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在光照或點燃條件下,氫氣和氯氣發(fā)生反應生成氯化氫,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所有化學反應在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都不發(fā)生變化

 

B.

此反應過程中只有物質變化,沒有能量變化

 

C.

在任何條件下,H2和Cl2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D.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H2+Cl22HCl


考點:

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化學反應的實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

化學反應模擬圖型.

分析:

根據氫氣和氯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氫氣由氫分子構成、氯氣同氯分子構成、氯化氫氣體由氯化氫分子構成;每個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成,每個氯分子由2個氯原子構成,每個氯化氫分子由1個氫原子和1個氯原子構成;利用微觀圖所反映出的以上信息,對比分析反應前后分子構成、原子的種類的關系,對選項進行判斷..

解答:

解:A、在化學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可能發(fā)生變化,故A不正確;

B、此反應過程中吸收了光能,不僅有物質變化,還有能量變化;故B不正確;

C、由上圖可知,在光照條件下,H2和Cl2反應生成了HCl;故C不正確;

D、由上圖可知,該反應是氫氣和氯氣中在光照條件下反應生成了氯化氫,反應的方程式是:H2+Cl22HCl;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化學變化的實質:反應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此過程中原子種類、數(shù)目都不變,原子為變化中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紅色的短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一直浮在水面上。據此請總結出常溫下蠟燭的兩條物理性質:      ▲    

(2)點燃蠟燭(圖一),能觀察到發(fā)生化學變化的現(xiàn)象:      ▲     。(寫出一條)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3)取一小木條,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圖二)約一秒后取出,觀察到木條表面出現(xiàn)環(huán)形焦斑。據此推測,蠟燭火焰中    ▲    溫度最高。

(4)將短玻璃管插入焰心,用燃燒的木條靠近導管另一端(圖三),發(fā)現(xiàn)導出的氣體可以點燃。請你推測導管里氣體可能會是      ▲     。

(5)取一只冷而干燥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圖四),觀察燒杯壁上有     ▲    出現(xiàn)。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觀察到      ▲     。

據此小明得出蠟燭是由碳、氫元素組成的。你認為他的結論是否正確?      ▲    

(6)為了測定蠟燭中碳、氫兩 種元素的質量比,小華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

蠟燭

裝置Ⅱ

裝置Ⅲ

反應前的質量/g

15.8

182.3

212.2

反應后的質量/g

14.4

184.1

216.6

實驗步驟如下:

先分別稱量蠟燭、裝置Ⅱ(吸收水)、裝置Ⅲ(吸收二氧化碳)的質量。

按圖示連接好儀器,點燃蠟燭,同時從a導管口抽氣。

一段時間后熄滅蠟燭,再分別稱量蠟燭、裝置Ⅱ、裝置Ⅲ的質量。

實驗數(shù)據如上表。請回答:

①該實驗中測得水的質量為      ▲     g。

②由該實驗數(shù)據計算,蠟燭中碳、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      ▲     。

③理論上,裝置Ⅱ和裝置Ⅲ增加的總質量大于蠟燭失去的質量,其原因是    ▲    。

④該實驗能否準確測出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說明理由。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的生存離不開空氣.如圖為空氣中某種成分R占空氣體積百分比的示意圖,其中R指的是( 。

 

A.

氮氣

B.

氧氣

C.

稀有氣體

D.

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用語是化學的語言,它能表示物質組成、結構、變化、性質等,是學好化學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學用語作答.

碳酸根的符號  ,由Cu2+和OH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  .FeSO4的名稱是  ,+6價的硫元素 

(2)如圖是某物質的分子模型,它可以表示的物質的化學式為  ,NaCl由  (填: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的化合物.

(3)根據下列信息完成以下問題:

①氯氣(Cl2)是一種有毒氣體,工業(yè)上用氯氣來制漂白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a(OH)2+2Cl2═X+Ca(ClO)2+2H2O,產物中X的化學式為  ;

②鐵粉在高溫下與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一種單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化學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

   傾倒液體

B.

讀取液體體積

C.

 點燃酒精燈

D.

滴加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反應前

70%

14%

m

10%

反應后

42%

n

40%

10%

 

A.

丙可能是單質

 

B.

甲、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質量

 

C.

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

若消耗3 g的乙,則生成17g的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紅色的短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一直浮在水面上.據此請總結出常溫下蠟燭的兩條物理性質:  

(2)點燃蠟燭(圖一),能觀察到發(fā)生化學變化的現(xiàn)象:  .(寫出一條)

(3)取一小木條,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圖二)約一秒后取出,觀察到木條表面出現(xiàn)環(huán)形焦斑.據此推測,蠟燭火焰中  溫度最高.

(4)將短玻璃管插入焰心,用燃燒的木條靠近導管另一端(圖三),發(fā)現(xiàn)導出的氣體可以點燃.請你推測導管里氣體可能會是  

(5)取一只冷而干燥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圖四),觀察燒杯壁上有  出現(xiàn).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觀察到  

據此小明得出蠟燭是由碳、氫元素組成的.你認為他的結論是否正確?  

(6)為了測定蠟燭中碳、氫兩 種元素的質量比,小華設計了如圖五所示的實驗.

蠟燭

裝置Ⅱ

裝置Ⅲ

反應前的質量/g

15.8

182.3

212.2

反應后的質量/g

14.4

184.1

216.6

實驗步驟如下:

先分別稱量蠟燭、裝置Ⅱ(吸收水)、裝置Ⅲ(吸收二氧化碳)的質量.

按圖示連接好儀器,點燃蠟燭,同時從a導管口抽氣.

一段時間后熄滅蠟燭,再分別稱量蠟燭、裝置Ⅱ、裝置Ⅲ的質量.

實驗數(shù)據如上表.請回答:

①該實驗中測得水的質量為  g.

②由該實驗數(shù)據計算,蠟燭中碳、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  

③理論上,裝置Ⅱ和裝置Ⅲ增加的總質量大于蠟燭失去的質量,其原因是  

④該實驗能否準確測出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純水。在天然水的凈化過程中,人們常用            操作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水中的異味和色素。從天然水獲取純水的常用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的圖示正確的是( 。

 

A.

放塊狀固體

B.

讀液體體積

C.

聞氣體氣味

D.

給液體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