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jù)反應物、反應條件選擇發(fā)生裝置;根據(jù)氣體的密度和溶水性選擇收集裝置;
(2)根據(jù)C是密度比空氣小且不溶于水的無色氣體判斷;
(3)根據(jù)物質(zhì)溶于水放熱還是吸熱而造成壓強發(fā)生的變化,從而使容器內(nèi)外產(chǎn)生壓強差而液面高度發(fā)生變化.
解答 解:解:(1)根據(jù)信息:實驗室中利用固體物質(zhì)A和液體物質(zhì)B來制取密度比空氣小且不溶于水的無色氣體C
.可知可用B作為發(fā)生裝置;可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C;
(2)C是密度比空氣小,所以要“短進長出”;
(3)①生石灰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使瓶內(nèi)壓強增加大于外界大氣壓,所以a液面降低,b液面升高;
②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使瓶內(nèi)氣體壓強減小,而小于外界大氣壓,所以a液面升高,b液面降低;
故答案為:(1)B;C或D;
(2)b;
(3)①低于;②高于;CO2+2NaOH═Na2CO3+H2O.
點評 通過回答本題知道了只要瓶內(nèi)外壓強不同,液面就會發(fā)生變化,要了解物質(zhì)溶于水的過程,知道為什么放熱和吸熱,記住溶于水吸熱和放熱的常見物質(zhì).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達到一定溫度 | |
B. | 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與氧氣接觸 | |
C. | 乙中①③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條件與氧氣是否有關 | |
D. | 乙中①②③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條件與氧氣和水等物質(zhì)是否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的生成物均為氧化物 | |
B. | 三個反應均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 | |
C. | 通常情況下一氧化氮不與水反應 | |
D. | 制取硝酸過程中產(chǎn)生的NO應循環(huán)使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參加反應的CO和O2的體積比為1:2 | |
B. | 生成的CO2分子個數(shù)為原來氣體分子數(shù)的三分之二 | |
C. | 反應后氣體的體積為原來的四分之三 | |
D. | 反應后的氣體中C、O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大于4mL | B. | 小于4mL | C. | 等于4mL | D. | 都有可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