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9年是“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150年前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制作出第一張元素周期表,為預測新元素的結構和性質提供了線索,如圖是九年級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nèi)容和鋁原子結構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
A 表中元素都是金屬元素
B硅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8.09
C 鋁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變成AI3+
D 鍺原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中子數(shù)
E 鋁原子最外層3個電子能量最高
(2)圖中空白處元素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_____,小明根據(jù)元素周期表預測該元素組成的單質(用R表示)與鋁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他的依據(jù)應是_____。R在空氣中被氧化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答案】BE 31 R元素與鋁元素位于同一縱行,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化學性質相似
【解析】
如圖所示,圖中有鋁、硅、鍺三種元素,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信息圖和鋁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
(1)A、表中鋁、鍺元素名稱都是“钅”字旁,是金屬元素,硅元素名稱是“石”字旁,是非金屬元素,A選項說法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B、硅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8.09,B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鋁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3,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變成,C選項說法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D、鍺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32,則質子數(shù)為32,中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73-32=41,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不相等,D選項說法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E、原子的核外電子分層排布,電子層的分布與電子所具有的能量有關,離核由近及遠,電子的能量由低到高,鋁原子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3個電子能量最高,E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選BE。
(2)由圖可知圖中空白處元素原子的質子數(shù)比鍺元素原子的質子數(shù)少1,即為32-1=31,小明根據(jù)元素周期表預測該元素組成的單質(用R表示)與鋁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他的依據(jù)應是R元素與鋁元素位于同一縱行,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化學性質相似。鋁元素在空氣中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鋁,鋁元素顯+3價,則R在空氣中被氧化,其氧化物中R顯+3價,化學式為,則R在空氣中被氧化的化學方程式是。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32g某可燃物在密閉容器中完全燃燒后,測得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關于該可燃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一定是氧化物 B. 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D. 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下圖所示的探究實驗,成功證明了“CO2在高溫下與炭(C)反應生成CO”。據(jù)圖完成下列各題。(提示:炭(C)和水蒸氣高溫下反應可生成CO和H2)
(1)寫出小寫字母所示儀器的名稱b_____、c_____。
(2)裝置C中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
(3)裝置D的作用是_____。
(4)該興趣小組的實驗裝置不完善,應該在A-B裝置之間增加一個裝置,該裝置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M的含義是_____。
(2)t3℃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
(3)某同學用圖2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若廣口瓶內(nèi)盛有t1℃丙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若使其變成飽和溶液(小燒杯中為蒸餾水,向小燒杯中加入適量物質a)則適量物質a是_____(填字母)。
A 硝酸銨 B 氫氧化鈉固體
(4)配制t3℃時210g甲的飽和溶液,需稱量_____g甲。
(5)將t2℃時等質量的甲、丙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時,所得溶液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
A 兩溶液仍為飽和溶液 B 兩溶液質量甲<丙 C 兩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已知白磷在40℃即燃燒,其燃燒現(xiàn)象及產(chǎn)物與紅磷的相同)
(實驗步驟)①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加熱粗銅絲,觀察現(xiàn)象;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裝藥品,將注射器活塞調整到合適位置,連接好儀器;④燃燒結束后,打開止水夾,觀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動情況。
(1)上述實驗步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檢查氣密性的方法是:打開彈簧夾,將注射器活塞向上拉到一定的刻度,松開手,若_____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通過粗銅絲來點燃白磷,是利用了銅的_____性,該實驗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不考慮銅與氧氣的反應).
(3)實驗過程中可以觀察到注射器活塞_____(填字母)
A 向上移動 B 向下移動 C 先向上移,再向下移 D 先向下移,再向上移
(4)已知試管容積為50mL,加熱前注射器活塞至少應調整到_____mL(填整數(shù))
(5)小明用125mL的集氣瓶通過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氣體,但忘記了驗滿,為了測定這瓶氣體中CO2的體積分數(shù),設計圖2裝置進行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
(查閱資料)NaOH能與CO2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易溶于水
(實驗操作)將注射器內(nèi)的氫氧化鈉溶液全部注入集氣瓶內(nèi),輕輕地振蕩集氣瓶,打開彈簧夾,量筒內(nèi)的水沿導管流入集氣瓶。實驗結束后,量筒中剩余水的體積為35mL
(實驗結果)這瓶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為_____(填字母)。
A 72% B 80% C 90%
(交流反思)小麗提出,僅利用圖3所示裝置,在不添加任何試劑的前提下,也能測得集氣瓶中CO2的體積分數(shù)。為達到實驗目的,操作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偉同學利用碳酸鈉溶液測定除銹劑中硫酸的質量分數(shù),實驗過程如下:
①向燒杯中加入50g除銹劑;
②向除銹劑中滴加碳酸鈉溶液,邊滴加邊攪拌,至不再有氣泡放出,共消耗碳酸鈉溶液40g;
③反應后,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87.8g(除銹劑中其他成分不與碳酸鈉反應,反應中產(chǎn)生的氣體全部逸出)
根據(jù)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除銹劑中硫酸的質量分數(shù)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省某地石灰石資源豐富。某化學興趣小組稱取8.0g石灰石樣品,把100g稀鹽酸分5次加入樣品中(假設雜質不反應也不溶解),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請計算:
稀鹽酸的用量 | 剩余固體的質量 |
第一次加入20g | 6.0g |
第二次加入20g | 4.0g |
第三次加入20g | 2.0g |
第四次加入20g | 1.2g |
第五次加入20g | 1.2g |
(1)8.0g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是________g。
(2)求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課外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一瓶沒有塞橡皮塞的氫氧化鈣溶液進行探究,請你一起參與。
(提出問題)該氫氧化鈣溶液是否全部變質?
(猜想與假設)猜想①:氫氧化鈣溶液可能全部變質,變成碳酸鈣。
猜想②:氫氧化鈣溶液可能部分變質,其成分是______。
(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1)取樣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充分振蕩 | 有____生成 |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鈣 |
(2)另取樣于試管中,滴加酚酞試液 | 溶液呈紅色 | 原溶液中含有______ |
(實驗結論)綜合上述實驗(1)、(2),你得出的結論是猜想_____成立。
(反思與拓展)(1)氫氧化鈣露置于空氣中容易變質,原因是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在分析化學反應后的物質成分時,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的是_______。
(探究創(chuàng)新)
學習了氫氧化鈉的性質之后,知道其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H2O、Na+、OH-,某科技小組想進一步探究是哪一種粒子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猜想②:可能是Na+;猜想③:可能是OH-。
(實驗驗證)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結論 |
①用試管取少量蒸餾水,滴入1滴~2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 | 試管內(nèi)溶液仍為無色 | 水分子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
②用試管取少量氯化鈉溶液,滴入1滴~2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 | ______ | _______ |
③用試管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滴入1滴~2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 | ______ | _______ |
(討論反思)有同學認為猜想①不需要實驗驗證就可以排除,你認為該同學的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中一定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①研碎膽礬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③品紅在水中擴散④玻璃刀裁玻璃⑤分子運動現(xiàn)象的實驗
A.⑤B.②⑤C.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