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實驗室用13.8g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固體混合物粉末加熱制取氧氣,記錄產(chǎn)生氧氣的質(zhì)量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如圖甲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t0→t1時段氧氣質(zhì)量為0,其原因是溫度較低,未達到氯酸鉀的分解溫度;t3→t4時段內(nèi)剩余固體物質(zhì)的質(zhì)量為9.0g.
(2)請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計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鉀(KClO3)的質(zhì)量(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g).
(3)請在圖乙坐標中,畫出固體中鉀元素質(zhì)量在t0→t4時段變化示意圖.

分析 (1)根據(jù)圖中信息結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解答;
(2)根據(jù)圖1可知,氧氣的質(zhì)量為4.8克,根據(jù)氧氣的質(zhì)量,利用氧氣的質(zhì)量根據(jù)反應的方程式即可計算出氯酸鉀的質(zhì)量;
(3)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鉀元素質(zhì)量不變.

解答 解:(1)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由于氯酸鉀分解需要一定的溫度,t0-t1固體質(zhì)量不變,是因為反應還未進行;t3-t4時固體質(zhì)量不變,是因為反應進行完全,剩余固體物質(zhì)的質(zhì)量為13.8g-4.8g=9.0g;
(2)解:設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zhì)量為x 
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45                           96
X                            4.8g
$\frac{245}{x}=\frac{96}{4.8g}$
x=12.25g
答: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zhì)量12.25g.
(3)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鉀元素質(zhì)量不變,12.25g氯酸鉀中鉀元素的質(zhì)量為12.25g×$\frac{39}{122.5}$×100%=3.9g,所以固體中鉀元素質(zhì)量在t0→t4時段變化示意圖為
故答案為:(1)溫度較低,未達到氯酸鉀的分解溫度;9.0g;
(2)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zhì)量12.25g.
(3)

點評 本題為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類問題中的基礎計算,完整的計算步驟、規(guī)律的書寫格式是解答此類問題時需要留意的地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空氣中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含量是否相同,設計了簡單的實驗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驟如圖所示.請根據(jù)圖示回答:

下表是他們的探究方案,請你填寫完整:
探究內(nèi)容實驗方法及操作步驟實驗現(xiàn)象結論
二氧化碳含
量是否相同
分別向呼出的氣體和空氣中滴入幾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蕩.呼出氣體中石灰水變渾濁,空氣中無明顯變化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比空氣中的多
氧氣含量是
否相同
將燃著小木條分別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中在呼出的氣體中燃著的木條熄滅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
水含量是否
相同
對著干燥的玻璃片哈氣玻璃片上出現(xiàn)水霧呼出氣體中水蒸氣含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燃燒
B.
檢驗氣密性
C.
加熱液體
D.
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2016年9月19日,在陜西延安舉辦的2016年中國城市森林建設座談會上,肇慶市被國家林業(yè)局正式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此次成功創(chuàng)建成為國家森林城市,是肇慶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的重要成果體現(xiàn).  下列不符合“綠色發(fā)展”理念的是(  )
A.工廠污水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B.盡量使用環(huán)保購物袋進行購物
C.大量焚燒垃圾
D.選用公交車、自行車作為出行的交通工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近年來,我市PM2.5、PM10濃度年均值逐步下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改善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年度考核目標任務.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主要來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燒和揚塵,對人體健康和空氣質(zhì)量影響很大.
(1)三大化石燃料分別是煤、石油和天然氣(填物質(zhì)名稱)
(2)下列能夠有效改善大氣質(zhì)量的做法是①②③(填序號)
①陶瓷企業(yè)生產(chǎn)線改用天然氣作燃料              ②對化石燃料進行綜合利用
③對進出建筑工地的泥頭車的車輪進行沖洗        ④養(yǎng)成不抽煙或少吸煙的習慣
(3)請寫出煤炭不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2C+O2$\frac{\underline{\;點燃\;}}{\;}$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2.根據(jù)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填空.
(1)干冰是二氧化碳.
(2)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是氧氣.
(3)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碳,釋放的是氧氣.
(4)能在空氣中燃燒的是一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
(5)已知A、B為兩種黑色粉末狀固體,E是能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D為紅色單質(zhì).A、B、C、D、E、F六種物質(zhì)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
①請描述固體D的一個物理性質(zhì)和對應的用途導電性;電線(顏色除外);
②B和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O+C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③C→F的化學方程式CaCO3+H2O+CO2═Ca(HCO32;
④A→E的化學方程式CuO+C$\frac{\underline{\;\;△\;\;}}{\;}$Cu+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按要求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應類型:
(1)用稀鹽酸與鐵反應制取氫氣:Fe+2HCl═FeCl2+H2↑.置換反應
(2)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分解反應
(3)在空氣中加熱銅片:2Cu+O2$\frac{\underline{\;\;△\;\;}}{\;}$2CuO.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依據(jù)實驗目的所設計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操作
A區(qū)分白酒和白醋聞氣味
B證明分子不停在運動將相同體積的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少于兩倍
C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的少量一氧化碳點燃該混合氣體
D證明人體呼出氣體樣品二氧化碳含量高將燃著的木條伸入氣體樣品中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7.A.B、E、D.E.F六種常見物質(zhì).B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金屬.A、B、D粉末郡是黑色.A、C、E為氧化物、F是大理石主要成分.它們有如圖所示的關系:
(1)B→A的反應現(xiàn)象火星四射,劇烈燃燒,生成黑色固體:
(2)C的常見用途是冶煉金屬;
(3)D→B反應基本類型是置換反應;
(4)C→B反應化學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5)E→F反應現(xiàn)象出現(xiàn)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