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zhì) | 實驗目的 | 主要實驗方法或操作 | |
A | Na2SO4(Na2CO3) | 除雜 | 加入適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蒸發(fā) |
B | KCl(CaCl2) | 分離 | 加入過量碳酸鉀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蒸發(fā) |
C | 稀鹽酸、稀硫酸 | 鑒別 | 分別加入硝酸鋇溶液,觀察現(xiàn)象 |
D | Cu、Fe、硝酸銀溶液 | 比較金屬活動 性強弱 | 用光亮的銅絲、鐵絲分別插入硝酸銀溶液中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除雜質(zhì)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zhì)反應,不能與原物質(zhì)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
B、根據(jù)鹽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兩種物質(zhì)與同種試劑反應產(chǎn)生的不同現(xiàn)象來鑒別它們,若兩種物質(zhì)與同種物質(zhì)反應的現(xiàn)象相同,則無法鑒別它們.
D、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Na2CO3能與適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zhì)但引入了新的雜質(zhì)氯化鈉,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B、CaCl2能與過量碳酸鉀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鉀,充分反應后,過濾、蒸發(fā),得到的是KCl和碳酸鉀(過量剩余的)的混合物,且不得到氯化鈣,故選項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C、稀硫酸能與硝酸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鹽酸不能與硝酸鋇溶液反應,可以鑒別,故選項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
D、用光亮的銅絲、鐵絲分別插入硝酸銀溶液中,銅、鐵均能與AgNO3反應置換出銀,說明了活動性Fe>Ag,Cu>Ag;無法比較鐵和銅的金屬活動性,故選項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主要類型,同時也是實驗教與學難點,在具體解題時要對其原理透徹理解,可根據(jù)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結合實驗目的進行分析判斷.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甲 | 乙 | 丙 |
A | NaOH | NaNO3 | Na2CO3 |
B | CO2 | CaCO3 | CaO |
C | H2O2 | O2 | H2O |
D | Fe2O3 | FeCl3 | Fe(OH)3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物質(zhì)是由四個元素組成 | |
B. | 該物質(zhì)中鈉元素與鋁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23:27 | |
C. | 該物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94g | |
D. | 該物質(zhì)含有三個氧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示意圖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②燒杯內(nèi)的蠟燭熄滅,燒杯外的蠟燭正常燃燒 | 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充分接觸 | |
① | ③燃著的蠟燭由高到低依次熄滅 | 火災逃生時,需低下身子貼近地面跑出火災區(q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組別 物質(zhì)質(zhì)量 | A | B | C | D | E |
NaCl晶體質(zhì)量/g | 5 | 15 | 20 | 30 | 40 |
所得溶液質(zhì)量/g | 105 | 115 | X | 130 | 136 |
A. | C組實驗中X的值為120 | |
B. | A組實驗所得溶液為飽和溶液 | |
C. | 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 |
D. | 圖中a的值為3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O2 | B. | NO | C. | N2O5 | D. | N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