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已知某原子的實際質量為Mg,又知C-12原子的質量為Ng,該原子的中子數(shù)是P,則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 。
A.12M+PB.12N+PC.$\frac{12M}{N}$+PD.$\frac{12M}{N}$-P

分析 根據(jù)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frac{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一種碳原子質量×\frac{1}{12}}$,結合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已知某原子的實際質量為Mg,又知C-12原子的質量為Ng,則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frac{Mg}{Ng×\frac{1}{12}}$=$\frac{12M}{N}$,該原子的中子數(shù)是P,由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則其核內質子數(shù)為$\frac{12M}{N}$-P;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則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frac{12M}{N}$-P.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frac{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一種碳原子質量×\frac{1}{12}}$、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有以下兩個實驗.甲:往盛有少量石灰石的試管里加入稀鹽酸;乙:試管中放置的固態(tài)二氧化碳,常溫下極易變成氣態(tài)二氧化碳.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過程中,燒杯中均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2)這兩個實驗中,都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但從物質變化的角度分析,兩個試管中發(fā)生的反應的本質不同,原因是甲試管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乙試管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圖象與對應的敘述相符合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B.
等質量的鐵片、鋁片分別與足量且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稀硫酸反應
C.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斷加鋅粉
D.
向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實驗設計的嚴密性、操作的規(guī)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影響實驗結果.
(1)研究酶的催化作用可能會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小柯設計如下探究:取試管3支,編號,按下表分別加入試劑,搖勻,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鐘后取出,冷卻后分別加入碘液3滴,觀察其顏色變化.
編號0.25%淀粉溶液(ml)蒸餾水(ml)1%NaCl
溶液(ml)
1%CuSO4
溶液(ml)
唾液溶液(ml)加入碘液3滴后現(xiàn)象
131--1不變藍
23-1-1不變藍
33--11變藍色
在看了小柯的設計及實驗后,同桌的小溫認為憑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證明小柯的猜想.小溫提出應該將實驗中的CuSO4溶液更換成CuCl2溶液 才更有說服力.如果你也同小溫一起探究,你還可以建議小柯做怎樣的更換?將NaCl溶液換成Na2SO4溶液;.
(2)小柯同學按照課本上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實驗(如圖1所示),但測出的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明顯小于$\frac{1}{5}$.他們對課本上的實驗裝置進行了圖2所示的改進(其他儀器忽略).小溫同學提出應把圖2紅磷換為白磷,理由是白磷的著火點比紅磷低,容易被點燃.
(3)小柯用如圖3裝置實驗,在燒瓶底部放入MnO2,打開分液漏斗注入雙氧水,燒瓶內立刻產(chǎn)生大量氣泡,過一會兒發(fā)現(xiàn)打開活塞的分液漏斗內的液體靜止了片刻漏斗末端出水不暢,請你解釋原因燒瓶內雙氧水分解快,瓶內氣壓大導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用來測定空氣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圖1所示的是小明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來測定氧氣在空氣中含量的方法.實驗過程是:

第一步:將集氣瓶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
第二步: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第三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xiàn)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中原空氣總體積的$\frac{1}{5}$.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面的實驗同時證明了氮氣有不可燃、不助燃、比較穩(wěn)定 的化學性質.
(2)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集氣瓶中原空氣總體積的$\frac{1}{5}$,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寫一條)紅磷量不足、裝置氣密性不好、未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紅磷中含有能燃燒生成其他氣體的雜質.
(3)上述實驗中的紅磷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原因是:木炭和硫燃燒生成的CO2、SO2與消耗的氧氣的體積相等,木炭和硫燃燒前后集氣瓶內的壓強不變
(4)改進后的裝置如圖2的優(yōu)點不需酒精燈點燃紅磷,節(jié)約能源(或不需打開瓶塞點燃紅磷造成裝置漏氣,實驗誤差小)
(5)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由多種氨基酸構成,是復雜的相對分子質量巨大的物質.α-丙氨酸是組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之一,如圖是α-丙氨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圖,據(jù)此回答:
(1)α-丙氨酸屬于有機物(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2)α-丙氨酸由四種元素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用化學符號表示
(1)3個鉀原子3K
(2)2個氮分子2N2
(3)氦氣He
(4)Cl-
(5)碳酸根離子CO32-
(6)4個鈉離子4Na+
(7)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Al
(8)氯化亞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stackrel{+2}{Fe}$Cl2
(9)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H2O
(10)參與植物進行呼吸作用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化學研究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請你協(xié)助完成相關任務.
【研究課題1】探究水壺內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閱資料】(1)天然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離子,在加熱條件下,這些離子趨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質--水垢(主要成分為碳酸鹽和堿).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質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物  質Ca(HCO32Mg(HCO32Ca(OH)2Mg(OH)2CaCO3MgCO3[來源:]
溶解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不溶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設計方案】
(1)甲同學在燒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適量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入Na2CO3溶液,如果沒有白色沉淀,說明水垢中無Ca(OH)2(填化學式).
(2)乙同學設計了如圖2實驗裝置,進一步確定水垢中含有碳酸鹽的成分.

其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按圖1組裝儀器,將50g水垢試樣放入錐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鹽酸.
②待錐形瓶中不再產(chǎn)生氣泡時,打開活塞b,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一定量的空氣,使裝置內的氣體緩緩通過后面的裝置.
③稱量D瓶內物質增加的質量;
④重復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瓶內物質質量不變.
測量滴加稀鹽酸體積與D瓶內物質增加質量的關系如圖3曲線所示;
【思考與評價】(1)當水中含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煮沸
(2)A瓶中的NaOH溶液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3)若50g水垢全部是碳酸鈣,則最終應該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質量是22克
(4)一般情況下,兩種不同金屬形成的碳酸鹽與足量鹽酸反應時,若兩金屬的化合價相同、兩種鹽的質量相同,則相對分子質量小者放出的氣體多.
分析曲線圖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化學式)理由是:水垢中只有碳酸鈣時只生二氧化碳質量是22克,實際生成CO2的質量是24g,大于22g,所以水垢中一定含有碳酸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物質中,最理想的能源是( 。
A.天然氣B.氫氣C.酒精D.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