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兩種溶液混合后能發(fā)生化學反應,且溶液的總質量不會發(fā)生變化的是 ( )

A. 氫氧化鉀溶液和硫酸溶液 B. 碳酸鈉溶液和稀鹽酸

C. 食鹽溶液和稀硝酸 D. 三氯化鐵溶液和燒堿溶液

【答案】A

【解析】A、氫氧化鉀溶液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鉀和水,質量不變,故正確;B、碳酸鈉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質量減小,故錯誤;C、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溶液和稀硝酸不發(fā)生反應,故錯誤;D、三氯化鐵溶液和燒堿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質量減小,故錯誤。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屬于需要吸收外界的能量后才能進行化學變化的是(

A.水變成水蒸氣 B.光合作用 C.電池放電 D.蘋果腐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
(1)下列服裝所使用的材料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序號).
(2)人們通過食物獲取各種營養(yǎng)素.水果和蔬菜富含的營養(yǎng)素是 , 該營養(yǎng)素可以起到調節(jié)新陳代謝等作用.
(3)二氧化鈦(TiO2)可制作用于家裝的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價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5月7日在南京丟失的放射源銥﹣192,于5月10日安全回收.銥﹣192是高危放射源,會危害人體健康.據(jù)如圖判斷,有關銥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銥元素是非金屬元素
B.銥的元素符號是Ir
C.銥原子的原子序數(shù)為77
D.銥元素的相對原子量為19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混合,反應后溶液總質量比反應前溶液總質量增加的是

A. H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 B. H2SO4溶液和BaCl2溶液

C. 鹽酸溶液和CaCO3 D. 鹽酸溶液和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符號中的數(shù)字表示的意義不正確的是(
A.NO2:“2”表示一個二氧化氮分子含有兩個氧原子
B.2Na:“2”表示兩個鈉元素
C. :“+2”表示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D.2OH:“2”表示兩個氫氧根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用右下圖裝置進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燃燒、冷卻后打開止水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體積的70%.

(1)圖A儀器的名稱是 , 燃燒、冷卻后打開止水夾,水能進入集氣瓶的原因是
(2)如果鎂條只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則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最多不超過其容積的
(3)現(xiàn)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其容積的70%,根據(jù)空氣的組成可推出減少的氣體中有氮氣.
發(fā)現(xiàn)問題:氮氣是怎樣減少的呢?
假設一:氮氣與鎂條反應而減少.
假設二:
(4)查閱資料:鎂條在氮氣中能燃燒,產物為氮化鎂(Mg3N2)固體.其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或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課本上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實驗(如圖1所示),但測出的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明顯小于 .請你參與探究:

【提出問題】造成誤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進課本上的實驗裝置?
【查閱資料】1.紅磷、白磷的一些性質如表:

顏色、狀態(tài)

熔點/℃

著火點/℃

密度/(g/cm3

紅磷

暗紅色固體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黃色固體

44.1

40

1.82

銅在加熱時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
【猜想與假設】
甲同學:可能是導管內原含有空氣,后來留有吸入的水,影響實驗的準確性.
乙同學:可能是瓶內殘留氣體中還有氧氣.
(1)你還能作出的猜想是
(2)【交流與討論】
丙同學認為用木炭代替紅磷,就可以消除誤差,你認為他的猜想 ,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3)他們利用金屬的導熱性,對課本上的實驗裝置進行了圖2所示的改進(其他儀器忽略).
①甲同學提出應把紅磷換為白磷,理由是
②與課本上的實驗裝置相比較,該裝置的一個優(yōu)點是

(4)【探究與反思】
為了驗證乙同學的猜想,將銅粉放在殘余氣體中加熱,觀察到銅粉變黑色,證明乙同學的猜想(填“合理”或“不合理”)
(5)大家用改進的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進行實驗,待玻璃管冷卻、管內白色的煙幕消失時,左玻璃管內的液面上升了格,得到了較準確的結果.此時應該怎么操作后才能讀取左管液面的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t1℃時,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xiàn)象如圖1所示.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
(1)燒杯②中的上層清液是否達到飽和狀態(tài)?(填“是”“否”或“無法判斷”);
(2)燒杯①中溶解的溶質是(寫名稱或化學式);
(3)將t1℃時50g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稀釋成10%的溶液,需加水g;
(4)關于圖1中燒杯內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燒杯①內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燒杯②內上層清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B.蒸發(fā)一定量的水,兩燒杯中都一定有固體析出
C.將燒杯①內溶液倒入燒杯②中,充分攪拌后,燒杯中一定還有剩余固體
D.將溫度升高到t2℃,兩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不考慮水的蒸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