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物質,已知A是一種金屬單質,B和C的組成元素相同,E溶液為藍色,D是含鈉化合物。它們的關系如圖所示(“一“表示相鄰的物質間可以相互反應,“→”表示由一種物質可以轉化成另一種物質,其中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1)B的化學式為_____;
(2)寫出C的一種用途_____;
(3)E→A可以通過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實現(xiàn);
(4)寫出E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興趣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鎂條在空氣中久置表面會變黑,同學們對鎂條變黑的條件及生成物進行了相關的探究。
(一)鎂條變黑條件的探究
(查閱資料)常溫下,亞硫酸鈉(Na2SO3)可與O2發(fā)生化合反應。
(猜想與假設)常溫下,鎂條變黑可能與O2、CO2、水蒸氣有關。
(進行實驗)通過控制與鎂條接觸的物質,利用如圖裝置(鎂條長度為3cm,試管容積20mL),分別進行下列5個實驗,并持續(xù)觀察20天。
編號 | 主要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1 | 先充滿用NaOH濃溶液洗滌過的空氣再加入2mL濃硫酸 |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
2 | 加入2mLNaOH濃溶液 |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
3 | 先加入2mL濃硫酸再通入約4mLCO2 |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
4 | 先加入4mL飽和Na2SO3溶液再充滿CO2 |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
5 | 先加入2mL蒸餾水再通入約4mLCO2 | 鎂條第3天開始變黑至20天全部變黑 |
(解釋與結論)
(1)實驗1和2中,NaOH濃溶液的作用是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實驗3中,試管內的氣體主要含有CO2、_____。
(3)得出“鎂條變黑一定與CO2有關”結論,依據(jù)的兩個實驗是_____(填編號)。
(4)根據(jù)上述實驗,興趣小組同學得出結論:鎂條表面黑色物質的形成與_____有關。
(反思與評價)
(5)在猜想與假設時,同學們認為鎂條變黑與N2無關,其理由是_____。
(二)對鎂條變黑后生成物的探究
興趣小組同學查閱資料,了解到鎂條表面的黑色物質是一種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堿式碳酸鎂可表示為a Mg(OH)2·b MgCO3·c H2O。
(查閱資料)①Mg(OH)2、MgCO3受熱易分解,各生成對應的兩種氧化物;
②堿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體混合物。
(進行實驗)興趣小組同學為進一步確定堿式碳酸鎂組成,稱取購買的堿式碳酸鎂固體18.2g;裝入硬質玻璃管,按如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假設裝置A、C、D中所裝藥品均足量)。
步驟一:連接A和B,打開活塞,通入空氣;
步驟二:點燃酒精燈,依次連接裝置A→B→_____→_____(填“C”,“D”);
步驟三:待裝置B中固體完全反應后,停止加熱,繼續(xù)通入空氣,直至冷卻。反應前后稱量相關裝置和物質的總質量,其數(shù)據(jù)如下表:
反應前 | 反應后 | |
C:試管和所盛溶液 | 45.0g | 48.6g |
D:干燥管和固體 | 75.8g | 82.4g |
(解釋與結論)
(1)“步驟三”中,當反應結束后,繼續(xù)通入空氣的目的是_____(寫一條)。
(2)假設上述數(shù)據(jù)均準確,通過計算可得:該堿式碳酸鎂中a:b:c=_____。
(3)有同學提出,在“步驟二”連接裝置的最末端應再接一套裝有堿石灰的裝置,這樣改進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天平的兩個托盤上各放一只燒杯,分別盛有100g 7.3%的稀鹽酸,此時天平平衡。分別向天平左、右兩邊各放入10g碳酸鈣粉末和鐵粉,充分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左邊燒杯中的現(xiàn)象是固體完全溶解,產生氣泡
B. 右邊燒杯中的現(xiàn)象是固體完全溶解,溶液變?yōu)闇\綠色,產生氣泡
C. 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可以向左盤繼續(xù)加入4.2g碳酸鈣粉末
D. 若將碳酸鈣粉末換成鋅粉,其它條件不變,天平最終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用圖1中實驗裝置對二氧化碳性質進行探究。三位同學同時迅速將注射器內85mL的液體(水、飽和石灰水、40%氫氧化鈉溶液)注入各自燒瓶中,關閉活塞。約90s后,同時振蕩燒瓶,冷卻至室溫。觀察傳感器定量實時地傳回燒瓶內氣壓變化形成的圖象(如圖2)下列結論或解釋不正確的是( )
A. 該溫度下,1體積水約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氣體
B. 對比曲線1和2可知,二氧化碳和水一定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C. 三個實驗的起始階段壓強都快速增大是由于注入液體壓縮了瓶內的氣體
D. 對比曲線2和3可知,40%NaOH溶液比飽和石灰水更適合吸收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同學對長期露置于空氣中的化學藥品成分變化情況做了以下探究。
(1)取少量氫氧化鈉固體置于表面皿上,幾分鐘后將表面皿倒置現(xiàn)象如圖1B所示,通過細致觀察發(fā)現(xiàn)氫氧化鈉_____。放置幾天以后,觀察到圖IC中的現(xiàn)象,為檢驗氫氧化鈉是否完全變質,小組同學設計了下列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結論 |
① _____ | 生成白色沉淀 | 藥品 部分變質 |
②待①中反應恰好完全時靜置,取上層清液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 | 溶液由無色變部分變質 成紅色 |
(2)①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
(3)鹽酸與空氣成分均不發(fā)生化學反應,所以久置鹽酸中的物質種類不會發(fā)生變化。
同學們對久置稀鹽酸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變化情況開展了探究。
I.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變
想二:溶質質量分數(shù)減小
猜想三:溶質質量分數(shù)_____。
Ⅱ.實驗準備
該小組在實驗室配制了一定濃度的稀鹽酸分裝在甲燒杯和乙試劑瓶中,塞好乙瓶的瓶塞(如圖2)。置于相同環(huán)境中,放置一段時間。
Ⅲ.設計方案,并完成實驗,記錄如表所示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
方案一 | 取等質量等濃度的NaOH溶液于兩個錐形瓶中,均加3滴酚酞 溶液,分別滴加甲、乙中的稀鹽酸,記錄消耗稀鹽酸的質量 | ①溶液時,消耗稀鹽酸的質量: 甲<乙 | 猜想三 |
方案二 | 分別取少量甲、乙中稀鹽酸于試管中,用玻璃棒蘸取滴在置于表面皿中的用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 ②pH值:甲_____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實驗方案進行實驗,不正確的是( )
A. 稱量氫氧化鈉固體
B. 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
C. 驗證物質燃燒需要氧氣
D. 探究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草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晶體(H2C2O42H2O)無色,熔點為101℃,易溶于水,受熱脫水、升華,170℃以上分解。草酸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沉淀:H2C2O4+Ca(OH)2=CaC2O4↓+2H2O.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組同學按照如圖1所示的裝置,通過實驗檢驗草酸晶體的分解產物。儀器a的名稱是_____。裝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裝置C中有氣泡逸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可知草酸晶體分解的產物中一定有_____。
(2)乙組同學認為草酸晶體分解的產物中還有CO.為進行驗證,選用甲組實驗中的裝置A、B和圖2所示的部分裝置(可以重復選用)進行實驗。
①乙組同學的實驗裝置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A→B→_____→I→D→H。
甲:F→D→G 乙:G→F→D 丙:D→F→G 。D→G→F
在上述裝置中,F裝置的作用是_____;H裝置的作用是_____。
②裝置I中盛有的氧化鐵發(fā)生了顏色變化,欲證明草酸晶體分解的產物中有CO,乙組同學需要兩次使用裝置D,其現(xiàn)象分別是第一個D裝置_____;第二個D裝置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淮安市區(qū)至淮安區(qū)的輕軌正在緊張建設中,建設輕軌用到大量的金屬材料。下圖是高爐煉鐵和煉鐵原理的相關實驗。
(1)如圖1,列車用了大量鋁合金材料,鋁制品抗腐蝕性能很好,原因是_____。
(2)圖2是高爐煉鐵的示意圖,高爐煉鐵需要的原料有鐵礦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氣,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燒產生熱量維持爐溫和_____。
(3)某同學用圖3裝置,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在完成氣密性檢查后加入藥品。給氧化鐵加熱前要先向裝置中通一會兒一氧化碳,目的是_____,實驗過程中玻璃管A中的實驗現(xiàn)象為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
(4)有同學認為該裝置需要添加尾氣處理裝置,你認為是否需要并說明理由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實驗室用以下裝置進行氣體的制取和性質實驗。
(1)用A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如進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最好選用的收集裝置是(填字母,下同)_____,目的是為了__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應選用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是_____,可用_____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