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維生素C是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物質(zhì),不同的飲料中維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是小明同學運用學到的實驗方法測定(比較)橙汁、果味飲料中維生素C含量的實驗方案與結(jié)果.
測定不同飲料中維生素C的含量.
(1)維生素C是一種無色的易溶于水的有機物,能夠和碘水反應.
(2)淀粉遇到碘水變藍色.
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濃度的標準維生素C溶液、蒸餾水.
步驟(Ⅰ)在4支試管中分別盛有3mL下列物質(zhì):①蒸餾水;②標準維生素C溶液;③橙汁;④果味飲料.分別向4支試管中滴加2滴淀粉液.
步驟(Ⅱ)用膠頭滴管向①試管中滴加1滴碘水,試管中物質(zhì)變藍色.
步驟(Ⅲ)按相同的操作方法向②中滴加1滴碘水,振蕩試管,再加1滴碘水,再振蕩試管,重復上述操作至試管中物質(zhì)剛好變成藍色為止.記錄向②試管中加入碘水的滴數(shù).
步驟(Ⅳ)對于③、④試管中樣品,重復步驟(Ⅲ)的操作.
測定物質(zhì)滴入碘水的數(shù)量(滴)
①蒸餾水1
②標準維生素C溶液8
③橙汁15
④果味飲料5
試回答以下問題:
(1)你認為小明測定的兩種飲料中,哪一種維生素C含量較高?橙汁.
(2)化學實驗需要控制變量.下列哪些情況會影響到測定結(jié)果?BC.
A、試管的大小不同            B、量取的被測試物質(zhì)的體積不同
C、沒有用同一規(guī)格膠頭滴管按相同的操作方法向③、④中滴加碘水
(3)有人認為測定物質(zhì)②是多余的,你認為呢?請說明理由.不是多余的.通過①②的實驗對比,可以獲得維生素C和單質(zhì)碘反應時的數(shù)量比,根據(jù)該數(shù)量比和實驗③④測得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橙汁、該果味飲料維生素C含量.

分析 (1)根據(jù)題意(維生素C能與碘水反應)可知,要想滴加碘水后顯示顏色,就必須首先把維生素C反應完全,因此顯示顏色時滴加的碘水越多,就說明該物質(zhì)含有的維生素C就越多;
(2)控制變量以必須保證一個變量,其它地方相同,只有這樣才能確定現(xiàn)象的不同是有此因素引起的;
(3)該實驗是通過對比,確定橙汁和果味飲料中維生素C的含量多少.淀粉遇到碘水變藍色,維生素C能與碘水反應,所以哪種物質(zhì)中滴加的碘水比標準維生素C溶液多,說明該物質(zhì)中維生素C的含量高于標準維生素C溶液,反之,則說明物質(zhì)中的維生素C含量低于標準維生素C溶液.

解答 解:(1)根據(jù)題目信息(維生素C能與碘水反應)可知,要想滴加碘水后顯示顏色,就必須首先把維生素C反應完全,因此顯示顏色時滴加的碘水越多,就說明該物質(zhì)含有的維生素C就越多.觀察圖表發(fā)現(xiàn),③橙汁中滴加的碘水最多,說明③橙汁中的維生素C含量就最高;
故答案為:橙汁;
(2)這是一個對比實驗,所以必須保證一個變量,其它地方相同才能斷定現(xiàn)象的不同是由這一個因素引起的.
A、變量只有一個,即維生素C的含量,不會影響到測定結(jié)果;
B、變量有兩個:維生素C的含量和體積,會影響到測定結(jié)果;
C、變量有兩個:碘水的量和維生素C的含量,會影響到測定結(jié)果.
故選:BC.
(3)通過①②的實驗對比,可以獲得維生素C和單質(zhì)碘反應時的數(shù)量比,然后根據(jù)該數(shù)量比和實驗③④測得的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橙汁、該果味飲料維生素,所以不是多余的;
故答案為:不是多余的.通過①②的實驗對比,可以獲得維生素C和單質(zhì)碘反應時的數(shù)量比,根據(jù)該數(shù)量比和實驗③④測得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橙汁、該果味飲料維生素C含量.

點評 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實驗過程的探究能力,尤其是對控制變量的理解和應用,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客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中正確的是( 。
選項客觀事實微觀解釋
A品紅在熱水中擴散比在冷水中快水分子間存在間隙
B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C稀鹽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稀鹽酸和稀硫酸中都含大量氫離子
D攪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攪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根據(jù)如圖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酒精燈.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填字母序號).
(4)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用裝置E收集氧氣時,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bd(填序號).
a.加熱前,將集氣瓶裝滿水,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熱后,觀察到水中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時,立即收集氣體
c.待集氣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d.待收集氧氣完畢后,先將酒精燈熄滅,再將導管移出水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如圖為實驗室制取氣體時常用的儀器,請結(jié)合你所學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用高錳酸鉀固體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2KMnO4 $\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若用A裝置作為發(fā)生裝置,還缺少酒精燈(填實驗用品名稱之一).
(2)實驗室常用塊狀固體電石(主要成分是CaC2)與水反應制取乙炔(C2H2),該反應很劇烈,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BD(選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形成科學認識需要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請回答:
(1)觀察、猜想、假設、實驗等收集證據(jù)的方法是獲得感性認識的重要方法.
觀察是用感官或借助儀器去獲得信息的過程.
猜想是沒有事實根據(jù)、不知真假的主觀猜測,可能會出錯,可不去證明,也可能無法證明.
假設是對客觀事物的假定性說明.假設必須建立在觀察和已有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能夠被檢驗,不是對的,就是錯的.
下面的5個陳述,哪個陳述是觀察?(填代號,下同)D;哪個陳述是猜想?A;哪個陳述是假設?C.
A.鐵制品不做任何處理,在干燥的室內(nèi),不會生銹
B.通過探究稀硫酸與鋅,鐵反應速率,發(fā)現(xiàn)相同條件下,與相同濃度稀硫酸反應,鎂反應的速率比鐵快.
C.如果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那么該氣體很有可能是二氧化碳
D.在探究鋅與稀硫酸反應的實驗中,有細心的同學感覺到試管外壁發(fā)熱
E.通過分析實驗結(jié)果,鋅與稀硫酸反應速率適中,更適合用于制取氫氣.
(2)抽象、歸納、演繹等是理性思維的重要方法.
抽象是從眾多事物中抽取它們共同的本質(zhì)特征的過程.例如,微觀粒子Na+、Mg2+、K+、NH4+共同的本質(zhì)特征是都帶正電荷,這類微觀粒子稱為陽離子.
歸納是根據(jù)一系列具體事實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結(jié)論的過程.如你在買櫻桃時,先拿幾個櫻桃嘗一嘗,如果都很甜,就能歸納出這份櫻桃是甜的.
下面的4個陳述,來自某同學的化學筆記.其中,哪個陳述是抽象?C;哪個陳述是歸納?B.
A.金屬活動性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與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所以金屬鉛能與稀硫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
B.實驗證明,鎂能與硫酸反應,能與鹽酸反應,所以鎂能與酸反應.
C.H2SO4 HNO3 的水溶液都顯酸性的原因,是它們的溶液中都存在H+,我們把溶于水離解出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一類化合物稱為酸
D.石蕊試液遇到鹽酸變紅,因為鹽酸中有氫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叫做化學性質(zhì);物質(zhì)不經(jīng)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叫做物理性質(zhì).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這些是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氧氣能供給呼吸、支持燃燒,這些是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在實驗室中可選擇圖甲裝置制取氣體.
(1)請寫出用A裝置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若用B裝置收集氧氣,則氣體要從a端還是b端進入?
(3)圖乙是利用氯化氫氣體做的一個趣味實驗,(夾持設備已略去),燒瓶中裝有干燥的氯化氫氣體,先將膠頭滴管里的水擠壓到燒瓶中,然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xiàn)燒杯中的水迅速進入燒瓶,形成“紅色噴泉”.推測氯化氫具有的物理和化學性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小亮發(fā)現(xiàn):收集的氧氣占集氣瓶容積的60%(空氣占40%)時,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那么,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濃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對此展開探究:
第一組實驗:取5只集氣瓶,編號為①、②、③、④、⑤,分別裝入其總?cè)莘e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恰好把5只集氣瓶中的水排去.將帶火星的木條依次插入①~⑤號瓶中,記錄實驗現(xiàn)象.
小亮在前一組實驗的基礎上又做了第二組和第三組實驗,三組實驗的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見下表.
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
集氣瓶編號
收集的O2占容積的體積分數(shù)(%)l0203040503l3335373934
帶火星木條的狀況微亮很亮復燃復燃很亮很亮復燃復燃復燃很亮
請根據(jù)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使用帶火星的木條驗滿氧氣的方法是否可靠:否(填“是”或“否”).
(2)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收集的氧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shù)+瓶中空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shù)×21%.
(3)收集的氧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shù)最低為35%時,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時集氣瓶中氧氣分數(shù)是49%(計算結(jié)果保留整數(shù)).
(4)用帶火星的木條直接檢驗雙氧水受熱分解產(chǎn)生的氧氣時,往往難以復燃,這是因為在加熱生成氧氣的同時產(chǎn)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時混合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右下圖所示.若只考慮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欲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應將加熱雙氧水的最高溫度控制在82℃.
(5)采取“半值法”探究能減少實驗次數(shù).例如:第一組實驗若按③、④的編號順序進行實驗,即可確定下一組實驗收集的氧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shù)應在30%~40%之間,從而省去編號為①、②、⑤的實驗.同理,第二組實驗可以省去的實驗編號為①、④、⑤.
(6)氧氣可用排水法收集,這是因為不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下列結(jié)論中,錯誤的是( 。
A.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能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B.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水中白磷不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要與氧氣接觸
C.水中白磷通過氧氣前后的實驗對比,說明可燃物燃燒要與氧氣接觸
D.只有圖1實驗,不能證明可燃物燃燒的兩個條件,溫度達到著火點和氧氣接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