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質放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是


  1. A.
    麻油
  2. B.
    泥沙
  3. C.
    蔗糖
  4. D.
    汽油
C
分析:根據(jù)溶液的定義來判斷本題:溶液是指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知道溶液的特點,懸濁液、乳濁液和溶液的區(qū)別.
解答:A、麻油不能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穩(wěn)定,待一段時間會分層,屬于乳濁液,故A錯誤;
B、泥沙不能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穩(wěn)定,待一段時間會有沉淀產(chǎn)生,屬于懸濁液,故B錯誤;
C、蔗糖能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也是均一、穩(wěn)定的,故C正確;
D、汽油不能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穩(wěn)定,待一段時間會分層,屬于乳濁液,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通過回答本題應知道溶液的特點尤其是均一性、穩(wěn)定性.懸濁液和乳濁液都是不均一、不穩(wěn)定的混合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小紅發(fā)現(xiàn)松軟的面包,酥脆的餅干內(nèi)部都有許多小孔.為了探究這個問題,他從面包師那里了解到:此類食品制作過程中常加入蓬松劑,碳酸氫鈉就是一種常用的蓬松劑.小紅從超市買來一袋蓬松劑(碳酸氫鈉),按照研究物質的一般方法,對其進行了探究:
①閱讀使用說明:使用時與面粉混合均勻,加水拌和,成型后直接焙制.②觀察到樣品為白色粉末狀物質.③取少量樣品加入水,發(fā)現(xiàn)全部溶解.④用PH試紙測溶液的酸堿度為PH=11.⑤取少量樣品,向其中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大量氣泡.⑥取適量樣品放入試管加熱,產(chǎn)生大量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據(jù)上述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通過以上實驗判斷,形成小孔的氣體應該是
CO2
CO2
.你猜測產(chǎn)生這種氣體的原因是
碳酸氫鈉與酸反應或碳酸氫鈉受熱分解會產(chǎn)生CO2
碳酸氫鈉與酸反應或碳酸氫鈉受熱分解會產(chǎn)生CO2

(2)取少量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層液用PH試紙測定,顯中性.由此你認為碳酸氫鈉能使食品蓬松的主要原因是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會產(chǎn)生CO2氣體,使食品蓬松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會產(chǎn)生CO2氣體,使食品蓬松

(3)請你通過以上探究活動,總結碳酸氫鈉的物理性質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4)請你寫出第6步中的化學方程式:
2NaHCO3
  △  
.
 
Na2CO3+H2O+CO2
2NaHCO3
  △  
.
 
Na2CO3+H2O+CO2

(5)請你寫出你所了解的碳酸氫鈉的其他用途
①用作泡沫滅火劑②用作汽水和冷飲中二氧化碳的發(fā)生劑;③用于生產(chǎn)餅干、糕點、饅頭、面包等的疏松劑④用于治療胃酸過多;⑤食品工業(yè)的發(fā)酵劑;⑥用于農(nóng)業(yè)浸種等;⑦用作黃油的保存劑;(任寫兩種,或其它合理答案)
①用作泡沫滅火劑②用作汽水和冷飲中二氧化碳的發(fā)生劑;③用于生產(chǎn)餅干、糕點、饅頭、面包等的疏松劑④用于治療胃酸過多;⑤食品工業(yè)的發(fā)酵劑;⑥用于農(nóng)業(yè)浸種等;⑦用作黃油的保存劑;(任寫兩種,或其它合理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化學研究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請你協(xié)助完成相關任務.
【研究課題1】探究水壺內(nèi)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閱資料】(1)天然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離子,在加熱條件下,這些離子趨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質--水垢(主要成分為碳酸鹽和堿).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質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物  質 Ca(HCO32 Mg(HCO32 Ca(OH)2 Mg(OH)2 CaCO3 MgCO3[來源:]
溶解性 可溶 可溶 微溶 不溶 不溶 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
CaCO3
CaCO3
,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設計方案】
(1)甲同學在燒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適量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入Na2CO3溶液,如果沒有白色沉淀,說明水垢中無
Ca(OH)2
Ca(OH)2
(填化學式).
(2)乙同學設計了下列實驗裝置,進一步確定水垢中含有碳酸鹽的成分.
 
其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按圖組裝儀器,將50g水垢試樣放入錐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鹽酸.
②待錐形瓶中不再產(chǎn)生氣泡時,打開活塞b,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一定量的空氣,使裝置內(nèi)的氣體緩緩通過后面的裝置.
③稱量D瓶內(nèi)物質增加的質量;
④重復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瓶內(nèi)物質質量不變.
測量滴加稀鹽酸體積與D瓶內(nèi)物質增加質量的關系如圖曲線所示;

【思考與評價】
(1)當水中含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
煮沸
煮沸

(2)A瓶中的NaOH溶液作用是
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3)若50g水垢全部是碳酸鈣,則最終應該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22
22
g.
(4)一般情況下,兩種不同金屬形成的碳酸鹽與足量鹽酸反應時,若兩金屬的化合價相同、兩種鹽的質量相同,則相對分子質量小者放出的氣體多.分析曲線圖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
MgCO3
MgCO3
(化學式),理由是
水垢中只有碳酸鈣時只生二氧化碳質量是22克,實際生成CO2的質量是24g,大于
22g,所以水垢中一定含有碳酸鎂
水垢中只有碳酸鈣時只生二氧化碳質量是22克,實際生成CO2的質量是24g,大于
22g,所以水垢中一定含有碳酸鎂

(5)以上實驗
不能
不能
(填“能夠”或“不能”)檢測出水垢中含有Mg(OH)2
【研究課題2】為測定氯化鈉樣品的純度,取30g氯化鈉樣品(雜質為氯化鈣)溶于水配制成263g溶液,再加入53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的碳酸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求: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化學探究小組的同學在學習《溶液》這一單元時,進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動并進行相關歸納,請你作為其中一員,參與他們的探究.
【活動一】小紅對“物質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進行探究.選取如下生活用品.
物品有:①粗鹽;②植物油;③蒸餾水;④冰塊;⑤蔗糖;⑥濃硫酸;⑦二氧化錳;⑧KMnO4儀器任選.
(1)通過該探究活動,小紅得出結論:有的物質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質中
 
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填“序號”)
(2)為了安全起見,小紅同學進行濃硫酸和蒸餾水混合的操作是
 

【活動二】小明以“物質溶于水后液體的溫度是否改變?”為課題進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圖如表:
實驗目的 探究下列物質溶解前后液體溫度變化情況
實驗用品 藥匙、燒杯、玻璃棒、溫度計、水、氫氧化鈉、氯化鈉、硝酸銨
操作過程 精英家教網(wǎng)
(1)圖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處錯誤,應改正為
 

(2)經(jīng)老師指出原因后,小明同學又重新做了三次食鹽,三次實驗得出相同的結果,該結論為
 

【活動三】小聰同學為了探究某一實驗目的,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粗鹽溶解→粗鹽水過濾→濾液蒸發(fā)→計算→稱量(氯化鈉:2.5g,水:47.5g)→溶解
(1)“濾液蒸發(fā)”操作中用到的儀器有
 

(2)小聰同學的探究目的是
 

【活動四】小偉對“物質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響?”這一課題進行探究.
(1)小偉從日常的事實:①食鹽易溶于水,難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鉀易溶于水,碳酸鈣難溶于水.分析得出:物質溶解性有
 
 
決定.
(2)還有哪些因素對物質溶解性有影響?小偉對此假設是:溫度越高,物質溶解性越強.小偉決定用對比實驗法來驗證,該方案中應控制的條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天然水中一般都溶有Ca(HCO32、Mg(HCO32等物質,在加熱條件下,這些溶解的物質會變成溶解度更小的堿和碳酸鹽等其它物質,所以熱水壺中常會形成由堿和碳酸鹽等組成的水垢.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對水垢的成分進行了如下研究.
【研究課題】探究熱水壺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閱資料】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離子,在加熱條件下,這些離子趨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質--水垢(主要成分為碳酸鹽、堿等的混合物).同時,他們還查閱到下列有關物質的溶解性:
物  質 Ca(HCO32 Mg(HCO32 Ca(OH)2 Mg(OH)2 CaCO3 MgCO3
溶解性 可溶 可溶 微溶 不溶 不溶 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
 

【設計方案】(1)甲同學對是否含有Ca(OH)2進行了實驗,請你幫他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 實例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水垢中無Ca(OH)2
(2)乙同學設計如圖1所示的裝置,利用一定量的水垢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待產(chǎn)生氣泡停止后,測量B裝置增加的質量,從而推出混合物的組成.這種方案受到丙同學的反對,其反對的理由是
 

精英家教網(wǎng)
(3)丁同學將裝置進行了改進,采用圖2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其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按圖組裝儀器,將25g水垢試樣放入燒瓶中,加入足量鹽酸溶液;
②測量一定時間內(nèi)C裝置增加的質量;
③待錐形瓶中不再產(chǎn)生氣泡時,打開活塞b,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一定量的空氣;
④再次稱量C裝置增加的質量;
⑤重復③和④的操作,直至C裝置中物質質量不變;
⑥測得C裝置增加的質量為12g.
①B、E裝置中所盛試劑分別為
 

②待燒瓶中不再產(chǎn)生氣泡時,打開活塞b,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一定量的空氣,其目的是
 

【實驗結論】根據(jù)上述信息你認為該水垢的成分是
 
(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課堂三級講練化學  九年級(上) 題型:059

(1)學生甲取一支蠟燭,發(fā)現(xiàn)是白色的固體.該學生做下列實驗:

①從蠟燭上用小刀切下兩塊石蠟,將一塊放入水中,發(fā)現(xiàn)它不溶于水,浮于水面.

②將另一塊石蠟放在如圖所示裝置上加熱,發(fā)現(xiàn)石蠟很快熔化.

③根據(jù)學生甲的實驗,你能總結出石蠟有哪些性質?

(2)學生乙觀察蠟燭燃燒時的現(xiàn)象:

①蠟燭火焰分為________層(如圖a所示),蠟燭邊燃燒邊________.將一塊鋁片放在火焰上,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鋁片上有________色的物質生成,該物質是________.②取一干燥的燒杯放置在火焰上方,燒杯內(nèi)壁上有________出現(xiàn).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發(fā)現(xiàn)石灰水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________(如圖b).

(3)學生丙觀察到蠟燭熄滅后出現(xiàn)白煙,它是怎樣形成的(如圖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