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水的作用不可忽視。下圖中三個實驗分別用到水。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實驗A中用水做溶劑,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實驗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集氣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實驗C中,燒杯中的水被壓入集氣瓶的原因是_________。實驗結(jié)東后,如發(fā)現(xiàn)壓入集氣瓶內(nèi)的水不足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寫出一條即可)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高錳酸鉀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實驗小組對高錳酸鉀的某些性質(zhì)進行研究。
Ⅰ.不穩(wěn)定性
(1)如右圖所示進行實驗,KMnO4受熱分解產(chǎn)生O2。
(2)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O2的原因是______。
(3)分解31.6克高錳酸鉀可以產(chǎn)生氧氣的質(zhì)量是_________。
Ⅱ.腐蝕性
(查閱資料)KMnO4溶液呈中性、有腐蝕性。
(進行實驗)
實驗1:將新鮮雞皮在不同濃度的KMnO4溶液中浸泡相同時間,現(xiàn)象如下表。
KMnO4溶液濃度 | 0.002% | 0.01% | 0.1% | 1% |
雞皮的變化 | 無明顯變化 | 邊緣部分變?yōu)樽攸S色 | 全部變?yōu)?/span> 棕色 | 全部變?yōu)?/span> 黑色 |
實驗2:將銅片分別浸泡在4種溶液中進行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
(解釋與結(jié)論)
(4)實驗1的目的是_______。
(5)實驗2中,通過對比②和④,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
(6)實驗2中,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對銅才有腐蝕性”的結(jié)論,需要對比______(填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潛水艇里要配備氧氣的再生裝置,以保證長時間潛航。有以下幾種制取氧氣的方法:
①加熱高錳酸鉀 ②用二氧化錳分解過氧化氫 ③常溫下過氧化鈉固體(化學式為Na2O2)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
(1)寫出方法①和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2)事實證明最適合在潛水艇里制氧氣的是方法是③,與其它兩種方法相比,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____(填序號)。
A. 無需加熱,常溫下就可自動完成,使用方便
B. 能將人呼吸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轉(zhuǎn)變?yōu)楹粑璧难鯕?/span>
C. 生成等質(zhì)量的氧氣,藥品用量少
D. 生成物沒有毒,不污染環(huán)境
探究一:某同學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產(chǎn)生氧氣。
(查閱資料)已知過氧化鈉是一種淺黃色固體粉末,過氧化鈉還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方程式為:2Na2O2 + 2H2O == 4NaOH + O2↑。
(3)A是二氧化碳氣體的發(fā)生裝置,裝配該裝置時,應選用的儀器除帶導管的雙孔橡皮塞外,還需要的儀器有(填名稱,從圖2中選擇)_____、_____。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4)用圖1中裝置D所示的方法收集氧氣,其依據(jù)是_______;檢驗D裝置試管內(nèi)收集到的氣體是否是氧氣的方法是_________。
(5)B中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石灰水的作用是①觀察氣體的流速,②判斷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何時完全反應, ③_____________。
(6)你認為該方案_______(填“能”或“不能”)證明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理由是_______。
探究二:小紅同學利用過氧化鈉能和水反應的原理來測定Na2O2的純度并用所得的氧氣來確定某物質(zhì)的組成
(實驗步驟):
①稱取20g樣品置于裝置中(整個裝置的質(zhì)量為45g)。
②一次性加入20mL蒸餾水后將裝置放置在電子天平上,觀察顯示數(shù)字的變化,并記錄(數(shù)據(jù)見下表)。
③進行計算。
時間/s | 60 | 120 | 180 | 240 | 300 |
天平示數(shù)/g | 83.82 | 82.43 | 82.15 | 81.80 | 81.80 |
(7)裝置中干燥劑的作用是______;如果沒有干燥劑,測定結(jié)果會_____(選填“偏大”、“ 偏小”、“ 不變”)。
(8)取一定質(zhì)量的某物質(zhì)在上述所得的氧氣中完全燃燒測得生成二氧化碳4.4克和水1.8克,通過計算確定該物質(zhì)中各元素的原子的個數(shù)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檸檬酸是一種重要的有機酸,又名枸櫞酸,無臭,有很強的酸味,易溶于水。其它的化學式是C6H7O8,關(guān)于檸檬酸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檸檬酸中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的個數(shù)比為6:7:8
B. 每個檸檬酸分子中質(zhì)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一定相等
C. 檸檬酸分子中含有21個原子核
D. 檸檬酸能與鐵銹反應,因而能夠去除鐵制水壺里的銹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分類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
初中化學有許多實驗,有的實驗側(cè)重于觀察和描述,屬于觀察和描述型實驗;有的實驗側(cè)重于對一個問題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系統(tǒng)探究,屬于問題探究型實驗。據(jù)此可將實驗B與實驗①_____歸為一類。分類的依據(jù)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 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 酸、堿與指示劑作用 | 鐵制品銹蝕的條件 |
A | B | C | D |
(2)在九年化學書附錄I部分,酸、堿、鹽的溶解性表中,有些物質(zhì)溶解性用“—”表示,說明該物質(zhì)不存在或遇到水就會發(fā)生“水解”反應。
例如碳酸鋁遇水就會發(fā)生“水解”反應:Al 2(CO3)3+ 3H2O==2Al(OH)3↓ + 3CO2↑,據(jù)此信息請同學們寫出碳酸鐵(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與碳酸鋁中鋁元素的化合價相同)“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過程中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guān)敘述、對應的方程式,所屬基本反應類型都正確的是( )
A. 用稀硫酸洗去附著在試管壁上的銅:Cu + H2SO4 CuSO4 + H2↑ 置換反應
B. 工業(yè)制取生石灰的反應: CaCO3 CaO +CO2↑ 分解反應
C. 醫(yī)療上用氫氧化鎂中和過多胃酸: Mg(OH)2 + 2HCl = MgCl2 + H2O 中和反應
D. 用氫氧化鈉溶液除去二氧化硫: 2NaOH + SO2 = Na2S04 + H2O 氧化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現(xiàn)有氯酸鉀、過氧化氫溶液、大理石、稀鹽酸、火柴及以下儀器:
(1)若補充種儀器_____(填名稱)可以制取氣體A。若補充一種藥品____(填化學式),還能制取另一種氣體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2)在收集氣體B之前要先將集氣瓶內(nèi)盛滿水,并用玻璃片先蓋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________把盛滿水的集氣瓶連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內(nèi)。停止加熱時,需先把導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滅酒精燈,防止因停止加熱后試管內(nèi)___________,壓強________,在壓強差的作用下,水槽里的水倒流炸裂試管。
(3)如圖是小蕭同學繪制的用上述藥品制取氧氣的裝置圖,請幫助她補充完整。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華在某商店購買了一種氮肥(NH4NO3),下圖是該化肥包裝袋上的部分說明:
(1)該氮肥由__種元素組成,其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_____。
(2)該氮肥中氮元素與氫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_______________。
(3)通過相關(guān)計算(要有過程)確定這袋氮肥是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據(jù)此數(shù)據(jù),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在20℃—30℃溫度范圍內(nèi)會相交
B. 在60℃時,KNO3的飽和溶液105g加入95g水后,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7.5%
C. 在20℃時,NaCl和KNO3固體各35g分別加入兩只各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均不能形成飽和溶液
D. 從含有少量NaCl的KNO3飽和溶液中得到較多的KNO3晶體,通?刹捎美鋮s熱飽和溶液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