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對有關(guān)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
A.酒精需要密封保存--酒精分子在不停運動
B.稀有氣體能做保護氣--稀有氣體原子最外層達到穩(wěn)定結(jié)構(gòu)
C.過氧化氫分解屬于化學變化--過氧化氫分子本身發(fā)生變化
D.稀鹽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變紅--兩種溶液中都存在酸根離子

分析 根據(jù)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zhì)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zhì)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zhì)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jié)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 解:A、酒精需要密封保存,是因為酒精分子在不停運動的,是為了防止運動到空氣中造成浪費,故選項解釋正確.
B、稀有氣體能做保護氣,是因為稀有氣體原子最外層達到穩(wěn)定結(jié)構(gòu),故選項解釋正確.
C、過氧化氫分解屬于化學變化,是因為過氧化氫分子本身發(fā)生變化,故選項解釋正確.
D、稀鹽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變紅,是因為兩種溶液中都存在氫離子,故選項解釋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zhì)(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zhì)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記錄中正確的是( 。
A.電解水實驗中正負極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比是2:1
B.室溫下,向飽和食鹽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鉀固體、攪拌,固體溶解
C.向蒸餾水中滴入2-3滴植物油,攪拌,植物油完全溶解
D.一般情況下,鐵絲能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4.空間站里的化學.
(1)空間站里的氧氣主要來自電解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2)為了保持太空艙空氣新鮮,航天員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被一種叫“分子篩”的設備分離出來,“分子篩”起到的作用類似于實驗室中的過濾操作.
(3)電解水產(chǎn)生的氫氣與分離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反應,生成水和甲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4H2$\frac{\underline{\;催化劑\;}}{\;}$2H2O+CH4.生成的水可以重新參與電解,制造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根據(jù)如圖所示裝置圖,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酒精燈;b長頸漏斗.
(2)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發(fā)生裝置選用C裝置(多孔隔板用來放塊狀固體)代替B裝置的優(yōu)點是
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如用E裝置收集CO2,氣體從c(選填“c”或“d”)端進入.
(3)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制取甲烷可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A(填序號),如選擇D裝置收集甲烷,證明甲烷氣體收集滿了的方法(或現(xiàn)象)是集氣瓶中的水被排盡或集氣瓶口有大氣泡冒出.
(4)F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質(zhì)的實驗,圖中①、④為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②、③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說明CO2密度大于空氣且能與水反應的現(xiàn)象為:④先變紅,①后變紅,②③不變紅.
(5)用一定濃度、一定體積的稀硫酸和足量的鋅粒反應,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時間(min) 1 2 3 4 5
 H2體積(mL) 200 362 442 482 484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的速率逐漸減慢(選填“加快”、“減慢”或“不變”),引起反應速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硫酸的濃度逐漸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結(jié)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寫出圖中儀器①的名稱:集氣瓶.
(2)加熱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物制取較純凈的氧氣時,應選擇制取并收集的裝置為AC(填字母).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應選擇制取并收集的裝置為BD(填字母).
(4)為了驗證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應將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從裝置F的b端通入(填“a”或“b”),通入石蕊溶液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色,寫出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發(fā)生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2015年,我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也使得中國的“青蒿素”引起世人關(guān)注.青蒿素是從植物青蒿中提取的一種無色針狀晶體,化學式為C15H22O5,熔點為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可溶于乙醇、乙醚,幾乎不溶于水,對熱不穩(wěn)定,易分解.根據(jù)上述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青蒿素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15:4;
(2)根據(jù)描述請你寫出青蒿素的一條物理性質(zhì)不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科學實踐活動為同學們創(chuàng)設了獨立思考和實踐的機會.請回答:
Ⅰ.小明用面粉、雞蛋、牛奶、大米、橄欖油等原料制作蛋糕.
(1)上述原料中,富含糖類的是面粉、大米.
(2)下列量杯中,最適合量取90mL牛奶的是B(填序號).

Ⅱ.小明用蠟燭進行了下列活動.

(1)活動1:點燃蠟燭后,電子稱示數(shù)逐漸減。灎T燃燒后生成物的總質(zhì)量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蠟燭減小的質(zhì)量.
(2)活動2:玻璃盤立一蠟燭,倒入少量的水,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燒的蠟燭,并使杯口始終浸沒在水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C(填序號).
A.該實驗證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最終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可觀察到蠟燭逐漸熄滅
D.該方法能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3)活動3:裝置比活動2多一個U型管,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燒的蠟燭和U型管的半部分,使玻璃杯的空氣通過U型管與外界相通,并使玻璃杯口始終浸沒在水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填序號).
A.可觀察到蠟燭燃燒時間很長,一直燃燒到水面才熄滅
B.比活動2中蠟燭燃燒時間稍長,逐漸熄滅
C.最終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某學校飲水處可以將自來水凈化為直飲水,其處理步驟如圖所示:

(1)①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③中紫外燈照射的作用是消毒.
(2)超濾膜表面密布著許多細小的微孔,孔徑約為0.001~0.01微米,能夠截留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微粒、細菌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質(zhì).最終獲得的直飲水屬于混合物(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為地殼中元素含量分布圖,其中能代表氧元素的是(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