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們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建立一個適當?shù)哪P蛠矸从澈痛婵陀^對象,并通過研究這個模型來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tài)、特征和本質,這種方法叫模型法.下列不屬于模型的是( 。
A.B.C.D.P=ρgh

分析 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統(tǒng)、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也可指根據(jù)實驗、圖樣放大或縮小而制作的樣品,一般用于展覽或實驗或鑄造機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 解: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統(tǒng)、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也可指根據(jù)實驗、圖樣放大或縮小而制作的樣品,一般用于展覽或實驗或鑄造機器零件等用的模子,公式不是模型.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模型的概念,模型只是根據(jù)實驗、圖樣放大或縮小而制作的樣品,一般用于展覽或實驗或鑄造機器零件等用的模子,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化肥碳酸氫銨(NH4HCO3)能促使農(nóng)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
B.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發(fā)現(xiàn)了原子內有帶負電的電子
C.鐵在點燃條件下與氧氣反應會生成氧化鐵
D.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shù)的項目暫定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現(xiàn)有鐵、氧化鐵、稀鹽酸、氫氧化鈣、碳酸鈉五種物質,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可以由一種物質直接轉化成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已經(jīng)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B物質是稀鹽酸或HCl;
(2)B物質與Fe2O3反應后,所得溶液呈黃色;
(3)寫出A和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4)上述五種物質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氫氧化鈣或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小明同學對所學部分化學知識歸納如下,其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
A常用的指示劑B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三”
無色酚酞--遇堿變紅
紫色石蕊--遇酸變紅
藍色石蕊試紙--遇酸變紅
三種可燃性氣體--CO、CH4、H2
農(nóng)作物肥料“三要素”--氮、磷、鉀
三種基本粒子--原子、分子、離子
C物質的類別D元素符號周圍數(shù)字的含義
合金、蒸餾水--純凈物
硫粉、石墨--非金屬單質
氯酸鉀、高錳酸鉀--鹽
前面的數(shù)字--表示粒子的個數(shù)
正上方數(shù)字--表示元素化合價
右上角數(shù)字--表示粒子所帶電荷數(shù)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我國青海湖地區(qū)素有“夏天曬鹽,冬天撈堿”之說,其中撈出的堿主要是碳酸鈉和少量氯化鈉的混合物.小王同學以撈出的堿作為樣品,并用以下一套裝置對樣品進行分析,根據(jù)量筒中收集到的液體的體積(相當于二氧化碳的體積)來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已知:HCl+NaHCO3═NaCl+CO2↑+H2O;CO2在飽和NaH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
(1)在A和B 兩套裝置中,哪一套裝置更合理A(選填“A”或“B”).
(2)錐形瓶中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是否有明顯影響?沒有(填“有”或“沒有”).

(3)若實驗中用的鹽酸是濃鹽酸,則測得的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與實際值相比會偏大(填“偏大”或“偏小”或“不變”).
(4)在實驗過程中,對取用樣品的量的多少有一定要求,為什么?使樣品中的碳酸鈉完全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正確的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人身安全都很重要.在如圖所示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
A.
液體的傾倒
B.
檢驗氧氣是否集滿
C.
給液體加熱
D.
稱取一定質量的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有三瓶失去標簽的白色固體,分別是BaCl2、BaCO3和BaSO4中的一種,小明為了區(qū)別它們,設計了如表實驗,請你將如表中補充完整.
 實驗步驟現(xiàn)象及結論 
 一、分別取少量3種樣品于試管,加水 a.一種樣品溶解,則是(1)BaCl2
b.二種樣品不溶解,繼續(xù)鑒別
 二、取上述步驟b中兩種樣品,分別加入(2)稀鹽酸 c.(3)有氣泡產(chǎn)生的是碳酸鋇
d.沒有明顯現(xiàn)象的是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一般城市上空要比郊區(qū)多霧的原因是( 。
A.城市上空水汽較多B.郊區(qū)上空水汽較多
C.城市上空多固體懸浮物和塵埃D.郊區(qū)多農(nóng)作物,吸收水分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探究:蠟燭剛熄滅時產(chǎn)生的白煙是什么?
提出問題:蠟燭剛熄滅時,總會有一縷白煙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設:
A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水蒸氣;B白煙是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C白煙是石蠟蒸氣凝成的固體.
實驗探究:(1)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水霧出現(xiàn),說明白煙不是水蒸氣.
(2)吹滅蠟燭,立即用內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B(填序號).但這樣做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原因是剛剛吹滅蠟燭尚有殘余的二氧化碳而且空氣中也有二氧化碳.
(3)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燃白煙(注意不能接觸燈芯),發(fā)現(xiàn)蠟燭重新被點燃,這為假設C提供了證據(jù).同時可排除假設AB,因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均不能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