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有關分子和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性質(zhì)的一種粒子
B.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qū)別是在化學反應中是否可再分
C.分子的運動速率比原子快
D.同種原子只能構成一種分子

分析 分子、原子和離子是構成物質(zhì)的基本微粒,它們很小,之間有間隔,總是不斷運動的.

解答 解:A、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一種粒子,不能保持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qū)別是在化學反應中是否可再分,該選項說法正確;
C、如果不知道具體的條件,無法比較分子和原子的運動速率快慢,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同種原子不一定只構成一種分子,例如氧原子可以構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

點評 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因此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氧氣有很多用途.
(1)下列屬于氧氣用途的是AC(填字母序號).

A.醫(yī)療急救  B.食品防腐  C.航天火箭  D.霓虹燈
(2)人們常將木炭用于燒烤,木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木炭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劇烈程度不同,其原因是氧氣的濃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如圖裝置進行鎂條在空氣中燒的實驗,燃燒、冷卻后打開止水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70%.
(1)燃燒、冷卻后打開止水夾,水能進入集氣瓶中的原因是:瓶內(nèi)氣體減少,導致壓強減小,水沿導管進入瓶內(nèi).
(2)如果鎂條只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則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最多不超過其容積的21%.現(xiàn)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其容積的70%,根據(jù)空氣的組成可推出與鎂發(fā)生反應的氣體除了氧氣外,還一定有氮氣參與反應.
【查閱資料】鎂條在氮氣中能燃燒,產(chǎn)物為黃綠色的氮化鎂(Mg3N2)固體.
請寫出鎂條在氮氣中燃燒的化學反應式3Mg+N2$\frac{\underline{\;點燃\;}}{\;}$Mg3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2016年10月5日,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在分子層面研究“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領域有突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下列有關分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質(zhì)量體積都很小
B.水變成水蒸氣是因為分子體積變大
C.品紅在水中擴散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D.人類已經(jīng)能借助儀器觀測到分子是真實存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通過化學啟蒙學習,同學們對組成萬物的基本物質(zhì)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1)現(xiàn)有H、C、N、O、Cu四種常見的元素,請選用其中的元素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質(zhì)各一種(用化學式表示):
①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zhì)H2O;     ②含有銅元素的化合物CuO;
③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CO2;     ④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N2
(2)氫氣是理想的清潔高能燃料,以水為原料生產(chǎn)氫氣的方法有多種.
方法Ⅰ:電解水法.寫出電解水的符號表達式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方法Ⅱ:光解水法.我國科學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劑作用下,利用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水在通過并接觸催化劑表面時,分解的微觀過程用示意圖表示如下:(“○”表示氫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催化劑).

則水分解微觀過程的正確順序是①④②⑤③(填數(shù)字序號).上述變化過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填粒子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回答下列問題:
(1)用化學用語填空:
?2個鐵原子2Fe;?4個硫酸根離子4S${{O}_{4}}^{2-}$;
?液態(tài)氫H2; 正三價的鋁元素$\stackrel{+3}{Al}$;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zhì)N2
(2)指出下列符號或數(shù)字的含義:
3H2O中“3”表示水分子的個數(shù)是3個;“2”表示一個水分子中氫原子的個數(shù)是2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生生物在水中生存需要消耗氧氣,因氧氣極易溶于水
B.城市美麗的霓虹燈,因為稀有氣體在通電時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
C.氮氣常用作保護氣,因為其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
D.空氣里氮氣、氧氣等分子均勻地混合在一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中央電視臺曾熱播的大型記錄片《水問》,向人們說明了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基,是人類最寶貴的自然資源,喚起人們關心水、愛護水、節(jié)約水的意識.請解答下列有關水的問題:
(1)水廠常用明礬凈水,其作用是使水中的懸浮雜質(zhì)凝聚而沉降;
(2)常用肥皂水來區(qū)分硬水和軟水,生活中一般可用加熱煮沸方法將硬水軟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常溫下,小新用白糖制了兩杯糖水,一杯已達到飽和,另一杯沒飽和,放在一起搞混了,為了分清那一杯是飽和的,他進行了如下操作,其中能達到目的是(  )
A.各加少量冷水B.各加少量白糖C.各加少量熱水D.分別進行攪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