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5.圖中的A~H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化合物,且分別是由H、O、S、Na、Ca、Cu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其中B、E是氧化物,E中兩種元素質量之比為2:3,C、F、H為相同類別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熱,G的溶液呈藍色,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或反應條件已略去.
(1)G的化學式為CuSO4
(2)寫出E和F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3+2NaOH=Na2SO4+H2O.
(3)G和H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復分解反應.
(4)寫出C→B發(fā)生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OH)2$\frac{\underline{\;\;△\;\;}}{\;}$CuO+H2O.

分析 根據A~H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化合物,且分別是由H、O、S、Na、Ca、Cu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B、E是氧化物,E中兩種元素質量之比為2:3,所以E是三氧化硫,C、F、H為相同類別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熱,所以F是氫氧化鈉,H是氫氧化鈣,硫酸銅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鈣,G的溶液呈藍色,所以G是硫酸銅,三氧化硫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所以B是水,A是硫酸鈉,C會轉化成水,所以C是氫氧化銅,D是硫酸鈣,然后將推出的物質進行驗證即可.

解答 解:(1)A~H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化合物,且分別是由H、O、S、Na、Ca、Cu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B、E是氧化物,E中兩種元素質量之比為2:3,所以E是三氧化硫,C、F、H為相同類別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熱,所以F是氫氧化鈉,H是氫氧化鈣,硫酸銅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鈣,G的溶液呈藍色,所以G是硫酸銅,三氧化硫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所以B是水,A是硫酸鈉,C會轉化成水,所以C是氫氧化銅,D是硫酸鈣,經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G的化學式為:CuSO4;
(2)E和F的反應是氫氧化鈉和三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SO3+2NaOH=Na2SO4+H2O;
(3)G和H的反應是硫酸銅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鈣,所以基本反應類型為復分解反應;
(4)C→B發(fā)生的分解反應是氫氧化銅加熱生成氧化銅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u(OH)2$\frac{\underline{\;\;△\;\;}}{\;}$CuO+H2O.
故答案為:(1)CuSO4;
(2)SO3+2NaOH=Na2SO4+H2O;
(3)復分解反應;
(4)Cu(OH)2$\frac{\underline{\;\;△\;\;}}{\;}$CuO+H2O.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已知NaHCO3在270℃時完全分解為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熱不分解.現有某工廠生產出的一批
NaHCO3產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某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測定該產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設計了下列兩種實驗方案
方案一:樣品$\stackrel{稀硫酸}{→}$測定生成CO2的質量.
(1)本實驗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C中盛放的物質是濃硫酸.
(2)若把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為稀鹽酸,在其他操作正確的情況下,不能(填“能”或”不能“)準確測定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
方案二:樣品$\stackrel{加熱}{→}$測定剩余固體質量.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①取一只潔凈的坩禍,稱得質最為21.2克.冉向其中加入樣品,稱得總質量為41.2克;
②加熱盛有樣品的坩堝;
③將坩堝充分冷卻,稱量坩堝和剩余固體的質量;
④多次重復步驟②和③至恒重,稱得坩堝和剩余固體的總質量為35.0克.
(3)實驗時需要重復“加熱、冷卻、稱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使碳酸氫鈉完全反應.
(4)根據題意,計算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已知: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硫酸(H2SO4)是一種常見的酸,在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 。
A.-2B.+4C.+6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讀液體體積
B.
稱量固體質量
C.
過濾
D.
稀釋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B.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反應中,乙、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7:5
D.該反應中,甲、乙的質量變化之比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學校食堂提供了下列5種食物:

小亮為自己安排的午餐食譜中,較合理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乳酸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乳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乳酸屬于化合物
B.乳酸分子中碳、氫、氧的原子個數比為1:1:1
C.乳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乳酸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來做法錯誤的是( 。
A.用氯化鈉來消除公路上的積雪
B.可用蘸食醋的棉布擦拭表面有銹的刀具
C.醫(yī)療上用大理石作為補鈣劑
D.汽油著火,可用水基型滅火器撲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酸雨給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帶來了嚴重危害.汽車尾氣是導致酸雨的重要原因,為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人們在汽車排氣管上安裝“催化轉化器”,使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轉化為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多的氣體和CO2.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轉化的化學方程式:2CO+2NO$\frac{\underline{\;催化劑\;}}{\;}$N2+2CO2
(2)化學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則該元素所在的反應物是還原劑,反之則為氧化劑.那么上述反應中的NO是氧化劑.
(3)實驗時若要充分吸收大量的CO2,下列試劑中最合適的是C.請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A、水        B、澄清石灰水      C、飽和氫氧化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