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對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劑產生了好奇,于是他們對這包干燥劑的成分展開了探究.
【提出問題】這包干燥劑是否變質,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設】猜想一:全部是CaO;         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Ca(OH)2;     猜想四:
 

【實驗探究】(1)取部分該干燥劑于試管中,加水后無放熱現象,說明這包干燥劑中不含
 
.(2)繼續(xù)向試管中滴加足量稀鹽酸,有氣泡出現,說明這包干燥劑中含有
 

(3)為了進一步確定這包干燥劑中有無其他成分,小組同學設計了以下三種方案.另取部分干燥劑于燒杯中,加水并攪拌,靜置后取上層清液于3支試管中.請你參與實驗,并填寫表中的空白:
實驗方案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溶液由無色變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寫出方案二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實驗結論】通過以上實驗探究,得出猜想
 
成立.
【拓展遷移】小組同學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劑變質的原因,認識到實驗室保存氧化鈣應注意
 
考點:藥品是否變質的探究,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堿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科學探究
分析:【猜想假設】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易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鈣,由此解答;
【實驗探究】首先要仔細閱讀題中所給的信息,抓到題干中的相關信息.對于第一小題(1)在該干燥劑中加入水沒有發(fā)熱現象,根據知識點生石灰與水變熟石灰放出大量熱可知一定不含生石灰;第二小題探究(2)中加足量酸有氣泡推斷肯定含有碳酸鹽那么可以判斷出該干燥劑中一定含有了碳酸鈣;
【實驗結論】根據三個方案的實驗探究,首先第一個實驗方案指示劑的顏色變化肯定含有堿性物質,第二個方案通入二氧化碳變渾濁說明含有氫氧化鈣;第三個方案也更說明含有氫氧化鈣更由此猜想四是正確的.
【拓展遷移】通過科學實驗探究我們應該反思:在化學實驗室保存氫氧化鈣時一定不能漏置在空氣中,否則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而變質.
解答:解:
【猜想假設】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易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鈣,由此猜想四是Ca(OH)2和 CaCO3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加水沒有發(fā)熱現象根據氧化鈣(生石灰)的特性可以判斷一定沒有生石灰存在.因此正確答案:CaO或氧化鈣;
加入足量的酸有氣泡產生說明該干燥劑中一定含有 CaCO3,但不能判斷是否一定還有氫氧化鈣,因Ca(OH)2  遇到酸不會有氣泡產生所以不能判定一定含有氫氧化鈣.故正確答案:CaCO3或碳酸鈣;
常用澄清的石灰水來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它會變渾濁是白色沉淀物碳酸鈣,所以化學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實驗結論】由于彼此證明了氫氧化鈣的存在,所以加入氯化銅就會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由以上實驗探究得出猜想一,二,三都不可能有這幾種情況的存在.故猜想四對;
【拓展遷移】由于氫氧化鈣會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而變質所以要避免與空氣接觸即正確答案:密封保存;
答案:
【猜想假設】是Ca(OH)2和 CaCO3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氧化鈣;CaCO3 生成藍色沉淀;Ca(OH)2+CO2═CaCO3↓+H2O;
【實驗結論】四;
【拓展遷移】密封保存.
點評:本題以生活中常見的食品干燥劑為情境角度出發(fā),考查干燥劑是否變質的實驗探究的綜合性推斷題,考查了CO2  Ca(OH )2  CaCO3 三者之間如何相互轉化,特別是考查學生的在實驗探究中推斷分析能力,和平時對含碳的化合物的化學性質的積累!通過該實驗探究結果引發(fā)學生在化學實驗室中氫氧化鈣如何正確保存,做到學以致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含碳元素的物質都是有機化合物
B、CO2是無機化合物
C、碳是有機物
D、廚房中的食醋是有機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2SO3和3SO2中,O原子個數比為( 。
A、3:2B、2:3
C、1:1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兩種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第一種方法是用可燃物在一定體積的密閉的容器內燃燒的方法,第二種方法是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內給銅絲加熱的方法,裝置分別見圖:

(1)在方法一中,燃燒匙內的藥品應該選取下列三種物質中的
 

A鐵粉      B木炭       C紅磷
根據你的理解和考慮,用方法一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時,對燃燒匙內物質的要求是①
 
、②
 

(2)小華同學用方法一進行實驗,他先檢查了裝置的氣密性,結果不漏氣,在燃燒匙中加入了足量的正確藥品,在空氣中點燃后迅速放入廣口瓶中,熄滅后待裝置冷卻后打開止水夾,發(fā)現水沿導管進入廣口瓶的體積約占
1
5
,由此得到的關于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1
5
.廣口瓶內剩余的氣體主要是
 
,從本實驗可以得到的關于這種剩余氣體的結論是(只需寫出一條即可)
 

(3)小風同學用方法二進行實驗.他用酒精燈給玻璃管加熱,同時不斷交替推拉兩個注射器的活塞.該方法的原理是:銅絲在加熱的條件下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反應.若兩個注射器內空氣的體積約為20mL,小風的操作和裝置本身沒有任何錯誤,則實驗結束后兩注射器內剩余的氣體的總體積約為
 
mL,實驗過程中交替推拉活塞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過氧乙酸的消毒液標簽的部分文字說明:

(1)過氧乙酸屬于
 
(選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2)過氧乙酸由
 
種元素組成,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3)若要這種過氧乙酸的消毒液配制15%的過氧乙酸溶液200g,需要該過氧乙酸的消毒液多少克,加水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門然資源.空氣中主要含有氧氣和氮氣,實驗室用右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實驗時先在集氣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記號.
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后,立即仲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待紅磷熄滅后,發(fā)現紅磷還有剩余,冷卻,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倒流迸集氣瓶中,液面上升到圖中A位置.
(1)從上述實驗現象可知:
 

(2)紅磷在空氣燃燒的現象是
 

(3)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是
 

(4)該實驗成功的關鍵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實驗室常用的兩種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分別寫出實驗室用①加熱氯酸鉀和②分解過氧化氫制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②
 
;
(3)改正裝置甲中的一項錯誤,并指明這么改的原因
 
;
(4)在給裝置甲中的試管加熱時,要先用酒精燈火焰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
 
;在對氯酸鉀所在的位置加熱;
(5)實驗中加入二氧化錳的作用是
 
;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
 
 
不發(fā)生變化;
(6)這兩個實驗都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因為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縣梅仙盛產石灰石,某企業(yè)準備興建一座碳酸鈣精粉廠.為檢測當地石灰石中碳酸鈣的純度,我校實驗室老師用8g石灰石樣品(雜質不參加反應)與15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測得殘留物為20.8g.(CaCO3+2HCl═CaCl2+H2O+CO2↑)
求:(1)依椐質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
 
 g.
(2)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同學在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裝置圖.
(1)圖中實驗器材有橡皮塞、導管,還有
 
、
 
、
 
、
 
、
 

(2)請改正圖中明顯的錯誤.
 
;
 
;
 

(3).用排水法開始收集氧氣的適宜時刻是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完畢后,應先
 
,后
 
,原因是
 

(5)寫出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表達式
 

(6)下列步驟的序號先后次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②④⑥①⑤⑦③B、②④⑥①⑤③⑦
C、②④⑥⑤①⑦③D、④②⑥①⑤⑦③
①點燃酒精燈加熱  ②檢查氣密性  ③熄滅酒精燈  ④向試管中裝入藥品   ⑤收集氣體  ⑥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⑦從水中撤離導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