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碧”是一種無色的碳酸飲料,將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再加熱,溶液顏色變化是( �。�
A、先變藍后變紫
B、變紅后顏色不再改變
C、先變無色后變紅色
D、先變紅色后變紫色
考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專題: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
分析:碳酸屬于酸,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碳酸受熱時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不能使石蕊試液變色.
解答:解:將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石蕊試液變紅色.加熱時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不能使石蕊試液變色,石蕊試液又變成紫色.
故選:D.
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充分理解碳酸的性質和顯酸性的物質與石蕊試液相互作用顯色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用相同的鐵釘探究鐵生銹與哪些因素有關,設計的實驗如圖.經(jīng)過一周觀察:試管A和C中的鐵釘無明顯變化,試管B中的鐵釘明顯銹蝕.
(1)通過探究發(fā)現(xiàn):鐵生銹是鐵與
 
共同存在時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過程.
(2)A中加入的蒸餾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
 
;
(3)通過探究,請你寫出防止鐵制品生銹的一種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質量守恒定律是一條重要規(guī)律.請利用該規(guī)律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
 
(填序號).
①原子種類 ②原子數(shù)目 ③分子種類④分子數(shù)目⑤元素種類⑥物質種類
(2)某同學在探究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將A裝置放在天平左盤上稱量后,把橡皮塞上的細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至紅熱后,迅速用橡皮塞將錐形瓶塞緊,并引燃紅磷,冷卻后,再稱量C裝置,實驗過程如圖一所示.

①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請用分子的觀點分析,B裝置氣球膨大的原因是
 

③由A、C裝置氣球變化的現(xiàn)象也可證明空氣中含有
 
,實驗過程中氣球和作用 是
 

(3)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百分含量如圖二所示(提示:反應前后總質量不發(fā)生改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丙一定是單質 B.在該反應中丁可能是催化劑 C.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D.甲和乙是反應物,丙是生成物

(4)用“”和“”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的單質分子A2和B2,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三.若3g A2完全反應,得到17g產(chǎn)物.已知B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則生成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低碳生活”倡導我們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夏天為了節(jié)能,把室內(nèi)空調溫度調低一度
B、多使用電子郵箱、微信、QQ等即時通訊工具
C、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物質的俗名:
(1)氫氧化鈉俗名
 
、
 
、
 
;
(2)氧化鈣俗名
 

(3)氫氧化鈣俗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宏觀物質、微觀粒子和化學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科學特有的思維方式.已知氫、碳、氧、鈉、氯五種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分別為1、6、8、11、17.試按下列要求,寫出微觀粒子的化學符號(微觀粒子的元素限定在上述5種元素內(nèi)).
需滿足的條件粒子的化學符號
(1)質子數(shù)為11的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
(2)質子數(shù)均為10的兩種不同的分子
(3)質子數(shù)為1的陽離子和質子數(shù)為9的陰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凈化水的方法有:①過濾、②加絮凝劑吸附沉降、③蒸餾、④消毒殺菌.要將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凈化成生活用的自來水,應選用的方法和順序為(  )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①③④D、②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燃煤發(fā)電廠利用反應2SO2+2CaCO3+X═2CaSO4+2CO2來減少SO2的排放,其中X的化學式為(  )
A、CO2
B、CO
C、O2
D、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寫出下列化學用語的名稱或符號: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
 
;
(2)干冰
 

(3)溫度計中填充的液態(tài)金屬
 
;
(4)H
 
;
(5)“佝僂病”的患者應補充的元素是
 

(6)2個鎂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