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14.苯并芘是世界公認的致癌性最強的毒物之一.它不僅存在于煤煙和汽車、拖拉機等排放的廢氣中,而且還存在于焦糊的食物中.如熏肝、熏魚、熏腸、熏豆腐干、燒臘肉、烙餅、飯鍋巴、燒焦的魚、肉、烤羊肉串和在爐灶或柴火堆火苗上烤的饅頭、土豆、玉米、地瓜以及用食油反復久炸的油條、魚肉,以及用熏、烤、炸方法制作的各種焦糊的食品.其分子式為C20H12,無色至淡黃色、針狀、晶體(純品),熔點179℃、沸點475℃,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苯,密度1.35g/ml.結(jié)構(gòu)式如圖:
(1)從物質(zhì)分類的角度看,苯并芘屬于化合物、有機物,(填“氧化物”、“混合物”、“化合物”、“無機物”、“有機物”中的兩項)
(2)從所給信息中,找出兩條苯并芘的物理性質(zhì)無色至淡黃色,針狀.
(3)在苯并芘中,氫元素與碳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0.(填最簡整數(shù)比)
(4)請寫出苯并芘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20H12+23O2_20CO2+6H2O.
(5)倡導科學生活,提高健康水平,改善環(huán)境.下列說法中,你認為合理的是③⑥.(填序號)
①習慣于用“飲料”代替白開水   
②經(jīng)常去吃馬路燒烤
③均衡膳食,保持營養(yǎng)比例適當   
④盡量多食油炸食品
⑤使煤充分燃燒,能有效防止溫室效應的發(fā)生    
⑥使用無磷洗衣粉.

分析 (1)根據(jù)苯并芘的化學式確定其物質(zhì)類別即可;
(2)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
(3)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質(zhì)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原子個數(shù)之比,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jù)反應原理找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步驟進行書寫即可;
(5)根據(jù)化學物質(zhì)與人體健康的關系來分析.

解答 解:(1)苯并芘中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物,故填:化合物、有機物; 
(2)由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主要包括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熔點、沸點、硬度等.
所以無色至淡黃色、針狀、晶體(純品),熔點179℃、沸點475℃等都屬于苯并芘的物理性質(zhì);
(3)苯并芘中氫、碳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0):(12×20)=1:20,故填:1:20;  
(4)苯并芘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0H12+23O2_20CO2+6H2O.
(5)①“飲料”中含有對人體不利的元素,應該少喝,多喝白開水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故不合理;
②燒烤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而且還不衛(wèi)生,所以要少吃或不吃,故不合理;
③均衡臘食,保持營養(yǎng)比例適當是生活中需要調(diào)節(jié)的問題,故合理;
④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所以要少吃或不吃,故不合理;
⑤煤充分燃燒也能產(chǎn)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防止溫室效應,故不合理;
⑥生活中使用無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體富營養(yǎng)化,防止水體污染,故合理;
故答案為:(1)化合物、有機物;(2)無色至淡黃色,針狀;(3)1:20;(4)C20H12+23O2_20CO2+6H2O;(5)③⑥.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jié)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2011年9月29日,“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將中國全新研制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fā)射升空,為在太空建立中國空間站打下基礎.
(1)在對太空的探索過程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月球表面隕石坑中存在Hg、CH4、固態(tài)H2O等物質(zhì),其中屬于氧化物的是H2O(填化學式).
(2)火箭用聯(lián)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會對大氣造成污染.
①完成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2H4+N2O4=3N2+4H2O.
②通過此反應談談你對燃燒有什么新的認識?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與.
(3)載人航天飛行器的模擬座中,空氣更新過程如圖所示.

①裝置Ⅰ的作用是分離空氣、CO2和H2O.
②在裝置Ⅰ、Ⅱ、Ⅲ中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Ⅱ、Ⅲ(填序號).
③從裝置Ⅰ、Ⅱ、Ⅲ可看出,O2的來源是CO2和H2O,若產(chǎn)生800g O2,消耗880g CO2,則同時消耗H2O18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小明同學利用一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進行了一些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這瓶NaOH溶液變質(zhì)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明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變質(zhì).
【實驗探究】小明設計如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請根據(jù)表中內(nèi)容填寫小明實驗時的現(xiàn)象: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結(jié)論
(1)取樣,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NaOH溶液部分變質(zhì).
(2)過濾,向濾液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
無色酚酞變紅色
【實驗反思】下列物質(zhì)①Ca(OH)2溶液、②Ba(NO32溶液,能替代小明實驗中CaCl2溶液的是②�。ㄌ钚蛱枺�
【拓展應用】通過實際實驗,確認這瓶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部分變質(zhì).現(xiàn)從該瓶中取了100g 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恰好不再產(chǎn)生氣泡時共消耗稀鹽酸73g,同時產(chǎn)生CO2氣體4.4g.
(1)恰好反應時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是168.6g.
(2)求待測溶液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 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把下列符合題意要求的物質(zhì)名稱寫在橫線上: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高錳酸鉀、氧氣、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鐵、稀有氣體
(1)常用作保護氣和通電時發(fā)出有色光的是稀有氣體;
(2)白色固體物質(zhì)的是五氧化二磷;
(3)能呼吸、支持燃燒的物質(zhì)有氧氣;
(4)能參與植物光合作用的是二氧化碳;
(5)有刺激性氣味且對空氣構(gòu)成污染的氣體是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按照如圖組裝儀器,先通入CO趕走玻璃管中的空氣,再點燃③處的酒精燈,再點燃①處的酒精燈加熱氧化銅.
(1)玻璃管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黑色粉末變紅色
(2)在圖中的③處點燃酒精燈的目的是什么?除去尾氣中的CO,防止污染大氣
(3)由該實驗得出的CO的化學性質(zhì)是還原性、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元素間的本質(zhì)區(qū)別在于( �。�
A.質(zhì)子數(shù)B.中子數(shù)C.電子數(shù)D.核電荷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用化學用語填空:
(1)2個氮分子2N2;
(2)氫氣中氫元素的化合價0H2
(3)酒精C2H5OH;
(4)稀硫酸中的陰離子SO42-;
(5)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xiàn)象,正確的是( �。�
A.水結(jié)成冰-分子發(fā)生變化B.熱脹冷縮-分子大小發(fā)生改變
C.水加糖變甜-分子不停地運動D.氣體易被壓縮-分子間的間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實驗數(shù)據(jù)合理的是( �。�
①用托盤天平稱取15.6gNaCl固體;②用pH試紙測得某溶液的pH為3.52;③用普通溫度計測得某液體溫度為25.62℃;④用10mL量筒量取6.6mL某溶液.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ゅ嫰鏌ら崫銉︽毄濞寸姵鑹鹃埞鎴炲箠闁稿﹥顨嗛幈銊р偓闈涙啞瀹曞弶鎱ㄥ璇蹭壕闂佺粯渚楅崰娑氱不濞戞ǚ妲堟繛鍡樺姈椤忕喖姊绘担鑺ョ《闁革綇绠撻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礃椤曆囧煘閹达附鍋愰柛娆忣槹閹瑧绱撴担鍝勵€岄柛銊ョ埣瀵濡搁埡鍌氫簽闂佺ǹ鏈粙鎴︻敂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