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下列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 實驗一驗證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不支持燃燒且不具備燃燒

B. 實驗二探究燃燒需要的條件

C. 實驗三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D. 實驗四測量空氣中氧氣所占的體積分數

【答案】D

【解析】

A、向盛有階梯蠟燭的燒杯中倒入二氧化碳能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不支持燃燒且不具備燃燒的性質,故A能達到實驗目的;

B、使用實驗二的裝置,可以看到燒杯中的白磷和銅片上的紅磷不燃燒,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能用來探究燃燒的條件,故B能達到實驗目的;

C、實驗三中反應無氣體參加反應,故使用鐵和硫酸銅在敞口容器中反應也能用來探究質量守恒定律,故C能達到實驗目的;

D、使用硫燃燒生成的是二氧化硫,反應前后壓強幾乎不變,不能用來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瓶盛有澄清的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試液,C杯有高低不同的燃著的蠟燭;卮鹣铝袉栴}:

(1)A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2)A處出現的現象是______;B處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

(3)C處出現的現象中你獲得的信息是_______(填寫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及其化合物與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

(1)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

(2)人類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會產生SO2、CO、NO2、CO2等氣體和粉塵,其中在大氣中的含量不斷上升,導致溫室效應增強,全球氣候變暖的是___,能形成酸雨的主要是____。

(3)觀察下圖所示的實驗。如圖,當將玻璃杯罩住燃著的蠟燭,觀察到的現象是:一會兒高的蠟燭先熄滅,低的蠟燭后熄滅,同時還觀察到玻璃杯內壁變黑。由實驗現象提示我們,在樓房著火時正確的逃生的方法有 ____(填字母序號)。

①打開窗戶跳出 ②成站立姿勢跑出 ③用濕毛巾捂住鼻子 ④沿墻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門外

A.只有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②和③

(4)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與水的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

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②根據上述示意圖,你能得到哪些化學變化的信息?(請寫一條)___。

(5)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人們積極尋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經研究發(fā)現NH3燃燒的產物沒有污染,且釋放大量能量,有一定應用前景。將NH3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4NH3 +3O26H2O +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通過對化學的學習,相信你已經初步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知識。請結合圖示回答:

(1)寫出裝置圖1中標示的儀器名稱:①___;②___。

(2)若在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反應的文字(化學式)表達式___;發(fā)生裝置應選用___(填字母序號)。收集較純的氣體最好選用 ___(填字母序號);能用此 裝置收集的原因是___。若要收集較為干燥的氣體最好選用___(填字母序號);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

(3)若收集到的氧氣可用來進行圖2的反應,集氣瓶底放少量水或者細沙的作用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G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轉換關系如圖所示(只略去反應①的部分產物)。其中A為一種無色液體,B是紫紅色金屬;D、F為黑色固體。

(1)E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其反應類型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結合圖示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儀器②的名稱____________

(2)用高錳酸鉀制氧氣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選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3)B裝置中固體為鋅粒,②中加入_______試劑可制得氫氣,要獲得干燥的氫氣,應先將氣體通過盛有______D裝置,再用E裝置收集,氣體應端通入________(選填“a”“b ”)。

(4)實驗室可用BC裝置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C相對于B裝置的優(yōu)點有_____

(5)若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1世紀是鈦的世紀。利用鈦白粉(TiO2)生產海綿鈦(Ti)的工藝流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工藝流程所使用的鈦白粉TiO2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

B. 反應Ⅱ可獲得海綿鈦,化學方程式為TiCl4+Mg Ti+MgCl2

C. 該工藝流程中,氯氣和鎂可以循環(huán)使用

D. 分解MgCl2的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X、Y、Z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三種物質,其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若X、Z元素組成相同且常溫下均為液體,則轉化③、④中,元素的化合價都發(fā)生了變化

B. 若X、Z元素組成相同且常溫下均為液體,則氣體Y具有可燃性

C. 若Y、Z元素組成相同且常溫下均為氣體,轉化③、④可通過化合反應實現

D. 若Y、Z元素組成相同且常溫下均為氣體,則Y不一定具有還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興趣小組同學發(fā)現實驗室一片久置的銅片表面附著有層綠色固體,查閱資料得知綠色固體是銅綠 [化學式為Cu2(OH)2CO3],甲同學從銅片上刮下一些銅綠進行如下探究,請?zhí)顚懴卤碇锌瞻祝?/span>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銅綠在下圖裝置中加熱。

試管內壁有水霧。

銅綠加熱產生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銅綠加熱后生成氧化銅。

氣球脹大。

乙同學對氣球脹大產生興趣,于是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發(fā)現問題) 氣球為什么會脹大?

(提出猜想) 猜想Ⅰ:試管內的空氣受熱膨脹使氣球脹大;

猜想Ⅱ:銅綠加熱產生二氧化碳使氣球脹大;

猜想Ⅲ:銅綠加熱產生一氧化碳使氣球脹大;

猜想Ⅳ:銅綠加熱產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氣體使氣球脹大。

(實驗與分析)①熄滅酒精燈后,氣球依然脹大沒有變癟,證明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

②乙同學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

乙同學發(fā)現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銅綠加熱后有CO2產生,產生此現象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B處試管內的氧化銅沒有變化,說明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

(實驗結論)猜想Ⅱ成立。

(反思)

(1)加熱銅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丙同學認為乙同學如果省略A可達到相同的結論,具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