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氧氣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廣泛,并不斷循環(huán)轉化.請回答以下問題:
(1)如圖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環(huán)示意圖.從①~⑥中選擇序號填空,產生氧氣的有③⑥.

(2)鐵生銹、動植物的呼吸是(填“是”或“不是”)緩慢氧化.
(3)2012年2月,國務院同意發(fā)布新修訂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增加了PM2.5監(jiān)測指標,PM2.5是用來監(jiān)測空氣中下列哪項含量的④(填序號).
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④可吸入顆粒物
(4)下列措施中不能降低空氣中PM2.5的是a(填字母).
a、戴口罩     b、禁止焚燒秸稈     c、植樹造林
(5)將沸點不同的氣體分離開來,常采用液化分離法.如,控制溫度在-183℃時,可將空氣中氮氣(N2)與氧氣(O2)分離.根據(jù)下表中物質的沸點判斷,要將產物氨氣(NH3)與N2、氫氣(H2)分離開來,最適宜的溫度應該控制在-33.35℃.
物質H2N2O2NH3
沸點-252℃-195.8℃-183℃-33.35℃
工業(yè)上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該過程屬于物理(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分析 (1)根據(jù)氧氣的來源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進行解答;
(2)根據(jù)鐵生銹、動植物的呼吸是緩慢氧化進行解答;
(3)根據(jù)PM2.5是用來監(jiān)測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含量進行解答;
(4)根據(jù)降低可吸入顆粒物的措施進行解答;
(5)根據(jù)氨氣和氫氣的沸點以及工業(yè)上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中沒有新物質生成進行解答.

解答 解:(1)氧氣的來源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有動植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燒、金屬銹蝕等,故產生氧氣的有③⑥;
(2)鐵生銹、動植物的呼吸是緩慢氧化;
(3)PM2.5是用來監(jiān)測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含量,故選④;
(4)降低可吸入顆粒物的措施有:禁止焚燒秸稈和植樹造林,而戴口罩不能降低空氣中PM2.5;
(5)氨氣和氫氣的沸點分別為-33.35℃和-252℃,所以要將產物氨氣(NH3)與N2、氫氣(H2)分離開來,最適宜的溫度應該控制在-33.35℃;工業(yè)上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答案為:(1)③⑥;(2)是;(3)④;(4)a;(5)-33.35;物理.

點評 本題考查自然界氧氣的循環(huán),屬于基礎題,解題時要注意:氧氣是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且氧氣既有利也有弊,要一分為二的看待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生活離不開化學,下列選項中合理的是(  )
A.發(fā)現(xiàn)液化氣泄漏立即打開排氣扇
B.服用含有氧化鋁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癥
C.為防止菜刀生銹,在其表面涂一層鹽水
D.食用甲醛浸泡的海產品,可提高人體免疫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在反應2Mg+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中鎂、氧氣、氧化鎂的質量比為( 。
A.48:32:80B.24:32:40C.24:32:64D.24:32: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對于化學方程式A+B═C+D,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A和C為單質,B和D為化合物,則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B.若C和D為鹽和水,則該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A和B的質量比一定等于C和D的質量比
D.若取A、B各5克使其反應,則C和D的質量總和一定等于1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某班同學用如圖裝置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先用彈簧夾夾住乳膠管.點燃紅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廣口瓶內水面變化情況.實驗完畢,甲同學的廣口瓶內水面上升明顯大于瓶內空氣體積的$\frac{1}{5}$,乙同學的廣口瓶內水面上升明顯小于瓶內空氣體積的$\frac{1}{5}$.下列對這兩種現(xiàn)象解釋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學可能沒夾緊彈簧夾,紅磷燃燒時瓶內部分空氣受熱從導管逸出;
②甲同學可能沒塞緊瓶塞,紅磷熄滅冷卻時外界空氣進入瓶內;
③乙同學可能使用紅磷的量不足,使瓶內氧氣沒有消耗完;
④乙同學可能插入燃燒匙太慢,塞緊瓶塞之前,瓶內部分空氣受熱逸出.
A.只有①③B.①②③④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生活中,下列物質的用途與化學性質無關的是( 。
A.用氮氣保存食品B.用擦酒精的方法給發(fā)熱病人降溫
C.用焦炭冶煉金屬D.用小蘇打蒸饅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類推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類推結論錯誤的是(  )
①CO能與Fe2O3反應生成Fe,CO也能與CuO反應生成Cu
②NaOH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Cu(OH)2也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③有機化合物含碳元素,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機化合物
④通常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夠成的,所以鹽中一定不含金屬離子
⑤堿溶液呈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變紅,則呈堿性的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
A.②④⑤B.①②⑤C.①④⑤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元素周期律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認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是8;
(2)鎂元素與硫元素的最本質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不同;
(3)圖表示的是(寫粒子符號)Ca2+;
(4)從表中我發(fā)現(xiàn)如下規(guī)律:
①原子序數(shù)與元素原子核電荷數(shù)在數(shù)值上相等;②每一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一種固體物質受熱變成氣體,下列關于此變化判斷正確的是( 。
A.一定放出熱量B.不可能是分解反應
C.一定是化學變化D.可能是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