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5.我國曾發(fā)生過多次將工業(yè)用鹽如亞硝酸鈉(NaNO2)誤作食鹽用于烹調而引起的中毒事件,關于亞硝酸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亞硝酸中鈉、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3:32
B.亞硝酸鈉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小
C.亞硝酸鈉是氧化物
D.亞硝酸鈉中氮元素化合價為+5價

分析 A.根據化合物中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B.根據化合物中元素質量分數(shù)大小的比較方法來分析;
C.根據氧化物的概念來分析;
D.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解答 解:A.亞硝酸鈉中,鈉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3:(16×2)=23:32,故正確;
B.亞硝酸鈉中,鈉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3:14:(16×2)=23:14:32,由此可見其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小,故錯誤;
C.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而亞硝酸鈉中含有三種元素,不屬于氧化物,故錯誤;
D.因在化合物中,鈉為+1價,氧為-2價,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則N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故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物質化學式的認識,根據物質的化學式,可以了解該物質的元素組成、分子構成、組成物質的各元素的化合價,并能進行相關的簡單計算,有利于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根據如圖所示裝置回答問題:

(1)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鐵架臺.
(2)用高錳酸鉀加熱制取一瓶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裝置是AE(填序號,下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實驗時,判斷氧氣已收集滿的方法是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
(3)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氣體,若要隨時使反應發(fā)生或停止,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C,該裝置能否用于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粉末混合制氧氣?不能(選填“能”或“不能”)
(4)小偉將B和F裝置連接,加入藥品充分反應后,通過排出水的量測定生成氣體的體積.實驗結束時,發(fā)現(xiàn)實際測定的數(shù)值大于理論值(氣體難溶于水,實驗測定的數(shù)據無誤),其主要原因是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CO2是初中化學重點研究的氣體之一.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來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質:

(1)該興趣小組用干燥管、燒杯、銅網等設計裝配了一個在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如圖1所示.在干燥管內的銅網上應盛放石灰石;若將銅網換成鐵網,可能產生的后果是鐵網溶解.
(2)該興趣小組同學將制得的CO2分別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中,他們觀察到前者變渾濁,后者無明顯現(xiàn)象.CO2和NaOH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①小波設計了甲、乙兩個實驗來驗證C02與NaOH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如圖2所示.實驗現(xiàn)象為:
甲--軟塑料瓶變癟,乙--“瓶吞雞蛋”.
國鋒同學認為上述實驗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氣體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使瓶內壓強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因而發(fā)生上述現(xiàn)象.
老吳同學提出質疑,她認為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說明CO2和NaOH發(fā)生了反應.強盛同學針對老吳的質疑又補充了一個對照實驗,這個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換位水,若不發(fā)生上述現(xiàn)象則說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
②小菲向甲實驗后變癟塑料瓶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或氫氧化鈣溶液或氫氧化鋇溶液,通過觀察現(xiàn)象,同樣證明了CO2與NaOH已經發(fā)生了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化學興趣小組對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劑成分及其含量進行以下探究:
【查得資料】(1)該牙膏摩擦劑由碳酸鈣、氫氧化鋁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鹽酸時無氣體產生.
(2)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
【設計實驗】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圖中夾持儀器略去) 測定牙膏樣品中碳酸鈣的含量.

依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該裝置中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2)C中觀察到有沉淀產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Ba(OH)2=BaCO3↓+H2O.
(3)實驗過程中需持續(xù)緩緩通入空氣,其作用有使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氫氧化鋇溶液吸收.
【解釋與結論】實驗測得如下數(shù)據:
實驗次數(shù)樣品質量(g)所用鹽酸質量(g)所得沉淀質量(g)
第一次8.00501.95
第二次8.00501.98
第三次8.00501.96
欲計算樣品中碳酸鈣的含量,應選擇的數(shù)據是三組數(shù)據的平均值.
【反思與評價】
(1)有人認為不必測定C中沉淀的質量,只要測定裝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質量差,一樣可以確定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實驗證明按此方法測定的結果明顯偏高,原因是氫氧化鋇溶液吸收了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
(2)反思實驗過程,小剛同學提出應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測定準確度.他提出的下列各項措施中,不能提高測定準確度的是bcd(填字母序號).
a.在加入鹽酸之前,排凈裝置內的CO2氣體
b.放慢滴加鹽酸的速度
c.在A-B之間增添盛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
d.在B-C之間增添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已知在水溶液中,乙醇(C2H5OH)不發(fā)生電離,溴化氫(HBr)電離產生氫離子(H+)和溴離子(Br-).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溶液的組成推斷,醫(yī)用酒精(含乙醇75%的水溶液)顯中性,溴化氫的水溶液顯酸性(填“酸性”、“中性”或“堿性”);
(2)氫氧化鈉的水溶液能導電而把氫氧化銅放入水中則不能導電的原因是氫氧化鈉能溶于水,能解離出自由移動的鈉離子和氫氧化根離子,氫氧化銅不溶于水,不能解離出自由移動的帶電的微粒..
(3)氫氧化鈉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用化學符號表示)H2O、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如圖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反應物和生成物分子個數(shù)比為6:4:2
B.氫氣由氫原子構成
C.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都不變
D.從宏觀看,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儀器和裝置,請認真觀察后回答有關問題.

(1)A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實驗室制氧氣的兩種方法如下:方法一:2KMnO4$\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方法二: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請回答:
①兩種方法涉及到的化學反應基本類型都是分解反應,方法二中MnO2起催化作用.
②從節(jié)能、環(huán)保的角度看,應選擇方法二制取氧氣.
③現(xiàn)用方法一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氣,應選用上述裝置中的BCF(填裝置編號).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CO2,反應原理為CaCO3+2HCl=CaCl2+H2O+CO2↑(寫化學方程式).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A(填裝置編號),收集裝置為F,應從⑧(填序號)管口進氣,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為了測定黃銅(銅、鋅合金)的組成,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稱取該樣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恰好不再產生氣體為止.反應過程中生成的氣體與所用硫酸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試計算:
(1)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
(2)反應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質量;
(3)這樣的方法測得銅的質量分數(shù)往往偏大,請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1)3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碳酸鈉的溶解度(填寫“>”、“<”或“=”);
(2)10℃時,碳酸鈉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是9.1%;
(3)40℃時,將接近飽和碳酸鈉溶液迅速降溫到至20℃,發(fā)現(xiàn)溶液中有晶體析出,此溶液是碳酸鈉的飽和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