的筆畫在天空的大紙上書寫著逆入、平出、左傾右斜、重疊、穿插與回峰……鶴鳴于天,幾聲嚦嚦——滴下來的幾點墨汁,灑落在我的心頭,又在另一張宣紙上滲透開去。

  這是四十年前留在我腦海中的畫面與記憶。

  “誰筑孤亭望瑤鶴,至今不見一歸來。”這詩寫給過去還是現(xiàn)在?不禁要問:為什么不見白鶴飛來呢?四十年滄海桑田,一切都在改變。只是改變了不應(yīng)該改變的東西,這才匪夷所思。

  我聽說,在上個世紀(jì)的六十年代,“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那陣子,村里村外的勞力都上山了,把長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松樹都砍光了,開山種糧。舊日的方志上說“長林郁郁,幽澗泠泠”。如今,沒有了長林,哪還有泠泠之水?沒樹、沒水,那白鶴不肯合作,也就選擇了遠(yuǎn)離。盡管,山岙還有鶴池,池上再也沒有群集的白鶴;天上也沒有飛翔的影子,“白云千載空悠悠”?磥,我應(yīng)友人之囑,題寫的“鶴池”二字,也只成了一種虛假的點綴。

  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樣,看到原來的景色,我也會像普里什文筆下的別連杰耶娃那樣:“就會跪下來……”

 。1)二、三兩段寫委羽洞,讀后請用簡潔的詞語概括出它的4個特點。(不超過10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文中看,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的鶴池環(huán)境有哪些變化?(各不超過15個字)

  答:①四十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谒氖旰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析篇末“就會跪下來……”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及其表達(dá)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A.第一段段末“又有誰能聽、能解的?”暗示大自然是神秘莫測的,至今沒有人能夠聽懂它,理解它。

  B.第二段寫到委羽洞命名的緣由,增加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和可讀性,與下文描寫白鶴翔集的情景相映襯。

  C.第四段段末,運用比喻手法,虛實相間,既刻畫白鶴翔舞的生命活力,又凸現(xiàn)書法的行云流水。

  D.本文引用“梅妻鶴子”的典故,強(qiáng)調(diào)了人應(yīng)該尊重自然,與自然構(gòu)成親密的伙伴關(guān)系。

  E.本文以白鶴為線索,由回憶寫到現(xiàn)實,抒發(fā)了作者對道教衰落、白鶴遠(yuǎn)離的遺憾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04年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 8―21題。

白鶴翔集的記憶   

                   劉長春

    一條彎彎扭扭很窄的路,牽引著我們走進(jìn)山中。抬頭望山,四圍皆松,它們都很寂寞,遠(yuǎn)離了村莊、市井,一株一株獨自站在那里,一副沉思默想的樣子。也許因為我的走近,有了一些感觸吧,發(fā)出松濤的響聲。聲因風(fēng)而鳴,其來也忽,其去也飄,有如天籟,我也聽見了。久聽不厭者,應(yīng)該是山里人。古人卻說:“然非清心人不能聽,非會心人不能解。”又有誰能聽、能解的?

    意外地看見了委羽洞。心頭一驚,聽老者說過,這是仙人修煉的地方,稱為道教天下第二洞天!拔稹钡涑龊笾軇⒎盍,他于山中學(xué)道,能閉氣,三日不息。據(jù)說,他吞吐一口氣,風(fēng)走云卷,能控飛鶴上升,群鶴拍打著翅膀,卻不再飛翔,停在空中不動了,又掉下一片片羽毛于山后,洞因而有委羽之名。時光流逝,道教逐漸走向了衰落,能夠控制白鶴不再飛走的仙人,大概不會再有了。也許,舊說也成了一種傳奇。

    因為好奇,走向山洞,洞口掛滿藤蘿,千年以上;一地綠苔,野性十足。它們是裝飾洞口,還是裝飾神秘?我不知道。好奇是少年的天性,無畏先作了他們的向?qū)А=柚纯谖⑷醯牧凉庥峦鼻暗叵蚯白呷。然后,黑咕隆咚地在洞中摸索著,穿越時間的黑夜,黑夜沒有盡頭,路也沒有盡頭。冷不防頭上滴下幾滴冷冰的水珠,一陣慌亂。然后又聽得“丁冬――丁冬"的滴水聲,蕩漾于無限無盡的寂靜之中;再往前走,有淺水,越走越深,心卻越來越虛,拔腳出洞,不知洞深幾許。

    出得洞口,再看周圍的山,雖不高,卻伏龜蹲虎,氣概不凡。山凹一側(cè),有一個水池,不大,形同彎月,如我后來在敦煌嗚沙山看見的月牙泉。那水極藍(lán),不能見底,像一位從天上下凡的仙女的夢,幽深幽深。水中有草、有魚,草在飄飄忽忽,魚在浮浮沉沉。扔一塊小石子,只看見水花聽不見聲。忽地,驚起一池白鶴。聚集在池邊的,休憩于樹間的,站立于巖上的,成千上萬的白鶴飛舞而起,遮掩了一角藍(lán)天。白鶴或舞或翔或獨立或展翅,人是只能在遠(yuǎn)處觀賞的。若要“零距離"人鶴相處,人先得學(xué)會尊重,就像林和靖那樣,愛鶴如子。分明是我們驚嚇了它們,我抬起頭來,用目光向它們致歉,卻看見它們悠閑地拍打著翅膀,恍若千萬雙生命之手,飽蘸著濃墨,以行云流水般的筆畫在天空的大紙上書寫著逆入、平出、左傾右斜、重疊、穿插與回峰……鶴鳴于天,幾聲嚦嚦――滴下來的幾點墨汁,灑落在我的心頭,又在另一張宣紙上滲透開去。

    這是四十年前留在我腦海中的畫面與記憶。

    “誰筑孤亭望瑤鶴,至今不見一歸來!边@詩寫給過去還是現(xiàn)在?不禁要問:為什么不見白鶴飛來呢?四十年滄海桑田,一切都在改變。只是改變了不應(yīng)該改變的東西,這才匪夷所思。

    我聽說,在上個世紀(jì)的六十年代,“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那陣子,村里村外的勞力都上山了,把長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松樹都砍光了,開山種糧。舊日的方志上說“長林郁郁,幽澗泠泠”。如今,沒有了長林,哪還有泠泠之水?沒樹、沒水,那白鶴不肯合作,也就選擇了遠(yuǎn)離。盡管,山岙還有鶴池,池上再也沒有群集的白鶴;天上也沒有飛翔的影子,“白云千載空悠悠”。看來,我應(yīng)友人之囑,題寫的“鶴池”二字,也只成了一種虛假的點綴。

    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樣,看到原來的景色,我也會像普里什文筆下的別連杰耶娃那樣:“就會跪下來……”

18.二、三兩段寫委羽洞,讀后請用簡潔的詞語概括出它的4個特點。(不超過10個字)(4分)

  答:

19.從文中看,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的鶴池環(huán)境有哪些變化?(各不超過15個字)(4分)

  答:(1)四十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十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簡析篇末“就會跪下來……”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及其表達(dá)上的作用。(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4分)

    A.第一段段末“又有誰能聽、能解的?”暗示大自然是神秘莫測的,至今沒有人能夠聽懂它,理解它。

    B.第二段寫到委羽洞命名的緣由,增加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和可讀性,與下文描寫白鶴翔集的情景相映襯。

    C.第四段段末,運用比喻手法,虛實相間,既刻畫白鶴翔舞的生命活力,又凸現(xiàn)書法的行云流水。

    D.本文引用“梅妻鶴子"的典故,強(qiáng)調(diào)了人應(yīng)該尊重自然,與自然構(gòu)成親密的伙伴關(guān)系。

    E.本文以白鶴為線索,由回憶寫到現(xiàn)實,抒發(fā)了作者對道教衰落、白鶴遠(yuǎn)離的遺憾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答:【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專項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
“失敗英雄”梁從誡
汪永晨
  梁從誡先生領(lǐng)導(dǎo)創(chuàng)建了國內(nèi)首個民間環(huán)保組織“自然之友”,自1993年成立以來,“自然之友”開展了許許多多環(huán)保方面的重大行動。我曾親耳聽過梁先生的這句自嘲:我們一家三代都是失敗的英雄,可以說是屢戰(zhàn)屢敗但也都是屢敗屢戰(zhàn)。當(dāng)時,梁先生說,如果說我從祖父和父母[注]身上繼承了點什么的話,那就是信念:一個人要有社會責(zé)任感。
  我曾拉梁先生和我一起去過我的環(huán)保啟蒙地江蘇省睢寧縣大余小學(xué)。這是從20世紀(jì)80年代起就在學(xué)校開展愛鳥活動的一所農(nóng)村小學(xué)。那所學(xué)校的學(xué)生和老師用繪畫、唱歌、跳舞等形式,在田間河邊開展課外活動,表達(dá)人類對小鳥的熱愛。那次,年近70歲的梁先生在小學(xué)參加農(nóng)村孩子的愛鳥活動,那活潑勁兒和孩子們不分高低。至今我腦子里還有著返璞歸真的梁先生,如同孩子般在農(nóng)村小學(xué)的操場上和孩子們一起跑跑跳跳的情形。
  作為國家環(huán)保局的“環(huán)境使者”,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過三峽。我們站在黃柏河邊,這是當(dāng)?shù)厝苏J(rèn)為治理得不錯的河,所以請我們這些環(huán)保使者來看。對那治理過的河水還有質(zhì)疑的作家徐剛蹲在江邊撈起一把水草,再站起來時,眉頭皺起來,鼻子和嘴也都擠在了一起。梁先生也不客氣地對陪著我們的環(huán)保局干部表達(dá)了他的態(tài)度:人的認(rèn)識當(dāng)然是要有一個過程的。20年前,在黃柏河還能見底的那個年代,要人們認(rèn)識到水庫將對鄰近水域帶來多么嚴(yán)重的負(fù)面影響,也許不夠現(xiàn)實。然而到了20世紀(jì)80年代末,在黃柏河已經(jīng)開始由綠變黑的時候,在論證中還把“對水污染的影響”列為“影響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可減小危害”的一類,甚至?xí)r至今日,還在說三峽水庫污染“問題不大”,就很難說是實事求是的了。
  那次三峽歸來,在國家環(huán)?偩终匍_的環(huán)保使者的年會上,梁先生送給我一本雜志,上面有他寫的文章,表述自己對長江污染應(yīng)如何面對的見解。那篇文章中梁先生這樣寫道:“江水輕拍船舷,船在微微晃動。舟上有人難眠。遙想當(dāng)年,李白遇赦,從奉節(jié)東下,一路神采飛揚(yáng),留下'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不朽詩句。寥寥數(shù)字,向我們透露了一千多年前三峽森林茂密、野生動物出沒的自然環(huán)境和生態(tài)消息。今人面對兩岸濯濯童山,峽中滔滔黃水,李白詩中景色,已無法想象;森林與猴子什么年代起從這里消失,也不可考。若詩仙再世,與我輩同行,又會寫下怎樣的詩句留給后人?歷史的冷眼將始終注視著三峽,注視著長江,注視著我們!”
  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參加一個美國高層代表團(tuán)到華訪問的工作午餐。梁先生向美國官員講起他和克林頓的見面,講起他當(dāng)時將一張滇金絲猴母子的照片作為禮物送給克林頓?肆诸D饒有興致地問:“這種金絲猴的數(shù)量還有多少?”“不足1200只。而且據(jù)我們所知,這是靈長類中除了人類之外唯一的紅唇動物。”“哦,那是我的表親!”當(dāng)時,在座的人都笑了。今天想起梁先生當(dāng)時的介紹,想起他說的“不足1200只”,好像剛明白梁先生當(dāng)時的用心-我們都是瀕危動物,金絲猴和保護(hù)金絲猴的人。
  我剛剛出版的新書《追尋“野人”的足跡——中國環(huán)保領(lǐng)跑人》中,第一位“野人”就是梁先生。在我寫梁先生的文章里有這樣一段:這些年來,梁先生的演講,直接、間接的聽眾不知有沒有人統(tǒng)計過;坐在臺下、課堂上聽梁先生講課,最多一次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可最少的一次有多少,梁先生親口告訴過我,5個。那是在某國家機(jī)關(guān)。我問梁先生,那你講了嗎?他告訴我,當(dāng)然不能放棄,我還像是下面坐著成千上萬的聽眾那樣給那5個人講了中國民間組織的環(huán)保歷程。粱先生告訴他們:環(huán)境保護(hù)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僅僅是專家的事情,如果我們作為普通的公民,不參與、不支持、不關(guān)注環(huán)境保護(hù),僅靠政府和專家,任何國家都是不可能把環(huán)境治理好的。
  梁先生曾作過這樣一個比喻,他說:或許,當(dāng)今的人類就像坐在“泰坦尼克號”上,你有一等艙的樂趣,我有二等艙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來,拐也拐不了彎,大家只能同歸于盡。】梁先生沒有看到這本書的出版。在這本書寫梁先生的章節(jié)中,最后一句話是:“我沒有問過梁先生,但我想我的這個假設(shè):為‘表親’奔走,是這輩子要一直奔下去了,是不是就是出于從父輩那里得到的信念,一個人要有社會責(zé)任感?”
  粱先生您不會反對吧。ㄓ袆h節(jié))
  [注]梁從誡的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動家和思想家梁啟超,父親是著名建筑學(xué)家梁思成,母親是著名作家、建筑學(xué)家林徽因。
1.下列對這篇傳記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dāng)?shù)膬身検牵?nbsp;    )
A.站在黃柏河邊,梁先生毫不客氣地表達(dá)了他對于三峽工程的否定,他認(rèn)為說三峽水庫污染“問題不大”,并不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B.梁先生遙想李白當(dāng)年沿江而下的景象,是為了將長江兩岸曾經(jīng)草木豐茂、野生動物出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現(xiàn)在的童山黃水作對比,表達(dá)了對三峽環(huán)境破壞嚴(yán)重的憂慮。
C.梁從誡曾將一張滇金絲猴母子的照片作為禮物送給克林頓,是因為它是靈長類中除人類之外唯一的紅唇動物,而且這種金絲猴和保護(hù)金絲猴的人都是瀕危動物。
D.從作家徐剛撈起水草時的神情來看,黃柏河并沒有治理好,但當(dāng)?shù)丨h(huán)保官員卻認(rèn)為治理得不錯;梁先生在某國家機(jī)關(guān)做講座,卻只有五位聽眾,這都說明政府部門對環(huán)保工作不重視。
E.本文通過對“失敗英雄”梁從誡相關(guān)事跡的描述,表現(xiàn)了一位有社會責(zé)任感的環(huán)保斗士為保護(hù)環(huán)境奔走呼吁、不計得失、鞠躬盡瘁的高尚情懷和偉大精神。
2.這篇傳記的題目“失敗英雄,梁從誡”有什么含義?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從誡說:“或許,當(dāng)今的人類就像坐在‘泰坦尼克號’上,你有一等艙的樂趣,我有二等艙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來,拐也拐不了彎,大家只能同歸于盡!边@個比喻有什么深意?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梁先生說,如果說我從祖父和父母身上繼承了點什么的話,那就是信念:一個人要有社會責(zé)任感。”請你從“繼承”“信念”“責(zé)任感”三個方面中任選一個,結(jié)合全文,談?wù)勀愕目捶ā?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