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原子和分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也不能再分 | |
B. | C、CO兩種物質不僅具有可燃性,而且還具有還原性,在一定條件下,能從一些金屬氧化物中還原出金屬單質 | |
C. | 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 |
D. | 純堿、燒堿、氫氧化鉀溶液的pH>7,他們都是堿 |
分析 A、根據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進行解答;
B、根據C、CO兩種物質的性質分析解答;
C、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D、pH>7的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
解答 解:A、分子在化學變化中是可以再分的;故A說法不正確;
B、C、CO兩種物質不僅具有可燃性,而且還具有還原性,在一定條件下,能從一些金屬氧化物中還原出金屬單質,正確;
C、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是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例如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能生成鹽和水,不屬于中和反應.故選項錯誤;
D、純堿溶液的pH>7,不是堿溶液,碳酸鈉屬于鹽,它的水溶液顯堿性,pH>7.故選項錯誤;
答案:B.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的一種重要學習方法--類推法,屬于易錯題目,因而建議學生對一些典型的概念、理論準確記憶,理解把握,并多涉獵題型進行訓練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操作 | 現(xiàn)象 | 結論 |
A | 把燃燒的木條伸入某瓶無色氣體中 | 木條熄滅 | 該氣體一定是CO2 |
B | 把質量相同的鐵粉與鋅粒放去桶體積桶濃度的鹽酸中 | 鐵粉與鹽酸產生的氣體更快 | 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鋅強 |
C | 把燃燒的木炭伸入某瓶無色氣體中 | 木炭燃燒更旺 | 該氣體一定是O2 |
D | 點燃從導管放出的某氣體,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 | 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產生 | 該氣體一定是H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操作次序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剩余固體質量(g) | 25.6 | 22.4 | 19.2 | 19.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蠟燭點燃時,先熔化后燃燒 | B. | 水結冰時,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 | ||
C. | 做家具是,木材先鋸斷后加工 | D. | 開電燈時,燈泡先通電后發(fā)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溶液的堿性不變 | B. | 溶質的溶解度先變大后不變 | ||
C. |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變大 | D. | 溶液中溶質質量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制取氣體 | 反應物的狀態(tài) | 反應條件 | 收集方法和依據 | |
氧氣 | 固體 | 加熱 | 排水法 | O2不易溶于水 |
二氧化碳 | 固體和液體 | 常溫 | 向上排空氣法 |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