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稀硫酸中加入下列物質,溶液的pH沒有明顯變化的是
A.鐵B.氧化銅C.氯化鋇D.氫氧化鈉
C

試題分析:A選項鐵能與硫酸反應溶液的pH明顯變化;B選項氧化銅能與硫酸反應溶液的pH明顯變化;C選項氯化鋇能與硫酸反應,同時生成鹽酸,溶液的pH沒有明顯變化;D選項氫氧化鈉能與硫酸反應溶液的pH明顯變化,故答案選擇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一些物質在常溫下的近似pH如下表:
物質
血漿
胃液
正常雨水
葡萄汁
pH
7.35~7.45
0.9~1.5
≈5.6
3.5~4.5
下列有關上述四種物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有葡萄汁顯酸性                    B.只有血漿顯堿性
C.正常雨水顯中性                      D.胃酸過多的人應多飲用葡萄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區(qū)別下列物質方法可行的是
A.用肥皂水區(qū)別硬水與軟水
B.用酚酞試液區(qū)別氯化鈉溶液與鹽酸
C.用燃著的木條區(qū)別一氧化碳與甲烷
D.用導電性實驗區(qū)別氯化鈉溶液和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4分)
沐溪學校的環(huán)保小組準備調查研究紙廠附近的水源污染狀況,進行下列實驗:
(1)你認為在設計方案時擬定的水樣采集點應為   
A.上游居民區(qū)用水處             B.下游居民區(qū)用水處 
C.造紙廠排污處                 D.三處都選
(2)如果測得紙廠向沐溪河中排放廢液的pH為8,則廢液呈   性,該污水中不可能含有大量的離子是   。
A. H+ B.OH-  C.Na+  D.CO32-
(3)如果用下列方法判斷廢液的酸堿性,得出的結論中錯誤的是   。
A.滴入無色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則該廢液顯堿性
B.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藍色,則該廢液顯堿性
C.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溶液無明顯變化,則該廢液顯堿性
D.用試管取廢液少許,滴入硫酸銅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則該廢液顯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NaCl + CO2 + NH3 + H2O = NaHCO3↓+ 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堿法”的重要反應。下面是4位同學對該反應涉及的有關知識發(fā)表的部分見解。其中不正確的是
A.甲同學說:該條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較小
B.乙同學說: NaHCO3不是純堿
C.丙同學說:析出NaHCO3固體后的溶液中只含氯化銨和氯化鈉
D.丁同學說:從該反應可以獲得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所對應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A.干冰—制冷劑B.氯化銨—氮肥
C.氮氣—保護氣D.氫氧化鈉—食品干燥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氧化銅礦石含有CuO、Cu2(OH)2CO3和Fe2O3,還含有一些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其他雜質。銅、鐵是畜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某飼料廠聯(lián)合生產硫酸銅和硫酸鐵工藝流程如下:(提示:溶液中當pH=3.8時硫酸鐵全部轉化為Fe(OH)3沉淀,pH=6.4時硫酸銅全部轉化為Cu(OH)2沉淀)

(1)氧化銅礦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   。
(2)寫出“酸浸”中Cu2(OH) 2CO3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中和/過濾”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   
(4)上述工藝流程中多處涉及“過濾”,實驗室中過濾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儀器有   。
(5)Fe(OH)3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6)“烘干粉碎”的實驗結果如表所示。   

表中,m為CuSO4·5H2O晶體的質量,x為干燥后所得晶體中結晶水的個數(shù)。據(jù)此可確定由CuSO4·5H2O脫水得流程中所示產品的適宜工藝條件分別為   、   (分別指出溫度和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玻璃儀器常附著難清洗的物質,下列清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內壁有碳酸鈣的試管用稀鹽酸清洗
B.內壁有碘的試管用酒精清洗
C.內壁有鐵銹的試管用氫氧化鈉溶液清洗
D.內壁有植物油的試管用洗潔精清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為了區(qū)別氫氧化鈉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四組實驗方案,其中能達到目的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