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質中,屬于混合物的是:

A. 干冰 B. 大理石 C. 水 D. 氧化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固體

B. 硫在氧氣中燃燒產(chǎn)生藍紫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二氧化硫氣體

C. 木炭在空氣中不燃燒,只發(fā)生紅熱現(xiàn)象

D. 鎂條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吸入人體內(nèi)的O2有2%轉化為“奪命殺手”的活性氧。我國科學家嘗試用硒化合物(Na2SeO3)消除人體內(nèi)的活性氧,該化合物中Se的化合價是

A. +4 B. +3 C. +2 D.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邵樊片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近期我區(qū)出現(xiàn)家禽感染禽流感H7H9,如果人感染不要驚慌要及時治療,帕拉米韋是一種新的強效神經(jīng)氨酸酶抑制劑,對新發(fā)的H7N9人禽流感患者具有顯著的治療作用。下列有關帕拉米韋C15H28N4O4分子式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帕拉米韋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

B. 一個帕拉米韋分子由15個碳原子、28個氫原子、4個氮原子、4個氧原子構成

C. 帕拉米韋中碳、氫、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5:28:4:4

D. 帕拉米韋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邵樊片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人類離不開水,新型自來水消毒劑X可由下列反應制。篊l2 + 2NaClO2 = 2NaCl + 2X,則X的化學式為

A. ClO B. Cl2O C. ClO2 D. 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張家口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興趣小組對“蠟燭燃燒的產(chǎn)物”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蠟,石蠟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作出猜想)蠟燭燃燒的產(chǎn)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實驗驗證)(1)用干冷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觀察到______,證明有水生成。

(2)同學們又用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1分鐘后,提起錐形瓶,翻轉后注入20mL石灰水,加塞、振蕩,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確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實驗中小明觀察到一個意外現(xiàn)象:錐形瓶內(nèi)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質。

(交流討論)經(jīng)分析,同學們一致認為黑色物質是石蠟不充分燃燒生成的________。由此他們猜想還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為驗證一氧化碳,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實驗驗證)(1)實驗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團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

(2)將a端插入蠟燭的焰心。

(3)用酒精燈加熱b端的糊狀物,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黑色物質變成紅色,證明蠟燭不充分燃燒有一氧化碳生成。

(4)為防止玻璃管中的紅色物質又被氧化變成黑色,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張家口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B.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固體

C.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鹽酸

D.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打開止水夾前)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張家口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實驗室中利用圖裝置,可以進行的實驗是 ( 。

①用過氧化氫溶液與MnO2制取氧氣 ②用KMnO4固體制取氧氣③用鋅粒(固體)與稀硫酸制取氫氣 ④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氣體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市2018年九年級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請根據(jù)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卮饐栴}。

(1)屬于同種元素的是____________。

(2)表示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是__________。

(3)由C和E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

(4)寫出D所表示粒子的符號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