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4.在化學反應A+B-C+D中,5g A物質和6g B物質恰好完全反應,生成C物質4g,則生成D的質量為( 。
A.5 gB.6 gC.7 gD.4 g

分析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可以求出生成D的質量.

解答 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5gA和6g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D的質量為:5g+6g-4g=7g;
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質量守恒定律進行推斷的能力,需認真分析,找出質量關系,就可以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常見的三種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B.濃硫酸的三個特性:吸水性,脫水性,腐蝕性
C.氫氧化鈉的三個俗稱:純堿,燒堿,苛性鈉
D.遇水放熱的三種物質:濃硫酸,氫氧化鈉,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水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是水通電分解的示意圖,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a、b兩試管中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為1:2.
(2)圖2實驗中實驗結束后,用pH試紙測量集氣瓶中的液體,其pH小于7(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②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
③常溫下鋁在空氣中被氧化4Al+3O2═2Al2O3;
④碳酸受熱分解H2CO3$\frac{\underline{\;\;△\;\;}}{\;}$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下列物質中,屬于混合物的有①③⑤⑧(填序號,下同);屬于純凈物的有②④⑥⑦.
①凈化后的空氣  ②二氧化碳③澄清石灰水 ④液態(tài)氧氣 ⑤粗食鹽 ⑥五氧化二磷 ⑦蒸餾水 ⑧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氣體溶解度: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有壓強和溫度.壓強越大,氣體的溶解度增大;溫度越高,氣體的溶解度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科學實驗中,藥品和儀器的存放應符合一定的規(guī)范.下列物質存放在對應的容器中,符合規(guī)范的是( 。
A.
碳酸鈣固體
B.
氫氧化鈉溶液
C.
氫氣
D.
稀鹽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李琳同學取20g黃銅(銅鋅合金)樣品放人到100g稀硫酸中,稀硫酸與黃銅樣品的有效成份恰好完全反應(其他成分不與稀硫酸反應).反應后剩余固體和液體的總質量為119.6g.
(1)生成氫氣的質量是多少?
(2)該產品中銅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已知: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不溶于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某實驗小組據此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用排水法能否收集二氧化碳的問題,其實驗過程及結論如表:
實驗實驗過程實驗結果
1A中加入足量石灰石,并充滿二氧化碳;B中盛滿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將10mL稀鹽酸注入瓶中.測得量實驗2筒內液體體積比實驗1少了約1%.
2A中加入足量石灰石,并充滿二氧化碳;B中盛滿蒸餾水.將10mL稀鹽酸(濃度與實驗1相同)注入瓶中.
(1)實驗開始時,A中充滿二氧化碳的目的是避免空氣對實驗產生干擾,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該實驗小組對比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發(fā)現該實驗裝置有缺陷,為此對實驗裝置B進行了改進,改進的要點是將裝置B的左側導管換成長導管并伸到集氣瓶的底部;改進裝置后,再次按照實驗2的過程進行實驗,結果發(fā)現:量筒內所得液體的體積比實驗1少了約10%,其原因是二氧化碳溶解速度慢;
(3)取實驗2結束后B瓶中的溶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后振蕩,溶液變紅色,其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H2O+CO2=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