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是雜質),所用試劑及方法均正確的是(  )
A、銅粉(碳粉)-在空氣中灼燒
B、氯化亞鐵溶液(氯化銅)-加過量的鐵粉、過濾
C、氫氧化鈉(碳酸鈉)-加適量的稀鹽酸、蒸發(fā)
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點燃后除去
考點:物質除雜或凈化的探究,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鹽的化學性質,碳的化學性質
專題:物質的分離、除雜、提純與共存問題
分析: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shù)某s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解答:解:A、碳粉和銅粉分別在空氣中灼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氧化銅,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B、過量的鐵粉能與氯化銅溶液反應生成銅和氯化亞鐵,再進行過濾,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C、碳酸鈉、氫氧化鈉均能與稀鹽酸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夠點燃,這是因為當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大量存在時,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會燃燒的;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故選:B.
點評: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生活離不開水.凈化水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①有的茶杯里有一層沙網可將茶葉與茶水分離,該設計應用了
 
的原理;
②自制凈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異味和色素;
③井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為降低硬度,生活中經常采用的方法是
 

④純水是無色、無味、清澈透明的.而自然界中的水,由于含有許多不溶性雜質,常呈渾濁.丙同學將渾濁的湖水樣品倒入燒杯中,先加入明礬粉末攪拌溶解,靜置一會兒后,采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過濾,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還缺少的一種儀器是
 
,其作用是
 
;
(2)過濾后發(fā)現(xiàn)濾液仍渾濁,應采取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符號既能表示一種元素,又能表示一個原子,還能表示一種單質的是( 。
A、Cl2
B、He
C、O
D、2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
A、過濾時,玻璃棒與三層濾紙的一邊接觸
B、過濾時,漏斗下方緊貼燒杯內壁
C、加熱試管內物質時,試管底部與酒精燈燈芯接觸
D、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緊貼試管內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變化,其中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
A、水受熱沸騰.酒精燃燒
B、動物的呼吸作用.汽油揮發(fā)
C、剩飯變餿.鐵鍋生銹
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某兩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如圖所示的反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示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數(shù)不相等
B、圖中反應物均為化合物
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該圖示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請你用所學知識結合生活經驗回答下列問題: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它們都是
 
再生能源(填“不可”或“可”).
(2)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3)充分燃燒1kg不同化石燃料所產生CO2和SO2氣體的質量如圖所示,則
 
燃燒最易導致酸雨,
 
燃燒對環(huán)境影響最小.

(4)“蜂窩煤”被加工成多孔形狀的原因是
 
,使其燃燒更充分.制作“蜂窩煤”時常加入生石灰(主要成分為氧化鈣),其燃燒過程發(fā)生的部分化學反應如下:
①SO2+CaO
 高溫 
.
 
CaSO3,②2CaSO3+O2
 高溫 
.
 
2CaSO4,
③2SO2+O2
 高溫 
.
 
2SO3,④SO3+CaO
 高溫 
.
 
CaSO4
從上述反應可知,在制作“蜂窩煤”時加入生石灰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
物  質XYZQ
反應前質量/g410121
反應后質量/g01215待測
已知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n,Q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n,則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反應后Q的質量為9g
B、反應中Y與Q發(fā)生改變的質量比為1:1
C、反應后生成15g Z
D、該反應方程式中X與Q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化學實驗操作或事故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 。
A、配制硫酸溶液時,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體積的水,再在攪拌條件下慢慢加入濃硫酸
B、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時,可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
C、酒精燈不慎碰倒起火時,可用濕抹布或沙子蓋滅水撲滅,不能用水潑滅
D、堿沾到皮膚上時,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