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人類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通過治理,鹽城市的空氣質量今年來有所好轉.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空氣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
B、空氣中含量較多且化學性質活潑的是氮氣
C、呼吸、燃燒、煉鋼、化工生產等都要用到氧氣
D、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要保護空氣,防止污染空氣
考點:空氣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分別是:氮氣大約占78%、氧氣大約占21%、稀有氣體大約占0.94%、二氧化碳大約占0.03%、水蒸氣和其它氣體和雜質大約占0.03%;空氣的成分主要以氮氣和氧氣為主,氧氣約占五分之一,氮氣約占五分之四.氧氣能支持燃燒和供給呼吸.
解答:解:A、空氣中有氮氣、氧氣等物質,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B、空氣中含量較多是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原敘述錯誤,故選項正確;
C、氧氣能支持燃燒和供給呼吸,呼吸、燃燒、煉鋼、化工生產等都要用到氧氣,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D、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要保護空氣,防止污染空氣,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空氣中各種氣體的含量、氣體的用途、空氣的污染等,同學們要加強記憶有關的知識點,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應用,本考點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比較與歸納是學習化學的常用方法.請結合圖1裝置回答.                                                      (1)寫出編號①、②儀器的名稱:①
 
;②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表達式是
 
,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分別為(填序號)
 
、
 
.用該發(fā)生裝置制取氣體應滿足的一般條件是
 

(3)實驗室若用A和E組合裝置制取氧氣表達式為
 
,實驗時,若集氣瓶收集不到氣體,則可能的原因是
 

(4)氨氣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實驗室用加熱固體氯化銨和熟石灰來制�。迫r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分別為(填序號)
 
 

(5)實驗小組的同學另取藥品進行如圖1所示的活動,以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酸性物質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通過該組實驗,能否得出滿意的結論?若能,請說明理由;若不能,請你設計還需要進行的實驗,以得出滿意結論(可用文字表述,也可在圖2虛線框中畫簡圖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圖有關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鎂離子核外有12個電子
B、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31
C、在化學反應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個電子
D、鎂離子與硫離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氣體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
A、氮氣B、二氧化硫
C、壓強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圖示回答:白磷的著火點約為40℃,紅磷的著火點約為240℃,酒精燈的火焰約為500℃.在銅片上將燒杯、白磷(A、C點),紅磷(D點)、石灰石塊(B點)擺放好,再點燃酒精燈加熱片刻,先發(fā)生燃燒現(xiàn)象的是
 
點,后發(fā)生燃燒現(xiàn)象的是
 
點,不會發(fā)生燃燒現(xiàn)象的是
 
點,分別說明不會產生燃燒現(xiàn)象的原因:
 

根據燃燒的條件,請舉出一種生活中常見的滅火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娥同學在一段時間的化學學習后梳理了以下知識:①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說明該物質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②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單質,可能是混合物;③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則非金屬元素一定顯負價;④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⑤氧氣可以支持燃燒,所以氧氣可以做燃料;⑥過濾時,將玻璃棒斜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其中正確的是( �。�
A、②④⑥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
A、質子數(shù)B、中子數(shù)
C、電子數(shù)D、相對原子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個化學反應前后的微觀模擬圖.請根據圖示判斷參加反應的與反應后生成物的粒子個數(shù)比( �。�
A、5:1:2
B、2:3:1
C、1:1:1
D、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