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結合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703年,德國化學家施塔爾系統(tǒng)提出燃素學說,認為物質可以燃燒是因為它們含有燃素.如木炭和金屬燃燒釋放出“燃素”后,就剩下失去“燃素”的死灰.但是,人們始終沒有找到“燃素”.
材料二  1774年,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發(fā)現了氧氣并研究其在燃燒中的作用.提出了氧化學說,認為燃燒是物質與空氣中氧氣發(fā)生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反應.初步揭開了燃燒的神秘面紗.
(1)材料一中,金屬鐵在氧氣中燃燒后失去“燃素”的“死灰”是(填化學式)
Fe3O4
Fe3O4

(2)燃燒條件是“氧化學說”的重要內容,翔安海底隧道采用了多種控制燃燒的措施.
①確保良好的通風,除能保證人的安全外,還能使通過隧道的車內汽油充分燃燒,這是考慮到充分燃燒需要
充足的氧氣
充足的氧氣

②隧道使用了氫氧化鋁阻燃材料,它在受熱時分解成水蒸氣和耐高溫的氧化鋁,化學方程式為
2Al(OH)3
  △  
.
 
Al2O3+3H2O
2Al(OH)3
  △  
.
 
Al2O3+3H2O

(3)人們對燃燒的認識是不斷發(fā)展的.根據下列事實,對初中化學所學的物質燃燒條件提出新認識.
1.CO含量小于12.5%時,在空氣中達到著火點也不會燃燒.
新認識:
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濃度
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濃度

2.木炭在氧氣濃度低于14%的空氣中,達到著火點也不會燃燒.
新認識:
只有氧氣達到一定濃度時,可燃物才能燃燒
只有氧氣達到一定濃度時,可燃物才能燃燒

3.鈉可在氯氣中燃燒,鎂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新認識:
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分析:(1)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2)①根據物質燃燒的條件分析,燃燒的條件是:(1)物質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與氧氣接觸.(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②根據信息:氫氧化鋁受熱時分解成水蒸氣和耐高溫的氧化鋁.寫出化學反應式.
(3)根據題目提供的信息和對燃燒知識的了解分析解題.
解答:解:(1)金屬鐵在氧氣中燃燒后失去“燃素”的“死灰”是四氧化三鐵,化學式是Fe3O4
故答案為:Fe3O4
(2)①確保良好的通風,除能保證人的安全外,還能使通過隧道的車內汽油充分燃燒,這是考慮到充分燃燒需要充足的氧氣.
故答案為:充足的氧氣.
②氫氧化鋁受熱時分解成水蒸氣和耐高溫的氧化鋁,化學方程式為:2Al(OH)3
  △  
.
 
Al2O3+3H2O.
故答案為:2Al(OH)3
  △  
.
 
Al2O3+3H2O.
(3)1、CO的含量小于12.5%時,在空氣中達到著火點也不會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濃度.故填: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濃度.
2、木炭在氧氣濃度低于14%的空氣中,達到著火點也不會燃燒,說明只有氧氣達到一定濃度時,可燃物才能燃燒.故填:只有氧氣達到一定濃度時,可燃物才能燃燒.
3、鈉可在氯氣中燃燒,鎂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說明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故填: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燃燒條件方面的知識,解答時要理解燃燒的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并且通過(3)題要求同學們能夠根據信息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結合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1703年,施塔爾提出燃素學說,認為物質可以燃燒是因為它們含有燃素.如木炭或金屬燃燒釋放出“燃素”后,就剩下了失去“燃素”的死灰.但是,人們始終沒有找到“燃素”.
材料二  1774年,拉瓦錫發(fā)現了氧氣并研究其在燃燒中的作用.提出了氧化學說,認為燃燒是物質與空氣中氧氣發(fā)生發(fā)光放熱的劇烈反應.他認為空氣是由兩種氣體組成的,一種是能夠幫助燃燒的,稱為“氧氣”;另一種是不能幫助燃燒的,稱之為“窒息空氣”--氮氣.
(1)材料一中,金屬鐵在氧氣中燃燒后失去“燃素”后剩下的“死灰”的化學式為
Fe3O4
Fe3O4
.木炭燃燒釋放出“燃素“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
 點燃 
.
 
CO2
C+O2
 點燃 
.
 
CO2

(2)材料二中,拉瓦錫的觀點有什么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6?南平)閱讀下列材料,結合化學知識回答問題.
中央電視臺報道了多起由“彩帶”引發(fā)的火災傷人事件.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彩帶”種類比較多,它們的主要成分有:有機樹脂、乙醇(C2H5OH)、甲烷(CH4)、調色油漆等.
(1)從“彩帶”成分中任選一種物質,寫出它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C2H5OH+3O2
 點燃 
.
 
2CO2+3H2O或CH4+2O2
 點燃 
.
 
CO2+2H2O
C2H5OH+3O2
 點燃 
.
 
2CO2+3H2O或CH4+2O2
 點燃 
.
 
CO2+2H2O

(2)如果要為產品外包裝標明警示標志,下列
B
B
圖(填字母)最合適.

(3)就專家提醒(見圖)的第三點,從防止“彩帶”燃燒的角度簡述其中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請閱讀以下兩段材料:
材料一:2006年8月至今,甘肅省徽縣某鄉(xiāng)有近千人鉛中毒,周邊環(huán)境也遭到嚴重污染.經國家環(huán)?偩终{查認為,該鄉(xiāng)的一家鉛錠冶煉廠是“罪魁禍首”.該廠冶煉鉛(Pb)的主要反應原理為:
第一步:2PbS+3O2 
 高溫 
.
 
 2PbO+2SO2;
第二步:C+PbO
 高溫 
.
 
Pb+CO↑,CO+PbO
 高溫 
.
 
Pb+CO2
材料二:鉛有許多用途,如電動自行車中的電池主要是鉛蓄電池,其反應原理為:
Pb+PbO2+2H2SO4
放電
充電
2PbSO4+2H2O
結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二氧化鉛(PbO2)中鉛元素的化合價為
 
.蓄電池放電時主要是
 
能轉化為電能.
(2)鉛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3)今年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為“污染減排與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為減少污染該鉛錠冶煉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號):
①增加煙囪的高度,以減輕當地污染②對污染物進行處理,達標后再排放③改進生產工藝和流程,減少污染物
(4)煉鉛廠的廢氣中含有毒氣體,請寫一例:
 
,可將其回收加以利用,說出該氣體的一項用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2年安徽省安慶市二中中考化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結合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703年,德國化學家施塔爾系統(tǒng)提出燃素學說,認為物質可以燃燒是因為它們含有燃素.如木炭和金屬燃燒釋放出“燃素”后,就剩下失去“燃素”的死灰.但是,人們始終沒有找到“燃素”.
材料二  1774年,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發(fā)現了氧氣并研究其在燃燒中的作用.提出了氧化學說,認為燃燒是物質與空氣中氧氣發(fā)生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反應.初步揭開了燃燒的神秘面紗.
(1)材料一中,金屬鐵在氧氣中燃燒后失去“燃素”的“死灰”是(填化學式)______.
(2)燃燒條件是“氧化學說”的重要內容,翔安海底隧道采用了多種控制燃燒的措施.
①確保良好的通風,除能保證人的安全外,還能使通過隧道的車內汽油充分燃燒,這是考慮到充分燃燒需要______.
②隧道使用了氫氧化鋁阻燃材料,它在受熱時分解成水蒸氣和耐高溫的氧化鋁,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Al2O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