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鐵暴露在空氣中會生銹.不知你注意了沒有,將蘋果切開不久,果肉上就會產(chǎn)生一層咖啡色的物質(zhì),也好象是生了“銹”一樣.某化學活動小組對此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
切開的蘋果“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
猜想①:可能與空氣沒有關系,只是果肉內(nèi)的物質(zhì)自身相互反應而“生銹”;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氮氣作用而“生銹”;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銹”;
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并且蘋果“生銹”的速度還可能與溫度有關.
【收集證據(jù)】
查閱有關資料:已知蘋果“生銹”是果肉里的物質(zhì)(酶和酚)與空氣中的一種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生成咖啡色的物質(zhì).
【實驗探究】
針對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⑤,化學活動小組依次設計了實驗方案,進行了實驗驗證,并依次觀察到下列實驗現(xiàn)象.請你將他們設計的可行的實驗探究方案,填寫在下表中.
猜想可行的實驗方案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
猜想①將一小塊果肉浸入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觀察現(xiàn)象果肉表面不變色
猜想②果肉表面變色
猜想③果肉表面不變色
猜想④果肉表面不變色
猜想⑤溫度高的先變色
【得出結(jié)論】蘋果“生銹”是果肉中的成分與氧氣作用的結(jié)果;“生銹”的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果肉變色速度越快.
【反思與評價】
(1)在 ②至 ⑤四種猜想中,你認為猜想③最不合理,理由是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很穩(wěn)定,通常不與其他物質(zhì)反應.
(2)在驗證猜想①時,同學們發(fā)現(xiàn),如果水不與空氣隔絕,果肉放在水中時間長了也會變色,其可能的原因是水中溶解了氧氣.
(3)要防止果汁變質(zhì),保存果汁時可采取的措施是將水果采用真空包裝,并低溫保存.

分析 【收集證據(jù)】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并且蘋果“生銹”的速度還可能與溫度有關,可根據(jù)果肉與不同溫度的水接觸后的現(xiàn)象分析,設計兩個只是水溫不同的對比實驗.
【得出結(jié)論】根據(jù)猜想①②③④對應的實驗,果肉表面不變色;猜想②實驗,果肉表面變色;猜想⑤溫度高的先變色;據(jù)此進行總結(jié)歸納.
【反思與評價】如果蒸餾水不與空氣隔絕,蒸餾水能溶解氧氣,據(jù)此進行分析解答.
【應用】根據(jù)實驗結(jié)論:切開的蘋果“生銹”與氧氣、溫度有關,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收集證據(jù)】
證明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可將切開的蘋果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現(xiàn)象;證明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氮氣作用而“生銹”,可將切開的蘋果放入盛有氮氣的集氣瓶中,觀察現(xiàn)象;要證明猜想④:將一小塊切開的蘋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觀察現(xiàn)象;證明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并且蘋果“生銹”的速度還可能與溫度有關,可各取一小塊蘋果分別放入兩支集滿氧氣的試管中,將其中一支試管放入熱水中,觀察兩試管中蘋果的變色速度.
【得出結(jié)論】猜想①實驗,果肉表面不變色,說明猜想①錯誤,猜想②實驗,果肉表面變色,說明猜想②正確,猜想③實驗,果肉表面不變色,說明猜想③錯誤,猜想④實驗,溫度高的果肉表面先變色,說明猜想④正確,所以最后結(jié)論是:果肉表面變色是果肉中的成分與氧氣作用的結(jié)果;“生銹”的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果肉變色速度越快.
【反思與評價】(1)因為氮氣化學性質(zhì)很穩(wěn)定,通常不與其它物質(zhì)反應,所以猜想①最不正確;
(2)氧氣不易溶于水,但不是絕對不溶于水,長時間放置后,水中會溶解少量氧氣;
(3)為了防止果肉與氧氣反應而變色,可以采用將水果采用真空包裝,并低溫保存的方法.
答案:
[收集證據(jù)]

猜想可行的實驗方案
猜想②將一小塊切開的蘋果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現(xiàn)象
猜想③將一小塊切開的蘋果放入盛有氮氣的集氣瓶中,觀察現(xiàn)象
猜想④將一小塊切開的蘋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觀察現(xiàn)象
猜想⑤各取一小塊蘋果分別放入兩支集滿氧氣的試管中,將其中一支試管放入熱水中,觀察兩試管中蘋果的變色速度
[得出結(jié)論]蘋果“生銹”是果肉中的成分與氧氣作用的結(jié)果;“生銹”的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果肉變色速度越快;
[反思與評價](2)水中溶解了氧氣;(3)將水果采用真空包裝,并低溫保存.

點評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考查影響切開的蘋果“生銹”的因素,采用控制變量法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增加了學生分析問題的思維跨度,強調(diào)了學生整合知識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從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
A.給輪胎打氣-分子之間有間隔
B.熱脹冷縮-分子的大小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C.電解水生成H2和O2--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分子
D.液氧和氧氣都能助燃--同種物質(zhì)的分子化學性質(zh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讀液體體積
B.
取固體藥品
C.
稱量7.52g明礬
D.
取用碳酸鈉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A.CaO+H2O→Ca(OH)2B.CaCO3$\stackrel{高溫}{→}$CaO+CO2
C.CH4+O2$\stackrel{點燃}{→}$CO2+H2OD.NH3+HCl→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請根據(jù)下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指定儀器的名稱:a試管,b長頸漏斗.
(2)實驗室用C裝置與D裝置組合可以得到較純凈的氧氣,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若選用B裝置來制取氧氣,與C裝置相比其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3)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A裝置還需做的一點改動是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若選裝置E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驗滿方法為將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證明氧氣滿了.
(4)將收集好的氧氣用于做鐵絲燃燒的實驗,如圖所示:

a.圖中螺旋狀鐵絲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
b.小蘭按圖實驗時,沒有看到火星四射,實驗失敗的可能原因是氧氣不純(鐵絲表面有生銹等)(寫出一點即可).
c.小明按圖實驗時,集氣瓶底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是集氣瓶沒有防水或細沙.
(5)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氣、難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固體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制取甲烷氣體,應該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A(填字母編號,下同),收集裝置應選D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請將體現(xiàn)下列實驗操作目的正確選項(字母),填在對應的橫線上.
A.防止藥品污染    B.防止試管破裂   C.防止藥品腐蝕標簽    D.防止液體濺出傷人
(1)加熱試管時,先均勻加熱,后集中加熱.B
(2)膠頭滴管使用后,及時清洗并放在試管架上.A
(3)傾倒液體時標簽向手心.C
(4)加熱試管時,試管口不要對著有人的方向.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在①清澈的海水;②冰水混合物;③四氧化三鐵;④高錳酸鉀加熱后的剩余物;⑤液態(tài)氧;⑥潔凈的空氣中
(1)屬混合物的是①④⑥(填序號,下同);
(2)屬于純凈物的是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用數(shù)字和化學符號表示下列意義或者數(shù)字和化學符號所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①2個硫原子2S;  ②3個水分子3H2O;  ③2O2個氧原子;
④3CO23個二氧化碳分子;       ⑤銅元素Cu;      ⑥銨離子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對于氧氣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氧氣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B.氧氣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
C.液氧是淡藍色液體D.氧氣可以支持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