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如圖為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裝置:

(1)紅磷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

(2)紅磷熄滅,裝置冷卻到室溫后,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3)該實驗設計依據(jù)的N2的性質有________。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能源與環(huán)境已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
(1)人類目前主要依賴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其主要成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
(2)煤燃燒排放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根源.
(3)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與較粗的可吸入顆粒物相比,PM2.5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huán)境質量的影響更大,以下途徑中,產生PM2.5的相對較多的是a(填字母編號).
a.汽車尾氣 b.道路塵土 c.煤炭不完全燃燒排放出炭粒
(4)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目前已采取將煤氣化的措施,此過程可看作是碳和水反應生成分子個數(shù)比為1:1的可燃性氣體.請將其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C+H2O$\frac{\underline{\;高溫\;}}{\;}$C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西省欽州地區(qū)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以下是某些同學在“測定土壤酸堿性”實驗中的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

A. 加土壤顆粒 B. 加水溶解 C. 振蕩試管 D. 用玻璃棒蘸取清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7屆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與水的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生成的兩種物質都屬于單質

B.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C.分子是由原子結合而成的

D.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7屆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實驗裝置中不能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大興區(qū)九年級下學期一;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高錳酸鉀是一種市場前景很好的無機化工產品,以下是工業(yè)液相生產高錳酸鉀的流程簡圖。

(1)圖中含錳元素的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寫化學式)。

(2)氧化反應器中,熔融物從上部加入,空氣由下部通入,其目的是_______;該設備中發(fā)生反應的物質為________。

(3)電解槽中反應前后的化合價發(fā)生改變的元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大興區(qū)九年級下學期一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化石燃料是人類目前使用的最主要的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天然氣。

(2)工業(yè)上,煤炭燃燒前進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大興區(qū)九年級下學期一;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一種氧原子,原子核內含有8個質子和10個中子,則該氧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

A.2 B.8 C.10 D.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qū)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將宏觀、微觀及化學符號聯(lián)系在一起是化學學科的特點。請根據(jù)要求填空:

(1)下圖是一氧化碳與氧氣反應的微觀模型圖,請在下圖第1個方框中畫出相應的微粒模型,完成該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圖中表示氧原子,Ο表示碳原子)。

_______

(2)將稀鹽酸逐滴滴入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物質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請回答:

上圖表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反應進行到B圖中,燒杯中溶液的pH_______(選填“>”“<”或“=”)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