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學符號或化學式填空:2個氫氧根離子_____________,3個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碳酸鈣___________ , 金屬鎂________ , 氧化銅_______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西安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須科學、嚴謹。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分解反應的特征是“一變多”, 故分解反應的反應物一定是化合物

B.木炭在氧氣中能燃燒,所以氧具有可燃性

C.原子核是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gòu)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質(zhì)子和中子

D.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zhì)量不變,因此反應前后質(zhì)量不變的物質(zhì)一定是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練兵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中國是把香椿當做蔬菜的唯一國家,它不僅營養(yǎng)豐富,而且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學式為C27H42O3,請你回答:

(1)皂甙屬于_____(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2)皂甙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_____。

(3)皂甙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之比是_____(最簡整數(shù)比);

(4)皂甙中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最小是_____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練兵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取甲、乙、丙、丁四種金屬粉末,分別投入相同濃度的稀鹽酸中,只有甲、乙能產(chǎn)生氣體,甲反應更劇烈;再取一小塊丁投入丙的硝酸鹽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則甲、乙、丙、丁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

A.甲>乙>�。颈� B.乙>甲>丙>丁

C.�。颈疽遥炯� D.乙>甲>丁>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練兵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質(zhì)世界充滿了變化。下列過程中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A. 面包發(fā)霉 B. 鐵釘生銹

C. 酒精揮發(fā) D. 木炭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2017-2018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銀器變黑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X的化學式為AgS

B.反應中H2S和O2的質(zhì)量比為17:16

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反應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由0變?yōu)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2017-2018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干冰升華 B.酒精揮發(fā) C.葡萄釀酒 D.石蠟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石家莊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氧氣可用于潛水、醫(yī)療急救

B.氧氣能支持燃燒,可作燃料

C.氮氣充入食品包裝袋內(nèi)可以防腐

D.稀有氣體充入燈泡中可使其耐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南昌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某化學興趣小組對甲烷燃燒的產(chǎn)物產(chǎn)生了興趣,請你參與探究與分析。

(提出問題)甲烷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zhì)?

(查閱資料)含碳元素的物質(zhì)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CO2,不完全燃燒生成CO,無水CuSO4遇水變藍色。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CO2、H2O 猜想二:CO、H2O

猜想三:NH3、CO2、H2O 猜想四:CO2、CO、H2O

你認為上述猜想____肯定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

(實驗探究)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氣中燃燒的產(chǎn)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

(1)本實驗中甲烷需在純凈的氧氣中燃燒,而不在空氣中燃燒的原因是____。

(2)實驗中觀察到A中無水CuSO4粉末由白色變?yōu)樗{色,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的黑色粉末變紅,由此推斷猜想____成立。

(3)裝置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

(4)經(jīng)過小組討論,從空氣污染的角度分析,需要在D裝置后面增加_____。

(交流與反思)使含碳元素的物質(zhì)充分燃燒生成CO2,需具有的兩個因素是足夠多的______、足夠大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