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次數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Na2CO3溶液/g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杯中物質的總質量/g | 29.78 | 39.56 | 49.56 | 59.56 | 未測 |
分析 (1)根據表中實驗數據,分析隨著碳酸鈉溶液的加入燒杯中所余物質質量的變化,當加入碳酸鈉溶液后燒杯中剩余物質質量不再減少,則溶液中鹽酸完全反應;利用此時變化前后剩余物質質量的差,計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2)由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由放出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反應所消耗鹽酸的質量;
(3)由表中實驗數據,判斷所加入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鈣開始反應生成沉淀時的質量,此為曲線的起點;由反應化學方程式,由生成沉淀的質量,計算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碳酸鈉溶液的質量,判斷曲線的折點;
解答 解:(1)由實驗數據,第1次、第2次加入碳酸鈉溶液時,燒杯內剩余物質總質量都有所減小,而第3次加入碳酸鈉溶液,燒杯中所剩余物質質量不再減少,說明前兩次所加入的碳酸鈉溶液已經把鹽酸完全反應;此時反應放出二氧化碳的質量=20g+20g-39.56g=0.44g;
(2)設20g廢液中含氯化氫的質量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73 44
x 0.44g
$\frac{73}{x}=\frac{44}{0.44g}$
x=0.73g
(3)當加入20g碳酸鈉溶液時,混合溶液中的鹽酸完全反應,此時,所加入的碳酸鈉溶液開始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此時為曲線的起點;
設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碳酸鈉溶液的質量為y
Na2CO3+CaCl2═2NaCl+CaCO3↓
106 100
y×5.3% 1g
$\frac{106}{y×5.3%}=\frac{100}{1g}$
y=20g,即加入碳酸鈉溶液的質量(20+20)g=40g時,恰好完全反應;此時為曲線的折點,以后沉淀質量不再改變;
答案:
(1)鹽酸完全反應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0.44g;
(2)20g廢液中含氯化氫的質量為0.73g;
(3)
點評 繪制隨加入碳酸鈉溶液質量增加而生成沉淀的質量曲線時,曲線的起點即混合溶液中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曲線的折點即混合溶液中氯化鈣恰好完全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O2(CO):將氣體在空氣中點燃 | |
B. | CO(CO2):將氣體通過裝有燒堿溶液的洗氣瓶 | |
C. | 鐵粉(氧化鐵):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 |
D. | Na2SO4溶液(NaOH溶液):加入適量的稀鹽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 9.6 | 9.8 | 9.9 | 10.0 | 10.1 |
溶液的pH | 12.4 | 12.1 | 11.8 | 7.0 | 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 Na+ 0H-NO3- | B. | Na+ K+Cl-OH- | ||
C. | H+ K+CO32- HCO3- | D. | K+ Ba2+ Cl- 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A | B | C | D |
實驗 目的 | 除去銅粉中少量的鐵粉 | 檢驗某氣體為CO2 | 鑒別硫酸鉀和硝酸銨兩種化肥 | 證明氯化鈉溶液和稀鹽酸 |
方案一 | 用磁鐵吸引 |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 看外觀 | 加紫色石蕊試液 |
方案二 | 加稀鹽酸 | 加澄清石灰水 | 加熟石灰研磨聞氣味 | 加硝酸銀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