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6.元素周期表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工具,依據如圖回答問題:

(1)表中14號元素屬于非金屬(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該元素的化學性質與碳元素相似.
(2)通過表的分析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數=該元素原子核外的電子層數.除此之外,還能得到什么規(guī)律(只寫一個)同一行中,從左到右元素的核電荷數依次遞增.
(3)在化學反應中,鋁原子失電子形成鋁離子,寫出鋁離子符號Al3+
(4)鈉元素與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2S.

分析 (1)根據原子序數確定元素名稱、分類以及最外層電子數確定元素性質;
(2)根據元素周期表進行分析;
(3)根據離子符號的寫法來分析;
(4)根據化合價寫出化學式.

解答 解:(1)14號元素是硅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其最外層電子數與碳元素均為4,故化學性質相似,故填:非金屬;碳;
(2)通過上表的分析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數和該元素原子核外的電子層數相同.圖中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如:同一行中,從左到右元素的核電荷數依次遞增.還能找到哪些規(guī)律有:同一行中最外層電子數依次遞增(或同一列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故填:電子層數;同一行中,從左到右元素的核電荷數依次遞增;
(3)鋁原子最外層有3個電子,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最外層的3個電子,而形成帶上三個單位正電荷的鋁離子,故填:Al3+;
(4)鈉元素最外層電子數是1,容易失1個電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顯+1價;硫元素最外層電子數是6,容易得2個電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顯-2價,所以正價在前,負價在后,十字交叉,所以化學式是Na2S.故填:Na2S.

點評 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知道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數的關系,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特點,化學式的寫法,了解周期數等于原子核外電子層數.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詩詞諺語中蘊含著一定的科學道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既涉及物理變化又涉及化學變化
B.“眾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著火點越低,越容易著火
C.“百煉成鋼”與“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蘊含的化學原理相同
D.“真金不怕火煉”是說黃金熔點很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鐵元素與人類關系密切.
(1)鐵是年產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2)元素周期表中鐵元素的信息如圖所示其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26.
(3)鐵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Fe2O3和Fe3O4形式存在,它們屬于C.(填字母序號)
A.單質    B.氧化物    C.酸    D.堿    E.鹽
(4)用磁鐵礦煉鐵的反應原理為(寫化學方程式)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溫\;}}{\;}$3Fe+4CO2
(5)鐵制成鐵鍋,主要是利用鐵的延展性和導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圖.從示意圖中,你能夠得出的規(guī)律或者結論有:(答出兩條即可)

(1)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學反應前后,原子(或元素)的種類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化學是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視角認識物質的,請按要求回答問題:
(1)氧氣從宏觀視角看,是由氧元素組成的;
(2)在化學反應前后,肯定不變的是原子的個數(任填一種);
(3)依據圖示回答:A、B、C、D表示4種物質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A和B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C和D.
①1個B分子中含3個原子,②該化學反應的反應類型是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水是生命之源.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某湖的水質狀況進行了相關調查研究.
(1)取回水樣,靜置后過濾.在實驗室里,過濾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和玻璃棒.
(2)若要測定該湖的水質酸堿性的強弱,最適宜的是B(填字母).
A.酚酞溶液  B.pH試紙  C.石蕊溶液
(3)下列做法會造成水體污染的是AB (填字母).
A.隨意棄置廢舊電池            B.含二氧化硫的工業(yè)廢氣任意排放
C.工業(yè)廢水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D.嚴格監(jiān)管化肥和農藥的使用
(4)節(jié)約用水從我做起.請任舉生活中節(jié)約用水的一項措施:洗菜水澆花等
(5)天然水中含有許多雜質,將天然水變成純水的方法是蒸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解釋下列符號中“3”的含義:
①3O2氧分子的個數 ②3P磷原子的個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用數字和化學符號表示:
(1)2個氮原子2N;
(2)五氧化二磷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實驗裝置的設計和組裝是一個改進的過程,請觀察下列裝置并回答相關問題.

(1)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2)根據A裝置的適用條件改進后得到B裝置,其中儀器c 的名稱是錐形瓶.
(3)請描述一種用于檢驗B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將裝置中導氣管上的膠皮管用彈簧夾夾住,向長頸漏斗中注水至浸沒長頸漏斗末端,繼續(xù)注水至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時間后若液柱不下降,即可證明裝置不漏氣.
(4)E裝置從a、b 中某一個接口進氣,可以代替C、D裝置收集氣體,并且可以減少氣體向空氣中的逸出.現用E裝置來收集氫氣,則氣體應從b口(選填“a”或“b”)進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