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jù)如圖實驗回答問題。

取甲反應后的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變化如圖乙所示,則b點的含義是___________,與CaCl2反應的碳酸鈉溶液的質(zhì)量為________g。

【答案】 所加的碳酸鈉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溶液呈中性(合理即可) 40

【解析】根據(jù)題目的信息可知,pH變化情況溶液最初pH<7,所以甲反應后的溶液中一定含CaCl2HCl,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圖乙可以判斷是鹽酸先反應,因此PH值逐漸增大到7,氯化鈣再與碳酸鈉反應PH=7,到c點之后碳酸鈉過量溶液pH的變化圖乙可知ab段是碳酸鈉與鹽酸反應,bc段是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c點之后碳酸鈉過量;所以b點的含義是所加的碳酸鈉與鹽酸恰好反應,溶液呈中性,與CaCl2反應的碳酸鈉溶液的質(zhì)量為70.0g-30.0g=40.0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人類歷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銅

B.司母戊鼎是我國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最重的青銅器

C.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鋁合金

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廣的合金是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它們存在如圖所示的關系(反應條件略去)。

(1)若A為一氧化碳,C為金屬,則D為 __________

(2)若A為常見金屬,C為氣體單質(zhì),則B為_______

(3)若A為藍色溶液,C為淺綠色溶液,則B為 ________。寫出一個符合條件(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次化學實驗中,同學們將飽和硫酸銅溶液逐滴加到5 mL飽和氫氧化鈉溶液中,觀察到以下異常實驗現(xiàn)象:

實驗序號

滴加CuSO4

溶液的量

實驗現(xiàn)象

1~6

產(chǎn)生藍色沉淀,但振蕩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藍色溶液

7~9

產(chǎn)生藍色沉淀,且沉淀逐漸增多。振蕩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漸變成黑色

已知藍色沉淀是氫氧化銅,寫出生成藍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提出問題】實驗①中藍色沉淀為什么消失?

【查閱資料】

.氫氧化銅在室溫下穩(wěn)定,70 ~80 ℃時分解生成氧化銅。

.銅酸鈉[Na2Cu(OH)4]溶液呈亮藍色。

【猜想與假設】

.藍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氫氧化銅發(fā)生分解反應。

.藍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氫氧化銅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形成亮藍色溶液。

甲同學認為猜想Ⅰ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學為驗證猜想Ⅱ,進行了如下實驗。

【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1號試管,……

2號試管,藍色固體不消失

3號試管,藍色固體減少

4號試管,藍色固體消失,得到亮藍色溶液

【解釋與結(jié)論】

(1)1號試管中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與評價】

(1)進一步查閱資料可知,氫氧化銅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解生成銅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同學推知飽和硫酸銅溶液與飽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是放熱反應,他依據(jù)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zhì)不屬于化合物的是

A.CaCO3B.CuC.P2O5D.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zhì)的是(

A.液氮用作冷凍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稀有氣體用于霓虹燈D.工業(yè)用一氧化碳冶煉生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交警在查“酒駕”時,請司機打開車窗,交警能聞到酒精的氣味,是因為酒精

A.分子在不斷運動B.分子很小C.分子由原子構(gòu)成D.分子之間有間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碳循環(huán)的說法不科學的是

A.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釋放O2

B.動、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釋放CO2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氣中過量的CO2,解決溫室效應

D.推廣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探究鎂與水的反應,設計如下實驗:

步驟1:將鎂條用砂紙打磨至光亮,分成兩等份;

步驟2:將一份光亮的鎂條置于冷水中,幾乎沒有觀察到任何現(xiàn)象;

步驟3:將另一份光亮的鎂條置于熱水中,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

【查閱資料】:①酚酞試液與堿性物質(zhì)如NaOH、Mg(OH)2等作用變紅;

②活潑金屬(如Na)與水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氧化物和氫氣.金屬越活潑,生成的氫氧化物堿性越強.

(1)將鎂條用砂紙打磨至光亮的原因是 ;

(2)同學就向步驟3的燒杯中滴加酚酞試液,觀察到鎂條的表面有明顯的紅色出現(xiàn),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步驟2和3對比可知,影響鎂與水的反應速率的一個因素是

(4)將金屬鈉加到硫酸銅溶液中,未出現(xiàn)紅色金屬析出.根據(jù)以上信息,你認為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