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6.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是初中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 />①用酒精燈火焰的外焰給試管中液體加熱,用燈帽蓋滅熄滅酒精燈.
②用試管夾夾持試管給物質加熱時,試管內液體的體積一般不得超過試管容積的$\frac{1}{3}$,加熱時,試管口不能朝著自己或他人.
③某同學量取食鹽水,讀數時量筒平放在桌上且面對刻度線,當視線仰視讀數為38mL,其正確的體積應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8mL.

分析 ①根據酒精燈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
②根據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的方法進行分析;
③根據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進行分析.

解答 解:①用酒精燈火焰的外焰給試管中液體加熱,用燈帽蓋滅熄滅酒精燈.
②用試管夾夾持試管給物質加熱時,試管內液體的體積一般不得超過試管容積的$\frac{1}{3}$,加熱時,試管口不能朝著自己或他人.
③某同學量取食鹽水,讀數時量筒平放在桌上且面對刻度線,當視線仰視讀數為38mL,其正確的體積應大于38mL.
故填:①外焰;燈帽;②$\frac{1}{3}$;自己或他人;③大于.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如圖,是幾種常見的實驗裝置.

(1)指出儀器名稱:甲試管;乙集氣瓶;丙水槽;丁長頸漏斗.
(2)如果用A裝置加熱固體制取氧氣,請指出其中的錯誤:試管口向上.
如果要收集干燥的氧氣,通?蛇x用上述裝置中的C(填序號);如果某同學用F裝置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則收集時氣體應從導管口的b端(填“a”或“b”)通入.
(3)實驗室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把點燃的木條放在瓶口,火焰熄滅,證明已滿.
(4)要鑒別氧氣和二氧化碳,可選擇ABC.
A.紫色石蕊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燃著的木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除去雜質(少量)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物  質所含雜質除去雜質的方法
A滴加適量硝酸銀溶液
B氯化鉀溶液碳酸鉀滴加過量硝酸鋇溶液,過濾
C硫酸鈉溶液硫酸銅滴加適量氫氧化鉀溶液,過濾
D二氧化碳氣體氯化氫氣體將氣體依次通過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濃硫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有一溶液X,分別滴加到盛有氯化鋇、氫氧化鈉、氯化鈉溶液的試管中,出現的現象如表,則溶液X是( 。
試管中盛放物質氯化鋇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
現象出現白色沉淀出現藍色沉淀無明顯現象
A.H2SO4溶液B.Na2CO3溶液C.CuCl2溶液D.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有一塊表面被氧化的鎂若干克與100g、質量分數為14.6%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產生0.2g氣體.求:
(1)原混合物中鎂元素的質量分數;
(2)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下列物質的化學符號書寫不正確的是( 。
A.氧化鐵:Fe2O3B.2個氧分子:2O
C.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H2D.碳酸鈉:N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物質的組成、結構及變化是化學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
(1)如圖1所示是從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四種元素的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C元素的一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為它屬于金屬元素(填“金屬元素”或“非金屬元素”或“稀有氣體元素”),該微粒的符號為Al3+;
②由B與D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NaCl.
(2)在一密閉容器內有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和一種未知物W,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
物   質氧  氣二氧化碳水蒸氣W
反應前質量/g501123
反應后質量/g24528x
①X的數值為0.
②W中含有的元素是碳、氫、氧.
(3)如圖2所示是工業(yè)上制備氫氣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C(填字母序號).
A.反應前后,分子個數不變
B.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
C.該反應中共涉及兩種單質和三種化合物
D.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某同學發(fā)現保溫瓶中有一層淡黃色的水垢,據悉,該地區(qū)的水垢中除了碳酸鈣外,無其他鹽類.他想探究還有沒有其它物質,于是他收集水垢后經低溫烘干進行下列實驗:

(1)取2.5g水垢按圖甲中的A裝置高溫加熱充分反應(已知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產生的氣體依次通過B、C裝置,實驗后發(fā)現C裝置中氫氧化鈉溶液增加了0.88g.
①B裝置中的濃硫酸是用來吸收反應中產生的水蒸氣,這是利用了濃硫酸的吸水性.
②該水垢所含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80%.
(2)按圖乙所示的方法來實驗,結果發(fā)現澄清石灰水沒有變渾濁,原因是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與氫氧化鈣反應(或濃鹽酸有揮發(fā)性,產生的沉淀被鹽酸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A-F是初中化學中幾種常見的單質或化合物,已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常溫下B、C為氣體,D、F均為無色液體,都由兩種相同的元素組成,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1)B物質固態(tài)時的名稱是干冰
(2)E、F的化學式分別是CO、H2O2
(3)寫出D→C的化學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4)若E→B的反應現象之一是紅色粉末變成黑色,則化學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