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水旱災害頻繁的根本原因是
A.每年冬季風勢力太強B.西高東低的地勢
C.夏季風與雨帶的“失常”D.海陸位置的影響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天于黃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向東注入黃海
B.黃河豐富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
C.黃河的干流曲折東流,呈巨大的“幾”字形
D.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來自中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關于我國人口,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龐大的人口數(shù)量,給我國社會、經(jīng)濟、資源和環(huán)境帶來了巨大壓力
B.20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以來,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逐步下降
C.我國人口分布極不平衡,黑河一騰沖一線東南地區(qū)人口占全國總人口94%以上
D.現(xiàn)在國家實行“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表明不再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市中小學實行課本循環(huán)使用。一學期就少訂課本3.2萬冊。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1】課本的循環(huán)使用對下列哪種資源具有直接的保護作用?
A.煤炭B.森林C.土地D.石油
【2】在我國上述資源分布最多的區(qū)域是
A.東北地區(qū)B.西北地區(qū)C.西南地區(qū)D.東南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我國地理位置和疆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大部分位于北溫帶,沒有熱帶
B.我國有1.8萬多千米的大陸海岸線
C.有6個陸上鄰國和14個隔海相望的國家
D.我國最大的島嶼是海南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從西伯利亞南下的寒冷空氣,它的厚度總是有限的,在南下的過程中,遇到低矮的丘陵山地時,還能蜂擁而過,但是一遇到高大巍峨的山脈時,它就會受到攔阻,常常要停留一段時間才能越過或繞過山脈繼續(xù)南下。在當?shù)馗咛、暖地面的“烘烤”下,冷空氣迅速變暖,這樣一來,越過山去的冷空氣寒冷程度就大大減弱了。所以盡管最初冷空氣可以冷到40°--50℃,可是當它到達華南地區(qū)的時候已經(jīng)大大增暖,并不能使當?shù)氐臉淙~變黃脫落,也不會使河面上出現(xiàn)薄冰。例如,1957年8月10日下午兩點,冷空氣還沒有進入新疆北部時,天山北面的伊寧比南面的庫車氣溫只低4℃。到了11日上午8點,冷空氣進入伊寧地區(qū),伊寧的氣溫急劇下降,比庫車的氣溫低18℃。
(1)從上文中可看出,氣候與____________關系密切。
(2)西伯利亞的滾滾寒流在南下途中,會遇到____________走向山脈的阻擋,因此山脈兩側的氣溫會有巨大的差異。
(3)天山山體高大,對來自北面的寒冷氣流有很強的阻擋作用,是我國西部地區(qū)兩個不同溫度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分界線。
(4)我國中部有一座山,此山以北的地區(qū)生長蘋果、梨等溫帶水果,冬季河流有結冰現(xiàn)象;以南生長柑橘等亞熱帶水果;冬季河流不結冰,它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年12月12日海南國際熱帶農(nóng)產(chǎn)品冬季交易會在?谖骱0秶H會展中心舉辦,在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中國特色自由貿(mào)易港之際,冬交會成為海南開展對外合作的重要平臺。
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海南發(fā)展熱帶農(nóng)產(chǎn)品和冬季瓜菜生產(chǎn)的最大優(yōu)勢是( )
A.緯度低,光熱充足B.土地資源豐富C.生產(chǎn)成本低D.科技水平高
【2】橋頭鎮(zhèn)的農(nóng)民運送地瓜到?诙粫褂[,能實現(xiàn)“門對門”服務的運輸方式( 。
A.鐵路運輸B.管道運輸C.水路運輸D.公路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地形復雜、氣候多樣、河流眾多。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xiāng)”。這里風景優(yōu)美,當?shù)厝藗兎Q其為“水鄉(xiāng)”“魚米之鄉(xiāng)”,請你判斷洪湖應位于
A.東北平原B.華北平原C.長江中下游平原D.成都平原
【2】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域遼闊 ②河流眾多 ③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 ④各類土地資源齊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我國正在積極推進“海綿城市”的試點建設工作!昂>d城市”即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huán)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和減少城市洪澇災害的發(fā)生。
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以下地形區(qū)中不適宜建設海綿城市的是()
A.長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D.東南丘陵
【2】海綿城市的建設,有利于緩解一下哪種氣象災害()
A.洪澇B.臺風
C.寒潮D.地震
【3】海綿城市的建設,有利于()
①緩解城市水資源短缺
②削減各季節(jié)城市河流量
③修復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
④破解雨天“城中看!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