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與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l2O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l(NO33

分析 根據(jù)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前四種元素、空氣中氣體體積分數(shù)以及化學式的寫法進行分析回答本題.

解答 解: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種元素是:O、Si、Al、Fe,所以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氮氣是由氮元素組成的,所以空氣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N;故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與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l2O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l(NO33
故答案為:Al2O3;Al(NO33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化學式的書寫,掌握地殼中元素的含量、空氣中的成分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t℃時某物質(zhì)的溶液500克在溫度不變時,第一次蒸發(fā)掉5克水,析出1克晶體,第二次又蒸發(fā)掉5克水,析出2克晶體,若第三次再蒸發(fā)掉15克水,則析出晶體(  )
A.1克B.2克C.3克D.6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當打開止水夾,擠壓滴管將液體A滴入試管①時,觀察到試管②有氣泡產(chǎn)生.
(1)當打開止水夾,擠壓滴管將液體A滴入試管①時,觀察到試管②有氣泡產(chǎn)生.
①若固體B來源于飲料罐,寫出一合理的化學反應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②若固體B來源于廢電池,且發(fā)生分解反應,寫出一合理的化學反應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③若液體A遇固體B發(fā)生化合反應,寫出一合理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aO+H2O═Ca(OH)2
④若固體B來源于廚房用品,寫出一合理的化學反應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瘧疾是一種血液傳染病,瘧疾的相關研究者中已有多人獲得諾貝爾獎.
(1)法國科學家拉韋朗從病人體內(nèi)找到了瘧疾的病原體--瘧原蟲,獲得1907年的諾貝爾獎,瘧原蟲寄生在人體紅細胞中,破壞紅細胞結構,影響血液對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運輸.
(2)瑞士化學家米勒發(fā)明了化學物質(zhì)DDT,獲得1948年諾貝爾獎,用DDT殺滅蚊子,在當時有效控制了瘧疾的流行,從預防傳染病流行得出措施分析,用DDT殺滅蚊子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3)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從青蒿植物中分離出青蒿素(C15H22O5)并應用于瘧疾治療,獲得2015年諾貝爾獎,在物質(zhì)分類中,青蒿素屬于化合物中的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保持氫氣化學性質(zhì)的粒子是( 。
A.H2B.H2OC.2HD.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早在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就提出了原子概念.他認為:物質(zhì)是由大量的、極其微小的微粒(原子)構成的.這些粒子通過引力作用相互結合成物質(zhì).人們不可能創(chuàng)造出新的原子,也不可能將原子進一步分割.人們所能實現(xiàn)的變化只是把結合在一起的原子分開或者將分開的原子重新組合起來.當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概念后,有人對道爾頓的上述觀點做出了如下修正:
①“物質(zhì)”應該改為“有些物質(zhì)”
②“人們所能實現(xiàn)的變化”應限定為化學變化,不包括其他變化
③“不能創(chuàng)造或分裂原子”應指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創(chuàng)造或分裂原子
④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根據(jù)所學的知識,上面論述都不正確的組合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012年9月20日西溪濕地第六屆火柿節(jié)開幕了,歡樂的“柿民們”紛紛采摘柿子來吃,卻發(fā)現(xiàn)有些柿子很澀,這是因為柿子中含有一種物質(zhì)叫鞣酸( C76H52O46).下列有關鞣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鞣酸不屬于氧化物,屬于有機物
B.鞣酸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變紅
C.鞣酸中C、H、O元素質(zhì)量比為38:26:23
D.鞣酸溶液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侯氏制堿法”是我國近代著名科學家侯德榜發(fā)明的一種連續(xù)生產(chǎn)純堿與氯化銨的聯(lián)合制堿工藝,同學們查閱相關資料并進行模擬實驗.
【查閱資料】
①生產(chǎn)原理:NaCl(飽和溶液)+NH3+CO2+H2O=NaHCO3(固體)↓+NH4Cl
 ②主要生產(chǎn)流程如圖所示:

③氨氣(NH3)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顯堿性.
【理論分析】
(1)依據(jù)資料①可知相同條件下,NaHCO3的溶解度NH4Cl的溶解度<(填“>”或“<”).
(2)NaHCO3受熱分解制得純堿及兩種常見的氧化物,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模擬實驗】驗證侯氏制堿法能獲得純堿
步驟蘸有稀硫酸
實驗裝置
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解釋與結論
1從a管通入NH3,一段時間后,從b管通入CO2,溶液中有固體析出(1)蘸有稀硫酸的棉花的作用是
(2)通NH3的a管若伸到液面下,會造成的后果是
2加熱,導管口有氣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步驟1析出的固體是碳酸氫鈉
3滴加足量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固體逐漸消失步驟2加熱后得到的固體是純堿
【實驗反思】同學們認為步驟3的結論存在不足.依據(jù)題中信息,設計實驗確定步驟2加熱后得到的固體成分,其方案是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觀察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步驟2加熱后得到的是碳酸氫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化學用語表述,屬于科學規(guī)范的是( 。
A.氯酸鉀分解的化學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B.氧離子的符號:O22-
C.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D.堿式碳酸鎂的化學式:Mg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