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甲、乙、丙是三個實驗的示意圖,根據(jù)圖中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及化學反應原理,進行總結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
(1)所發(fā)生的三個反應有多個共同的特點.請寫出符合題意的兩個特點①都是化合反應、②反應都放出大量熱;
(2)進行丙實驗時,集氣瓶內(nèi)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燃燒形成的高溫熔融物炸裂瓶底;
(3)寫出乙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

分析 (1)碳、磷、鐵和氧氣反應都是化合反應、氧化反應,都放出大量的熱,反應條件都是點燃等.
(2)只有熟悉鐵絲燃燒的注意事項,才能作出正確的解答.
(3)只有熟悉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就能寫出正確的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解答 解:(1)碳、磷、鐵和氧氣反應有許多共同的特點,例如反應類型方面、是否放熱方面、反應條件方面.
①、都是化合反應.
②、都是氧化反應.
③、反應都放出大量熱.
④、反應條件都是點燃等.
(2)該實驗中瓶底放少量的水或鋪一層細沙的作用是防止燃燒形成的高溫熔融物炸裂瓶底.
(3)磷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
故答案為:
(1)①都是化合反應.
②反應都放出大量熱.
(2)防止燃燒形成的高溫熔融物炸裂瓶底;
(3)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

點評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充分理解反應類型、反應現(xiàn)象等方面的知識,熟練掌握各種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用元素符號填空
(1)2個氧分子2O2;
(2)正二價的鎂元素$\stackrel{+2}{Mg}$;
(3)4個氫氧根離子4OH-;    
(4)干冰CO2;
(5)7個氮原子7N;
(6)1個氫離子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馬英同學取某地石灰石樣品12g進行測定實驗,現(xiàn)將100g稀鹽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樣品中(雜質(zhì)不溶于水也不參與反應),充分反應后測得生成氣體的總質(zhì)量如表所示: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加入稀鹽酸的質(zhì)量/g2020202020
生成氣體的總質(zhì)量/g1.12.2m4.44.4
試求:(1)m的值為3.3g
(2)求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實驗室利用如圖實驗裝置進行有關化學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儀器甲、乙的名稱:甲酒精燈,乙燒杯.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可選擇圖8中的A(填標號),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用充滿水的裝置C收集氧氣,則氧氣需從a (填“a”或“b”)端通入.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達式是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用裝置C收集二氧化碳,驗滿時,燃著木條應放在a (填“a”或“b”)端,檢驗二氧化碳的試劑是澄清石灰水.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實驗后的固液殘留物進行過濾、蒸發(fā)的操作訓練.
①對固液殘留物進行過濾,應選擇圖8中D(填標號)裝置,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②取上述少量濾液進行蒸發(fā),蒸發(fā)過程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液體因局部過熱而飛濺,析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zhì)是氯化鈣.
(5)實驗室需少量甲烷氣,可用加熱無水醋酸鈉與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氣的發(fā)生裝置應選用A(填字母)裝置;收集甲烷氣可選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由此推斷甲烷氣具有的物理性質(zhì)是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有關金屬材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鋁是人類最早利用的金屬材料
B.銅是年產(chǎn)量最高的金屬
C.銀是導電性最強的金屬,生活中常用來做導線
D.日常使用的金屬材料大多數(shù)是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等體積的甲、乙兩集氣瓶內(nèi)充滿空氣,燃燒匙內(nèi)分別盛有過量的紅磷和木炭,點燃使其充分反應,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
A.甲瓶沒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B.甲瓶中有水流入,且流入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體積的$\frac{1}{5}$
C.甲、乙兩瓶均有水流入
D.甲、乙兩瓶均無水流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將相等質(zhì)量的鋅粒(X)與鋅粉(Y)投入到相同體積相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足量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圖中能正確表示產(chǎn)生氫氣的質(zhì)量與反應的時間的關系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為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甲、乙兩位同學分別做了如圖兩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4P+5O2 $\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乙完成試驗后,發(fā)現(xiàn)天平指針向右偏轉(zhuǎn),原因是裝置是敞口的裝置,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從燒杯中逸出,總質(zhì)量減少.
(3)在化學反應前后,以下各項一定不會發(fā)生變化的是①②③.
①原子種類   ②元素種類   ③分子種類   ④物質(zhì)種類
(4)有上述兩位同學實驗可知,對于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化學反應,再進行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時,對反應裝置的要求是應在密閉條件進行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小紅同學想測定從家中帶來的一枚10.0g的久置生銹的鐵釘(除氧化鐵以外的雜質(zhì)忽略不計)中金屬鐵的含量,進行如圖1所示實驗探究:

小雨同學將以上實驗探究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如圖2所示.
請根據(jù)這兩位同學的實驗探究成果回答下列問題:
(1)氣體A的質(zhì)量是0.2g.
(2)溶液B中含陽離子是Fe2+、Fe3+(寫符號).
(3)該枚鐵釘中鐵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4)a的數(shù)值是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