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①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5等份,并作好標記.②在帶橡皮塞和導管的燃燒匙內裝入足量的紅磷,將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伸入集氣瓶內,塞緊橡皮塞.③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與空氣中的氧氣充分反應.
(2)步驟②集氣瓶中的現(xiàn)象是發(fā)黃光、放出熱量、冒出大量的白煙,其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步驟③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水沿導管被吸入集氣瓶中 由此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frac{1}{5}$.
(3)該實驗可推論出氮氣難(填“易”或“難”)溶于水和其化學性質不活潑(填“活潑”或“不活潑”)的結論.
(4)若將紅磷換成炭粉,該實驗能否獲得成功?為什么?不能;木炭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占據(jù)了消耗掉的氧氣空間,所以實驗不會成功.

分析 本題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我們常用燃燒紅磷或白磷的方法,因為磷燃燒生成白色固體五氧化二磷,幾乎不占空間,使得內外產生氣壓差,從而得到正確的結論.因此在選擇可燃物時,必須考慮到:燃燒的條件;生成物的狀態(tài);不與空氣中其他物質發(fā)生反應.保證本實驗成功的關鍵是:①裝置氣密性好;②紅磷要足量;③要冷卻至室溫再讀數(shù).據(jù)此分析.

解答 解:(1)該實驗中,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紅磷需稍過量的目的是:與空氣中的氧氣充分反應;故答案為:與空氣中的氧氣充分反應;
(2)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方程式為: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該反應是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合反應;紅磷燃燒的現(xiàn)象是:發(fā)黃光、放出熱量、冒出大量的白煙;紅磷與氧氣反應,生成了白煙五氧化二磷固體,所以會導致集氣瓶內壓強減小,水被壓入集氣瓶,進入的水量正好占據(jù)集氣瓶內氧氣的空間,約為集氣瓶體積的1/5;
故答案為:發(fā)黃光、放出熱量、冒出大量的白煙;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化合;水沿導管被吸入集氣瓶中;$\frac{1}{5}$;
(3)水進入瓶內占五分之一.不再繼續(xù)進入說明氮氣不能與紅磷反應,也不能溶于水或與水反應;
故答案為:難;不活潑;
(4)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占據(jù)了消耗掉的氧氣的空間,因此不可以采用碳代替紅磷.
故答案:不能;木炭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占據(jù)了消耗掉的氧氣空間,所以不會成功;

點評 本考點考查了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探究,并且注重了實驗方案的評價,對實驗方案進行評價是近幾年中考的一個重點.評價包括對實驗方案的評價、實驗過程的評價、實驗結論的評價等,要認真把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1)體溫計中的汞是由汞原子構成的;
(2)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維C泡騰片(主要成分如圖所示)溶于水,有許多氣泡產生,小組同學對該氣體的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與假設】
卓瑪說:該氣體可能是O2、H2、SO2、CO、CO2.扎西說:不可能有SO2,因為根據(jù)元素的質量守恒,主要成分中沒有S元素.德吉說:不可能有H2和CO,從藥品安全角度考慮,H2易燃易爆,CO有毒.討論后,小組同學認為該氣體可能有O2、CO2中的一種或兩種.
【進行實驗】
實驗編號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該氣體中帶火星的木條沒有復燃
【得出結論】
(1)由實驗①可知,該氣體中肯定含有CO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2)由實驗②不能確定該氣體中不含氧氣,理由是因為氧氣含量很低時帶火星的木條也不能復燃.
【拓展延伸】向維C泡沸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試液,溶液變紅,說明溶液顯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推理是一種重要的研究和學習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因此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B.酸中都含有氫離子,所以酸中一定含有氫元素
C.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因此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D.鐵絲能在氧氣中燃燒,空氣中有氧氣,所以鐵絲也能在空氣中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按要求填空:

(1)表中3至10號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號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規(guī)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shù) 相同.
(2)表中9號元素氟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7,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則鎂元素和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F2
(3)同一縱行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它們都屬于同一個族.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
(4)寫出核外電子排布與氖原子相同的陽離子和核外電子排布與氬原子相同的陰離子符號各一個:陽離子Na+(Mg2+、Al3+都可以),陰離子S2-或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用燃著的木條區(qū)別N2和CO2
B.區(qū)別CO和CO2可分別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C.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可通過點燃CO氣體
D.除去CO中混有少量的CO2可通過灼熱的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將下列物質前面的序號填寫在相應的橫線上:
①氫氣     ②金剛石    ③氧氣     ④一氧化碳     ⑤二氧化碳
(1)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是②,
(2)密度最小的是①,
(3)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⑤,
(4)可供給呼吸的氣體是③,
(5)能與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制作松花蛋常用到熟石灰和純堿等原料,因此食用時常有澀味.為了減輕澀味,可在食用時添加調味品,這種調味品是( 。
A.醬油B.香油C.食鹽D.食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對化學知識的運用不合理的是(  )
A.可用碘水來檢驗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B.可用過濾的方法除去粗鹽中的泥沙
C.可用濕潤的石蕊試紙條來檢驗氨氣
D.口服BaCO3代替BaSO4作鋇餐治療胃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