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做木炭燃燒實驗時,有下列圖示的四步操作,其中一定未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A.AB.BC.CD.D

分析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zhì)生成;據(jù)此分析判斷.

解答 解:A、夾取木炭過程中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木炭在空氣中加熱過程中有新物質(zhì)二氧化碳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zhì)二氧化碳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向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倒石灰水的過程中有新物質(zhì)碳酸鈣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A.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zhì)生成,若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種元素,由此得到的信息有
①硅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14
②硅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28.09(合理即可)
對照圖1將圖2所缺內(nèi)容補充完整
③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我們已經(jīng)知道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如圖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示意圖.
(1)實驗時,燃燒匙里的紅磷為什么要過量?讓氧氣盡量消耗完,使測得的氧氣的體積更接近空氣中氧氣的實際體積.
(2)液面上升大約占廣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
(3)用上述實驗裝置測定的空氣中氧氣含量與正常值有較明顯的偏小,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裝置漏氣,紅磷量不足,沒有等到裝置冷卻就讀數(shù).
(4)這個實驗除了可以得出氧氣所占空氣體積分數(shù)的結論外,還可以得出氮氣的哪兩條性質(zhì)?
難溶于水、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6.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間相互轉(zhuǎn)化關系如圖:試推斷:
(1)X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CO.
(2)寫出①CO2→X  轉(zhuǎn)化關系的化學方程式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由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我們學習的實驗操作應用于生活.請回答下列問題:
(1)廚房里的色拉油用細口瓶(填“細口瓶”或“廣口瓶”,下同)盛裝,食用碘鹽用廣口瓶盛裝,這與實驗室儲存藥品相似,都是為了好貯、好放、好取;為了講究衛(wèi)生,日常生活中的杯蓋、壺蓋最好倒(填“正”或“倒”)放.
(2)當你在家中幫助家長洗碗或水杯時,怎樣知道碗或水杯洗干凈?當碗或水杯壁上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碗或水杯已洗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化學物質(zhì)一般都具有固定的分子結構,如圖是維生素C的分子結構示意圖.據(jù)此解答:
(1)維生素C由3種元素組成、
(2)維生素C分子中碳、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3:4.
(3)列式計算維生素C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滴有石蕊試液的水中通入CO2后溶液變紅,說明CO2氣體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
B.鐵桶能用來盛氫氧化鈉溶液,也能用來盛放稀鹽酸
C.熟石灰涂在墻壁后變硬,原因是熟石灰與CO2反應生成了堅硬的碳酸鈣
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能用濃硫酸干燥所有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將一定質(zhì)量的a、b、c、d四種物質(zhì)放入一個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下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物質(zhì) a
 反應前的質(zhì)量(g) 10 6 8 5
 反應后的質(zhì)量(g) 8 x 145
A.e和d是生成物B.x=4
C.c可能是單質(zhì)D.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利用活性炭凈化水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B.經(jīng)過煮沸的方法,一般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經(jīng)沉淀、過濾、吸附等凈化處理后,渾濁的水變澄清了,變成了純水
D.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純凈的水,通過多種途徑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