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將過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藍色固體。某研究性學習
小組對藍色固體的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完成下列各題:
Ⅰ.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固體為CuCO3,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體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______(填“酸”或“堿”)性。
猜想三:固體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Ⅱ.資料查閱:
①Cu(OH)2和CuCO3晶體均不帶結晶水;無水硫酸銅是白色固體,遇水會變成藍色的硫酸銅晶體。
②Cu(OH)2、CuCO3受熱易分解,各生成對應的兩種氧化物。
Ⅲ.設計與實驗:
㈠固體的獲取:
⑴將反應后的固、液混合物經過濾、洗滌、低溫烘干得藍色固體。
⑵判斷固體已洗凈的方法及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用下圖所示裝置,定性探究固體的成分。
⑶小組同學將裝置按 A、______、______(填“B”、“C”)的順序組合進行實驗,驗證出猜想三是正確的,實驗中:A中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固體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㈢固體成分定量測定:
已知Cu(OH)2的分解溫度為66℃~68℃,CuCO3的分解溫度為
200℃~220℃。設固體的組成為aCu(OH)2?bCuCO3。小組同學
用熱分析儀對固體進行熱分解,獲得相關數據,繪成固體質量
變化與分解溫度的關系如下圖,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⑷寫出AB、CD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B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通過計算可得:a:b=________。(請寫出計算過程)
Ⅰ.猜想與假設
Na2CO3 +CuSO4=CuCO3↓+Na2SO4(1分) 堿(1分)
Ⅲ.設計與實驗
⑵取最后洗滌液少量,滴加適量的稀鹽酸(硝酸、硫酸),無氣泡產生;或滴加BaCl2 [或Ba(OH)2、Ba(NO3)2]或CaCl2[或Ca(OH)2、Ca(NO3)2]溶液,無沉淀產生。(其它合理答案均給分)(1分)
⑶C B(共1分) 藍色固體逐漸變成黑色(1分) 白色固體變藍(1分)
⑷Cu(OH)2△CuO + H2O (1分) CuCO3△CuO + CO2 ↑ (1分)
⑸2 : 1 (2分)
解析試題分析:Ⅰ.猜想與假設: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和物質的性質可得,Na2CO3 +CuSO4=CuCO3↓+Na2SO4;因為, Na2CO3溶液呈堿性,故溶液中含有氫氧根;Ⅲ.設計與實驗:⑵因為是碳酸鈉和硫酸銅的反應,二者可能恰好反應,或者剩余二者之一,依據性質檢測是否洗凈即可:檢測碳酸根或者硫酸根或者銅離子;⑶因為檢測二氧化碳要經過澄清石灰水,會干擾生成水的檢測,故,應先通過C變藍檢測有水生成,再通過B看變渾濁檢測有二氧化碳的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氧化銅黑色,藍色固體逐漸變成黑色;硫酸銅白色粉末,與水反應生成藍色晶體,故白色固體變藍色;(4)AB和CD段固體質量減少,故反應方程式為:Cu(OH)2△CuO + H2O,CuCO3△CuO + CO2 ↑;
(5)由題意可知AB段生成水的質量為32.0g—28.4g = 3.6g,
CD段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8.4g—24.0g = 4.4g
則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個數比為3.6g/18:4.4g/44=2:1
再結合化學方程式的系數比,可知a:b=2:1
考點:實驗設計與數據分析,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常見離子的檢測;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7分)嫩肉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NaHCO3),可破壞肉質纖維結構、促進肉類吸收水分,從而使肉質松軟,達到鮮嫩爽滑的目的。小明發(fā)現將拌了嫩肉粉的肉類放到鍋中加入食醋調味燒煮時產生了大量氣體,她對此頗感興趣,決定對其進行探究。
I. 小明對氣體的成分進行了猜測:氣體中除了醋酸氣體和水蒸氣之外,還可能含有氣體A,A是 。
Ⅱ. 小明對氣體A的來源做了兩種猜測:
猜測1: ;
猜測2:氣體A可能是由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產生的。
針對以上猜測,小明設計了以下實驗: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1 | | |
實驗2 | 取碳酸氫鈉樣品少許加入試管中,加熱使之充分反應,并把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 試管口出現小水珠,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9分)某化學實驗小組的同學對實驗室2瓶氫氧化鈉固體產生了興趣,為探究其成分進行了有關實驗。請你參與他們進行的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久置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 。
【實驗與探究】
(1)實驗如下:
實驗操作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及解釋 |
實驗一:取其中一瓶的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 實驗過程中始終沒有氣泡產生。 | 則證明此瓶中猜想 成立。 |
實驗二:取另一瓶中的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鋇溶液。 | 實驗過程中產生 。 | 則證明猜想Ⅱ或Ⅲ成立。 此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6分)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實驗室一瓶沒有標簽的銀白色金屬X,展開探究活動。
【實驗目的】X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的相對位置關系。
【實驗探究】取形狀、大小相同的X、Cu 、Zn三種金屬薄片,用砂紙打磨光亮,分別放入三份等體積、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溶液中,觀察現象。
實驗 | X放入稀硫酸中 | Zn放入稀硫酸中 | Cu放入稀硫酸中 |
實驗現象 | 金屬X表面產生氣泡緩慢 | 金屬鋅表面產生氣泡較快 | 金屬銅表面無氣泡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的濾液于試管中,在濾液中加入 。 | | 猜想②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小明同學根據NaCl+AgNO3=AgCl↓(白)+NaNO3這一反應原理,對一瓶生理鹽水進行分析時,不知道加入的硝酸銀溶液與氯化鈉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應,于是他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進行探究。請你幫他完善該實驗方案。
探究步驟 | 可能觀察到的現象 | 結論 |
(1)取反應后的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 溶液 |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 | 氯化鈉溶液過量 |
若無白色沉淀生成 | 還需進行下一步探究 | |
(2)另取反應后的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 溶液 | | |
| 說明硝酸銀溶液與氯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某廢液中含有硫酸鋅、硫酸鎳(NiSO4)、硫酸銅和硫酸,初三化學興趣小組欲從中回收銅和硫酸鋅晶體。老師給出信息:硫酸鎳溶液呈綠色,硫酸鋅溶液呈無色。
(1)為探究鎳的金屬活動性,同學們做了以下兩個實驗:
①將鎳絲(Ni)插入稀硫酸中,觀察到有氣泡產生;
②將鎳絲(Ni)插入硫酸鋅溶液中,觀察到鎳絲上無固體附著物,溶液顏色仍為無色。
請根據實驗結果,把鋅、銅、鎳的元素符號填在下表的相應格中:
(2)同學們按照實驗目的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請你協(xié)助完成方案:
①實驗操作Ⅰ和Ⅱ都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 。
②X是 ,M是 ,固體Y中含有 。寫出X與廢水中的物質發(fā)生反應的其中一個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某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探究金屬的活動性、以及銅銹蝕的條件進行了以下系列
實驗,仔細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小明按下圖1所示以“金屬表面產生氣泡的快慢”為標準來判斷鋅、鋁、鐵
的活動性強弱,有同學認為不夠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鋁與
稀鹽酸剛接觸時反應緩慢,一段時間后劇烈,產生氣泡速率隨著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二:為探究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的順序,小紅提出按上圖2進行兩步實驗,
即可證明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你認為其方案可行嗎?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
a. 試管①中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試管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三:小芳、小亮兩位同學發(fā)現銅質眼鏡架上出現了一些綠色的銹漬。經查閱資料得知,銅銹的化學成分是堿式碳酸銅。他們依照鋼鐵生銹的探究方法設計如下實驗(下圖3所示)。請回答:
a. 推測一段時間后會出現銅銹的是________試管內的銅片。(填“①”、“②”或“③”)
b. 小芳同學認為要弄清導致銅銹蝕的因素,還應該補充實驗,如上圖4所示的實驗,其目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為了解決環(huán)境因素對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從而更好地保存有關食物,某興趣小組同學根據維生素C可使高錳酸鉀(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進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
編號 | 維生素C溶液的處理方法 | 使40毫升高錳酸鉀(KMnO4)溶液褪色的滴數 |
1 | 放置于室內暗處0.5小時 | 15 |
2 | 陽光強烈直射5小時后,放置于室內暗處0.5小時 | 22 |
3 | 煮沸10分鐘后,放置于室內暗處0.5小時 | 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學習氫氧化鈉的性質之后,知道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某科技小組想進一步探究是哪一種粒子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 猜想②:可能是Na+; 猜想③:可能是OH—。
【實驗驗證】
實 驗 操 作 | 實 驗 現 象 | 結 論 |
①用試管取少量蒸餾水,滴入1-2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 | 試管內溶液仍為無色 | 水分子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
②用試管取少量氯化鈉溶液,滴入1-2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 | | |
③用試管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滴入1-2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