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來測定空氣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圖所示的是小明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測定方法。實驗過程是:
第一步:將集氣瓶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
第二步:點燃燃燒匙內(nèi)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第三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xiàn)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總?cè)莘e的1/5。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面的實驗同時證明了氮氣有的化學性質(zhì)。
(2)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cè)莘e的1/5,你認為導(dǎo)致這一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是、。(說出二點)
(3)該實驗?zāi)芊駥⒓t磷換成木炭粉,說出理由
(4)某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右圖所示),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
【答案】
(1)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2)裝置氣密性不好,紅磷的量不足
(3)不能,因為木炭粉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是氣體沒有壓強差
(4)產(chǎn)生的五氧化二磷不會散到空氣中污染空氣,準確度增加
【解析】(1)紅磷能燃燒說明氧氣有助燃性,熄滅說明氮氣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水吸入后的現(xiàn)象證明氮氣不易溶于水,
(2)由于實驗過程中瓶內(nèi)空氣會受熱膨脹所以不冷卻就打開止水夾會使進入的水量變小,紅磷量不足氧氣會不能完全耗盡,同樣會使進入水量不足,
所以答案是:紅磷的量不足,或者是未等容器冷卻就打開了止水夾;
(3)測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主要是根據(jù)物質(zhì)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氣體造成氣壓減小,減小的體積就是氧氣的體積,故生成物中不能有氣體,用碳代替紅磷,碳燃燒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氣體,瓶內(nèi)氣壓不變,故不會進入水;
(4)圖二的裝置氣密性較好,實驗過程中不用打開瓶塞,結(jié)果會更準確;產(chǎn)生的五氧化二磷不會散到空氣中污染空氣.
所以答案是:(1)不能燃燒不助燃;(2)紅磷的量不足,或者是未等容器冷卻就打開了止水夾;(3)碳燃燒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氣體,瓶內(nèi)氣壓不變,故不會進入水;(4)點燃紅磷后由于不需要打開瓶塞,容器的氣密性較好測量會更準確.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市場上有一種罐裝飲料,在飲料罐的夾層中分別裝入一種固體物質(zhì)和水,飲用前搖動飲料罐使它們混合,罐內(nèi)飲料溫度就會降低,這種固體物質(zhì)可能是( 。
A. 硝酸銨B. 氫氧化鈉C. 食鹽D. 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zhì)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硫酸、硫酸鈉、氫氧化鈉
B. 氫氧化鈣、氯化鈉、碳酸鉀
C. 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
D. 硫酸銅、氫氧化鈉、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zhì)一般具有氣、液、固三種狀態(tài),且三種狀態(tài)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zhuǎn)化.在同一物質(zhì)的三種狀態(tài)轉(zhuǎn)化過程中,一定改變的是( 。
A. 分子的大小B. 分子間距離C. 分子的質(zhì)量D. 分子的種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霧霾頻現(xiàn),大氣質(zhì)量堪憂.下列做法不利于保護大氣環(huán)境的是( )
A. 城市街道灑水降塵
B. 發(fā)展水力、風力發(fā)電
C. 倡導(dǎo)乘公交車或地鐵出行
D. 露天焚燒秸稈、樹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下列物質(zhì):①氧氣和臭氧②稀有氣體③高錳酸鉀加熱制氧氣后的剩余物④水和雙氧水⑤冰和水的混合體⑥五氧化二磷⑦二氧化錳
⑧ ⑨ ⑩ 。
(友情提醒:其中⑧、⑨、⑩圖分別表示氣體粒子的示意圖,“●”和“○”分別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
請用序號填空:
其中:
(1)混合物有
(2)純凈物有。
(3)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燈的火焰中約2秒后取出來可以看到處首先炭化(用a、b、c填空)你對用酒精燈加熱的建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guān)碳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 CO2 是導(dǎo)致酸雨的主要氣體
B. C 和 CO2 反應(yīng)吸收熱量
C. 金剛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D. CO 和 CO2 都具有還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中,能達到實驗?zāi)康牡氖牵?)
A. 比較二氧化錳和三氧化鐵的催化效果
B. 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氣體
C.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D. 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質(zhì)量的氮氣液化成為液氮,此過程中發(fā)生改變的是
A. 氮分子之間的間隔B. 氮分子的質(zhì)量
C. 氮分子的體積D. 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