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下列化學方程式完全正確的是(  )
A.P+O2 $\frac{\underline{\;點燃\;}}{\;}$ PO2B.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
C.CuSO4+2NaOH═Na2SO4+Cu(OH)2D.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分析 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

解答 解:A、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B、該化學方程式氧氣是反應物,氧氣、二氧化碳的后面均不需要標注↑,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
C、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
D、該化學方程式氧氣后面沒有標注↑,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然后再根據(jù)方程式的書寫規(guī)則進行判斷;化學方程式正誤判斷方法是:先看化學式是否正確,再看配平,再看反應條件,再看氣體和沉淀,最后短線改成等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反應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A.用高錳酸鉀制氧氣B.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
C.蠟燭在空氣中燃燒D.在氧氣中點燃細鐵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化學變化中元素的種類不會發(fā)生變化
B.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構(gòu)成的
C.保持水化學性質(zhì)的是氫元素和氧元素
D.2Na可以表示兩個鈉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情況,一般不會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
①汽車排放的尾氣   ②石油化工廠排放的廢氣  ③人呼出的氣體  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氣體
⑤學校實驗室通風櫥排放的氣體   ⑥燃放煙花爆竹   ⑦焚燒垃圾.
A.僅③④B.僅④⑤C.僅③④⑦D.僅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下列物質(zhì),不能由金屬單質(zhì)和鹽酸直接反應生成的是( 。
A.NaClB.ZnCl2C.MgCl2D.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同學欲用金屬鋅和稀硫酸反應制取44.94L(標準狀況下)氫氣,問需要金屬鋅的質(zhì)量是多少克(標準狀況下,氫氣的密度為0.089g•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能證明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實是C
A.水結(jié)成冰     B.水分蒸發(fā)     C.硫在空氣中燃燒      D.水的電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根據(jù)如圖儀器或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名稱:①酒精燈,④鐵架臺.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可選擇圖中的①③④⑥(填標號)進行組裝,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實驗室可將②⑦與⑨(填標號)連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該發(fā)生裝置與②⑥組裝成的發(fā)生裝置相比較,突出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
(4)某同學欲量取50mL的稀鹽酸進行(3)的實驗,需用到上述儀器中的⑤(填標號),還需要增加一種上述沒有的儀器是,他在量取所需的體積時,若仰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shù),則所量溶液的體積>(填“>”、“<”或“=”)5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可燃冰的學名為“天然氣水合物”,是天然氣在0℃和30個大氣壓的作用下結(jié)晶而成的“冰塊”.“冰塊”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點燃,燃燒后幾乎不產(chǎn)生任何殘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都要小得多.1m3可燃冰可轉(zhuǎn)化為164m3的甲烷氣體和0.8m3的水.由天然氣形成可燃冰的過程中,發(fā)生的是化學變化(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請分別寫出甲烷的一條化學性質(zhì)和一條物理性質(zhì):無色、能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