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8.燒杯中盛有 BaCl2溶液和稀鹽酸100.0g,向其中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 10.0%的 Na2CO3溶液,燒杯中溶液的質量與滴加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段溶液變渾濁并伴有氣泡
B.bc段溶液質量增加 86.3g
C.c 點對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7.5%
D.d 點溶液中溶質為 Na2CO3

分析 其中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10.0%的Na2CO3溶液時,碳酸鈉先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

解答 解:A、ab段是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產生氣泡,溶液不變渾濁,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bc段是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為:
BaCl2+Na2CO3═BaCO3↓+2NaCl,
             106        197          117
   106.0g×10.0%  19.7g      11.7g
由以上質量關系可知,當有10.6g碳酸鈉反應時生成19.7g碳酸鋇沉淀,因此加入106.0g碳酸鈉溶液時,溶液增加質量為:106.0g-19.7g=86.3g,該選項說法正確;
C、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為: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106.0g×10.0%    11.7g         4.4g
c點對應溶液的質量為:100.0g+212.0g-19.7g-4.4g=287.9g,
c點對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frac{11.7g+11.7g}{287.9g}$×100%=8.1%,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d點溶液中溶質為碳酸鈉和氯化鈉,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2016年12月,遼寧艦第一次實現遠海首航,并組織實施了航母編隊實際使用武器演習.這是遼寧艦入列4年之后,官方首次對外披露實際使用武器的細節(jié)和參與訓練情況.
(1)遼寧艦的制造材料中除金屬材料、有機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復合材料外,還使用了大量的新型材料.下列關于材料的說法正確的是AC(填寫序號).
A.金屬材料是指金屬及其合金,且很多合金的性能優(yōu)于純金屬
B.無機非金屬材料,在輪胎、棉花、玻璃制品中都存在
C.玻璃鋼屬于復合材料
(2)工業(yè)上制金屬鈦是在797℃的溫度下,用鎂與TiCl4發(fā)生反應而得到金屬鈦,則反應物TiCl4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
(3)隨著我國軍事力量的發(fā)展,對鋼鐵的需求在質量和數量上也都有較高的提升.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在表面涂上一層油漆,可以延緩銹蝕,其防銹的原理是隔絕氧氣和水.對于金屬資源的保護,除防止其生銹外還可以回收廢舊金屬(提一條合理化的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錫是一種銀白色熔點低的金屬,是大名鼎鼎的“五金”之一,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錫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50
B.錫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
C.Sn可以表示一個原子
D.錫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8.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用化學方程式解釋下列原理.
(1)除去氮氣中少量的氧氣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固體氫氧化鈉做氣體干燥劑,寫出不能干燥二氧化碳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所示變化過程中,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
稀釋等質量的30%H2SO4和10% H2SO4
B.
往等質量的Na2CO3和NaHCO3固體中加入足量HCl溶液
C.
將等質量的Mg和Fe投入到足量稀H2SO4
D.
含有硫酸的硫酸銅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是NaCl與AgNO3兩溶液反應的示意圖.
①圖中NO3-的名稱是硝酸根.
②該反應的本質是Ag+和Cl-結合生成沉淀.
③請再用AgNO3作反應物之一,寫出另一個與上述反應本質相同的化學方程式:AgNO3+HCl=AgCl↓+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請你從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生活中常見問題.
(1)自來水作為生活用水,加入肥皂水后產生的泡沬較多,此井水是軟水(填“硬水或“軟水”);
(2)在農村燒鍋做飯時引燃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滿枯枝,結果反而燃燒不旺,并產生很多濃煙,說明物質充分燃燒需要的條件是使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充分接觸;
(3)碘酒是家庭常備藥,碘酒中的溶劑是酒精;
(4)使用手機通話時,鋰電池此時的能量轉化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7.A-G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其中A、B都由兩種相同元素組成,F的俗稱是火堿.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已略去).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DCuO;
(2)寫出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③CuSO4+2NaOH=Cu(OH)2↓+Na2SO4
(3)A、B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但性質不同,原因是分子構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請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A裝置中瓶底盛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氣污染;
(2)寫出B裝置中物質燃燒的文字表達式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3)D裝置中(a、b、c為小燒杯)觀察到的現象是b燒杯中酚酞溶液變紅c燒杯中酚酞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4)F裝置中缺少的儀器名稱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