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0.某農村中學的化學興趣小組在開展實驗活動時,利用山泉水配制氫氧化鈉溶液,結果幾次配制所得的溶液都出現渾濁的現象,放置一段時間后,容器底部還出現白色沉淀物.該興趣小組的同學針對此奇異的現象展開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用山泉水配制氫氧化鈉溶液為什么會出現渾濁?白色沉淀物是什么物質?
作出猜想:I.氫氧化鈉樣品不純,含不溶性雜質;
II.氫氧化鈉與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質發(fā)生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物質.
(1)小明通過實驗很快就排除了猜想I,他的實驗是取氫氧化鈉樣品適量于試管中,加入足量蒸餾水,樣品完全溶解.
查閱資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較多的碳酸氫鈣,碳酸氫鈣[Ca(HCO32]受熱會分解,也能與氫氧化鈉反應,且都有碳酸鈣生成.
(2)小紅取來少量的山泉水于燒杯中,往其中加入適量的肥皂水,攪拌,觀察到泡沫少,產生較多的白色垢狀物的現象,確認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紅取含有碳酸鈣的沉淀物進行實驗:取少量的沉淀物,加入適量的稀鹽酸,實驗現象是固體逐漸溶解,產生大量氣泡.
(4)該山泉水經過蒸餾 (填操作名稱),就可用于配制氫氧化鈉溶液.

分析 氫氧化鈉易溶于水;
利用肥皂水可以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蒸餾可以得到純凈水.

解答 解:(1)小明通過實驗很快就排除了猜想I,他的實驗是:取氫氧化鈉樣品適量于試管中,加入足量蒸餾水,樣品完全溶解.
故填:取氫氧化鈉樣品適量于試管中,加入足量蒸餾水,樣品完全溶解.
(2)小紅取來少量的山泉水于燒杯中,往其中加入適量的肥皂水,攪拌,觀察到泡沫少,產生較多的白色垢狀物,確認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故填:泡沫少,產生較多的白色垢狀物.
(3)取少量的沉淀物,加入適量的稀鹽酸,稀鹽酸能和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實驗現象是固體逐漸溶解,產生大量氣泡.
故填:固體逐漸溶解,產生大量氣泡.
(4)該山泉水經過蒸餾可以得到純凈水,純凈水可用于配制氫氧化鈉溶液.
故填:蒸餾.

點評 實驗現象是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現,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為揭示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質奠定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化學興趣小組想探究竹子里面氣體的成分:
【查閱資料】竹子里面的氣體主要含有二氧化碳、氧氣、氮氣.
【實驗驗證】
操作與現象分析與結論
(1)他先將竹子浸在水里,鉆個小孔,看到一串串氣泡冒出.然后采用排水 法(填實驗室常用的一種集氣方法)收集到了甲乙兩瓶氣體.
(2)將放有足量紅磷的燃燒匙伸入甲瓶中(如圖).用放大鏡聚焦,使紅磷燃燒,瓶內充滿了白煙.然后,將甲瓶倒放水中,松開夾子,結果流入的水約占瓶子容積的$\frac{1}{10}$.
這說明竹子里的氣體中肯定含有氧氣;
(3)往乙瓶倒入適量澄清石灰水,振蕩,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這說明竹子里的氣體肯定含有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氣體由H2、C0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某化學興趣小組對該氣體的組成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該氣體由什么物質組成?
【提出假設】猜想1:只有氫氣;猜想2:只有一氧化碳;猜想3:既有氫氣又有一氧化碳.
【提供信息】1.由H2、CO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的氣體能在氧氣中安靜地燃燒.
          2.白色的無水CuS04遇水變藍色
【設計實驗】將該氣體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依次通過無水硫酸銅、澄淸石灰水,根據兩種物質的變化情況來推測該氣體的組成.
【現象與結論】①無水硫酸銅變成藍色,澄清石灰水無明顯變化,猜想1成立.
            ②無水硫酸銅無變化,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猜想2成立.
            ③無水硫酸銅變成藍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猜想3成立.
【分析討論】
(1)無水硫酸銅變成藍色,說明氣體燃燒的產物中有水生成,推知該氣體成分中一定含有氫元素;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氣體燃燒的產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推知該氣體成分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2)寫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高鐵酸鈉(Na2FeO4)是一種新型高效的水處理劑.下列有關高鐵酸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屬于氧化物B.高鐵酸鈉由7個原子構成
C.鐵元素化合價為+6D.鈉、鐵、氧三種元素質量比是2: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發(fā)現火險或遭遇火災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使用樓內電梯快速撤離
B.若是煤氣泄漏起火時,首先關閉氣體閥門
C.被困在火災區(qū)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D.不能逃生時,應沉著應對,等待救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觀察比較與歸納總結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對于以下三個化學方程式:
2Mg+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      2H2+O2 $\frac{\underline{\;點燃\;}}{\;}$2H2O    2CO+O2 $\frac{\underline{\;點燃\;}}{\;}$2CO2
(1)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它們有許多共同點;請你寫出其中兩點:①反應條件都是點燃;都是化合反應②都是氧化反應.
(2)請你寫出與其相同任一個化學方程式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根據所學知識回答:
(1)7號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
(2)12號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電子形成離子,該離子的符號是Mg2+
(3)由1號元素和8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H2O(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實驗結論錯誤的是( 。
選項ABCD
實驗
實驗現象熱水中未燃燒的白磷在通入氧氣后燃燒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中復燃點燃試管內的氣體時發(fā)出尖銳的爆鳴聲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后熄滅
實驗結論燃燒需要氧氣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所收集的氫氣不純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下列現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雪糕上冒冷氣B.燈泡發(fā)光C.花生霉變D.粉筆折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