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分離下列混合物,按溶解、過濾、蒸發(fā)的順序進行操作的是( )
A.酒精和水
B.實驗室制氧氣完全反應后的剩余物
C.銅粉和鐵粉
D.氯化鈉和硝酸鈉
【答案】分析:能按照“溶解-過濾-蒸發(fā)”的步驟進行分離的物質,必須是不溶性物質和易溶性物質混合物,所以可根據選項中各物質的水溶性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酒精與水能以任意比互溶,過濾不能將任何物質分離出來,故A錯誤,
B、實驗室制氧氣完全反應后的剩余物中有可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物質,故可按照溶解、過濾、蒸發(fā)的順序進行操作,故B正確;
C、銅粉和鐵粉都是不溶于水的物質,無法采用過濾法分離,故C錯誤;
D、氯化鈉和硝酸鈉都易溶于水,過濾不能將任何物質分離出來,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要對常見物質的溶解性熟悉,根據物質的溶解性和物質的狀態(tài)分析判斷,得出答案.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海水是一種化學成分復雜的混合物,包括水、溶解于水中的多種化學元素和氣體.在海水中迄今已發(fā)現的化學元素達80多種.含量較高的元素除組成水的氫、氧元素外,還有氯、鈉、鎂、硫、鈣、鉀、溴、碳、鍶、硼、氟等.
(1)以海水及其產品為原料可以生產許多化工產品,如氯化鈉、氫氣、氫氧化鈉、氯氣、鈉、鎂、食用加碘鹽等.
①請根據你學過的化學知識,按照純凈物、單質、混合物、化合物,將海水、氫氣、氯化鈉、氯氣、氫氧化鈉、鈉、鎂、食用加碘鹽進行分類.(要求用框圖的形式表示,層次分明)
②在氯化鈉、氫氣、鎂三種物質中,由分子構成的是
氫氣
;由原子構成的是
;由離子構成的是
氯化鈉

(2)自然界中的溴元素絕大多數存在于海洋中,其元素符號為Br,根據中文名稱猜測溴應屬于
非金屬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
右側
(填“左側”、“右側”或“中部”).
(3)鍶是一種重要的金屬元素,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在元素周期表中顯示的信息見下圖,請回答有關問題:
①鍶原子核外的電子層數為
5
,原子核內質子數為
38
;在化學反應中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②鍶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38
,其相對原子質量為
87.62
;
(4)海水也是未來人類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小明同學從水產市場帶回一瓶渾濁的海水,準備與同學們一起對其進行凈化.請你參入他們的實驗并回答有關問題.
①他們在向水中加入明礬,攪拌靜置后進行過濾,加入明礬的目的是
使水中懸浮的雜質沉降
;過濾需要的主要儀器和用品有
鐵架臺(帶鐵圈)、漏斗、玻璃棒、燒杯、濾紙
;
②下列對過濾過程及結果描述正確的是(ABC )(填編號);
A.此過程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
B.過濾是利用顆粒大小不同將混合物分離
C.過濾之后得到的“水”仍是咸的
D.過濾之后得到的“水”可以飲用
③證明過濾之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雜質的方法是
滴幾滴水樣于玻璃片上,放在酒精燈上加熱,觀察現象
;
④小明想把海水制成蒸餾水,他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蒸餾
,
一般不用蒸餾水作為飲用水的理由是
蒸餾水中不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元素,長期飲用會影響健康

(5)海水是一種溶液,其中溶劑是水,溶質有多種,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約為3.5%,市場上銷售的“海水精”是根據海水溶質的主要成分按比例混合而成,“海水精”是一種白色固體,易溶于水.若用“海水精”配制一定量的人造海水,請回答有關問題:
①配制步驟依次為
計算、稱量(量取)、溶解

②所需要用到的主要儀器是
托盤天平、量筒、藥匙、玻璃棒、膠頭滴管、燒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配制溶液或混合物分離時,可能涉及以下操作:①稱量②過濾③計算④蒸發(fā)結晶 ⑤溶解.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甲同學用純凈的氯化鈉固體和蒸餾水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水的體積是
 
mL(水的密度是l g/cm3).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燒杯、量筒和
 

(2)乙同學用含雜質的食鹽(雜質不溶于水)和蒸餾水配制氯化鈉溶液,配制前應進行提純,那么,粗鹽提純的方法是
 
,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0、海水是一種化學成分復雜的混合物,包括水、溶解于水中的多種化學元素和氣體.在海水中迄今已發(fā)現的化學元素達80多種.含量較高的元素除組成水的氫、氧元素外,還有氯、鈉、鎂、硫、鈣、鉀、溴、碳、鍶、硼、氟等.
(1)以海水及其產品為原料可以生產許多化工產品,如氯化鈉、氫氣、氫氧化鈉、氯氣、鈉、鎂、食用加碘鹽等.
①請根據你學過的化學知識,按照純凈物、單質、混合物、化合物,將海水、氫氣、氯化鈉、氯氣、氫氧化鈉、鈉、鎂、食用加碘鹽進行分類.(要求用框圖的形式表示,層次分明)

②在氯化鈉、氫氣、鎂三種物質中,由分子構成的是
氫氣(H2
;由原子構成的是
鎂(Mg)
;由離子構成的是
氯化鈉(NaCl)

(2)自然界中的溴元素絕大多數存在于海洋中,其元素符號為Br,根據中文名稱猜測溴應屬于
非金屬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
右側
(填“左側”、“右側”或“中部”).
(3)鍶是一種重要的金屬元素,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在元素周期表中顯示的信息見下圖,請回答有關問題:
①鍶原子核外的電子層數為
5
,原子核內質子數為
38
;在化學反應中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②鍶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38
,其相對原子質量為
87.62

(4)海水也是未來人類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小明同學從水產市場帶回一瓶渾濁的海水,準備與同學們一起對其進行凈化.請你參入他們的實驗并回答有關問題.
①他們在向水中加入明礬,攪拌靜置后進行過濾,加入明礬的目的是
使水中懸浮的雜質沉降
; 過濾需要的主要儀器和用品有
鐵架臺(帶鐵圈)(或漏斗架)、漏斗、玻璃棒、燒杯、濾紙

②下列對過濾過程及結果描述正確的是
ABC
(填編號);
A.此過程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
B.過濾是利用顆粒大小不同將混合物分離
C.過濾之后得到的“水”仍是咸的
D.過濾之后得到的“水”可以飲用
③證明過濾之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雜質的方法是
滴幾滴水樣于玻璃片上,放在酒精燈上加熱,觀察現象

④小明想把海水制成蒸餾水,他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蒸餾
,一般不用蒸餾水作為飲用水的理由是
蒸餾水中不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元素,長期飲用會影響健康

(5)海水是一種溶液,其中溶劑是水,溶質有多種,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約為3.5%,市場上銷售的“海水精”是根據海水溶質的主要成分按比例混合而成,“海水精”是一種白色固體,易溶于水.若用“海水精”配制一定量的人造海水,請回答有關問題:
①配制步驟依次為
計算、稱量(量。、溶解
;
②所需要用到的主要儀器是
托盤天平、量筒、藥匙、玻璃棒、膠頭滴管、燒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揚中市模擬)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的“侯氏制堿法”曾為世界制堿工業(yè)做出了突出貢獻.他以NaCl、NH3、CO2等為原料先制得NaHCO3,進而生產出純堿.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
  △  
.
 
Na2CO3+CO2↑+H2O
回答下列問題:
(1)碳酸氫銨與飽和食鹽水反應,能析出碳酸氫鈉晶體的原因是
c
c
(填字母標號).
a.碳酸氫鈉難溶于水    b.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    c.碳酸氫鈉的溶解度相對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結晶析出
(2)某探究活動小組根據上述制堿原理,進行碳酸氫鈉的制備實驗,同學們按各自設計的方案實驗.
①一位同學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含氨的飽和食鹽水中制備碳酸氫鈉,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圖中夾持、固定用的儀器未畫出).

試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Ⅰ)乙裝置中的試劑是 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作用是
吸收甲裝置可能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
吸收甲裝置可能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

(Ⅱ)丁裝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吸收末反應的NH3
吸收末反應的NH3
;
(Ⅲ)實驗結束后,分離出NaHCO3晶體的操作是
過濾
過濾
(填分離操作的名稱).
②另一位同學用圖中戊裝置(其它裝置未畫出)進行實驗.
(Ⅰ)實驗時,須先從
a
a
管通入
氨氣
氨氣
氣體;
(Ⅱ)有同學建議在戊裝置的b管下端連接己裝置,理由是
增大氣體與溶液接觸面積,提高CO2吸收率
增大氣體與溶液接觸面積,提高CO2吸收率
;
(3)請你再寫出一種實驗室制取少量碳酸氫鈉的方法:
用碳酸氫銨與適量飽和食鹽水反應.(或往燒堿溶液中通入過量CO2;往飽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過量CO2 等.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用碳酸氫銨與適量飽和食鹽水反應.(或往燒堿溶液中通入過量CO2;往飽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過量CO2 等.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4)“純堿中常常會混有少量氯化鈉.”某研究性學習小組以一包純堿(只考慮含氯化鈉)為研究對象,探究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
【實驗設計】
甲方案
Ⅰ.設計思路:根據樣品與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沉淀碳酸鈣的質量,求出碳酸鈉的質量,再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Ⅱ.操作步驟:稱取13.25g純堿樣品,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充分攪拌.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的白色沉淀10.00g.
Ⅲ.數據處理:請根據上述實驗數據,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計算過程:
解:設純堿樣品中含Na2CO3的質量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x 10.00g
106
100
=
x
10.00g

x=10.6g
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
10.6g
13.25g
×100%=80%
解:設純堿樣品中含Na2CO3的質量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x 10.00g
106
100
=
x
10.00g

x=10.6g
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
10.6g
13.25g
×100%=80%


乙方案
I.設計思路:根據樣品(質量為a g)與稀硫酸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質量為b g),求出碳酸鈉的質量,再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II.實驗結論:
(1)當a、b的質量關系滿足
a
b
=
53
22
(或22a=53b;或a=
53
22
b等)
a
b
=
53
22
(或22a=53b;或a=
53
22
b等)
(填寫含a、b字母的表達式,下同)時,純堿樣品中只含有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100%.
(2)當a、b的質量關系滿足
a
b
53
22
a
b
53
22
時,純堿樣品室有碳酸鈉和少量氯化鈉組成的混合物,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
53b
22a
×100%
53b
22a
×100%

【實驗評價】
誤差分析:
(一)甲方案中,白色沉淀的質量在過濾、干燥等操作過程中會有所損耗,造成計算結果與實際值相比偏。绻麑⒙然}溶液換成氯化鋇溶液,則可以使誤差減小,理由是
BaCl2比CaCl2的相對分子質量大,產生的沉淀質量大,稱量誤差小
BaCl2比CaCl2的相對分子質量大,產生的沉淀質量大,稱量誤差小

(二)乙方案中,有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因溶解于水而沒有全部逸出,造成計算結果與實際值相比
偏小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中考化學實驗考查其中的一個內容是: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收集CO2并檢驗,下列儀器組裝成發(fā)生裝置應選用
B
B
(填序號).收集裝置只能選擇
C
C
(填序號),依據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不改變收集和發(fā)生裝置還可制取并收集
氧氣
氧氣
氣體,化學方程式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試管中的“廢液”倒入廢液缸.幾位同學對此產生了興趣:
(1)天天看到大理石留在了漏斗中,液體流入了試劑瓶,此操作是利用了
過濾
過濾
法對混合物分離的.
(2)強強用
PH試紙
PH試紙
測得試劑瓶中液體的PH為1,由此推斷液體中一定含有溶于水的氯化鈣、水和
鹽酸
鹽酸
三種物質.
(3)月月將一顆生銹的鐵釘放入少量廢液中,開始看到鐵銹消失,溶液變黃.化學方程式為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一段時間后還能看到
有氣泡冒出
有氣泡冒出

(4)藝藝想對廢液先處理,然后回收氯化鈣.她忽然想到,如果把檢驗CO2后集氣瓶內變渾濁的“石灰水”與廢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就能達到預期效果.
①首先用實驗確認集氣瓶內變渾濁的“石灰水”的成分:
操    作 現    象 結    論
先向集氣瓶內變渾濁的“石灰水”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先向集氣瓶內變渾濁的“石灰水”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發(fā)現無色變紅色,仍渾濁
發(fā)現無色變紅色,仍渾濁
 
 (1)仍有沒反應的氫氧化鈣
  
(2)還含有生成的碳酸鈣
②如何確認集氣瓶內變渾濁的“石灰水”與廢液恰好完全反應呢?
她取少量集氣瓶內變渾濁的“石灰水”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后變紅,逐滴加入廢液,看到
無氣泡生成,溶液變?yōu)闊o色
無氣泡生成,溶液變?yōu)闊o色
現象時說明恰好反應,其中氫氧化鈣與廢液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2HCl=CaCl2+2H2O

③從反應后的溶液中獲取氯化鈣晶體可采用
蒸發(fā)結晶的
蒸發(fā)結晶的
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