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5.某同學稱量9.5克食鹽時,在稱量過程中,如果發(fā)現指針偏左,他應( 。
A.增加食鹽B.減少食鹽C.向左移動游碼D.向右移動游碼

分析 使用托盤天平稱量藥品時應遵循“左物右碼”,天平指針偏左,說明藥品質量大于砝碼質量,應減少藥品.

解答 解:使用托盤天平稱量的步驟是:調節(jié)天平平衡,調好砝碼和游碼,然后向左邊托盤添加食鹽,直至天平平衡;天平指針偏向左偏,說明食鹽的質量大于砝碼質量,應減少食鹽.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找到一包白色粉末.老師告訴他們:該白色粉末的成分可能是NaCl、Na2CO3、NaOH和無水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張南同學想探究白色粉末的組成成分,他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探究1】張南同學取白色粉末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充分振蕩后得到無色透明溶液,他能得出有關粉末成分的結論是(1)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銅;而后又向試管滴入無色透明溶液,觀察到(2)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現象,張南認為原粉末中含有NaOH,小崗同學認為張南同學的結論不正確,理由是(3)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都顯堿性,都能使無色酚酞變紅色,所以滴加酚酞溶液變紅色,無法證明一定是氫氧化鈉;
【實驗探究2】小崗同學取白色粉末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充分振蕩后得到無色透明溶液,再向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氯化鈣溶液,觀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產生,于是得出的結論原粉末中含有Na2CO3,張南同學同意小崗同學的結論.加入氯化鈣溶液時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4)CaCl2+Na2CO3=CaCO3↓+2NaCl;
【實驗探究3】張南同學取【實驗探究1】中滴入無色的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的試管,向其中滴加適量的氯化鈣溶液,若觀察到(5)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的現象,則可確定原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一定不含有NaOH.
【實驗探究4】小崗同學取【實驗探究2】中加入適量的氯化鈣溶液的試管,向其中滴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的現象,小崗由此得出原粉末中還含有氯化鈉,請對此結論做出評價(6)不正確,加入適量的氯化鈣溶液的試管中,氯化鈣和碳酸鈉反應會生成氯化鈉,加入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無法證明原粉末中含有氯化鈉;
【結論與總結】由上述張南和小崗的實驗對比總結得出,驗證溶液中含有(或可能含有)的物質時,在選擇試劑時應注意的問題是(7)引入可能存在的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在反應2A+3B=2C+D中,若24gA與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32gC和10gD.則A與B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 。
A.2:3B.4:3C.2:1D.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已知鎘(Cd)的金屬活動性與鐵、鋅相近,鎘元素在化合物中常顯+2價.
(1)細鐵絲在氧氣中點燃發(fā)生劇烈燃燒,化學方程式是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2)將鎘絲插入下列溶液有明顯現象的是②③(填序號);
①NaCl溶液、贖Cl溶液、跘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向一定量的鹽酸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到恰好完全反應,過濾,所得溶液的質量等于所加硝酸銀溶液的質量,則鹽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5.4%.
反應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1)實驗室取用藥品時,如果沒有說明用量,固體應蓋滿試管底部,液體取1--2ml,多取的藥品應該放到指定的容器中.
(2)量取一定量的液體藥品時,應將量筒放水平桌面上,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
刪掉保持水平,再讀出液體體積數.
(3)蒸發(fā)皿中的盛液量不宜超過其容積的$\frac{2}{3}$,熱的蒸發(fā)皿用坩堝鉗夾取,如需放在實驗臺上,下面應墊上石棉網.在蒸發(fā)過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是為了防止液體局部過熱造成液滴飛濺,當蒸發(fā)皿中有較多量固體時,即停止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某同學在實驗室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若要得到5.6g鐵,則實際通入反應裝置的一氧化碳的質量( 。
A.等于4.2gB.大于4.2gC.小于4.2g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某學習小組用相同的光亮鐵釘探究鐵生銹與哪些因素有關,設計的實驗如圖所示:
(1)一周后觀察:試管①和③中的鐵釘無明顯變化,試管②中的鐵釘明顯生銹.探究發(fā)現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鐵與氧氣和水直接接觸,其中鐵釘中的A、B、C三處中B處銹蝕最嚴重.
(2)沙漠地區(qū)的鐵制品銹蝕較慢的原因是沙漠地區(qū)空氣中的水份含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一定條件下,下列物質在密閉容器內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
ABCD
反應前質量/g02.27.90.9
反應后質量/g待測6.602.7
則反應后A的質量為1.7克;該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